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潘金莲的逆袭人生 > 第345章 黄朗的不安(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黄朗静静地站在窗前,凝视着远方,仿佛时间已经停止。他的思绪像汹涌的潮水一样在脑海中翻涌,久久不能平静。终于,他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缓缓地转过身来,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到书桌前。

他轻轻拿起笔,笔尖在墨池中蘸了一下,然后在洁白的纸张上落下。随着他的笔触,一行行龙飞凤舞的字迹如行云流水般展现在纸上。他的书写速度极快,似乎有千言万语要倾诉,但又生怕时间不够用。

没过多久,黄朗便写完了这封信。他仔细地将信纸折叠好,小心翼翼地装进信封里,仿佛这封信承载着他全部的希望和嘱托。然后,他拿起信封,快步走出房间,脚步显得有些匆忙。

在门口,黄朗停下了脚步,他将信封递给了自己的亲信,并郑重地嘱咐道:“你带着这封信立刻前往西京,一定要将这封信亲自交到金国人手中。此事十万火急,绝不能有丝毫耽搁,务必确保安全送达!”

亲信接过信封,感受到了信封的重量和黄朗的嘱托。他深知这次任务的重要性,毫不犹豫地点头应道:“属下明白,定当不辱使命!”说罢,他迅速翻身上马,如离弦之箭一般疾驰而去,马蹄声在空气中回荡,仿佛是他对黄朗的承诺。

黄朗站在原地,目送着亲信远去,心中默默祈祷着这封信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完成他的使命。

就在同一时刻,林冲带领着麻信大军与史文恭、苏飞成功会师。士兵们彼此相见,都难掩兴奋之情,一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商讨后,他们果断决定乘胜追击,借着这股锐不可当的士气,一鼓作气,径直杀向兴庆府。

在进军的过程中,他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小心翼翼地前行。然而,令人诧异的是,一路上竟然没有受到任何西夏军队的骚扰。这种异常的平静,让林冲等人感到十分意外。

随着距离兴庆府越来越近,空气中的紧张气氛也愈发凝重。与此同时,金国在收到黄朗的求救信后,专门为此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完颜晟手持黄朗的信件,将其递给身旁的属下,示意他当众朗读给下方的众将听。

“诸位,西夏如今有难,向我等求救,对于此事,你们有何看法?”完颜晟的目光如炬,缓缓扫过众人。

这时,一位将军站起身来,拱手说道:“陛下,没想到梁国的实力远超我们的想象,若是西夏灭亡,梁国势力必然会进一步扩张,这对我金国来说,绝对是个巨大的威胁。依微臣之见,应当出兵援助西夏。”

然而,另一位将军却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陛下,出兵相助绝非易事,这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梁军目前气势如虹,如日中天。我们若此时贸然出兵,恐怕会遭受重大损失啊!

更何况,这个黄朗实在是个无能之辈,他手下有二十多万军队,竟然还向我们求救,依我看,他无非就是不想让自己的兵力受损,所以才把我们当成了他的挡箭牌,想让我们去替他送死。依我之见,我们倒不如就坐山观虎斗,等他们双方都打得精疲力竭、两败俱伤的时候,我们再出手,岂不是更好?”

众人听了这位将军的话,顿时议论纷纷,有的表示赞同,有的则提出质疑,现场一片嘈杂。完颜晟见状,也不禁有些犹豫不决起来。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走出一位汉人模样的男子,他快步走到完颜晟面前,拱手说道:“陛下,臣愿率领怨军前往西夏。如此一来,既可以显示我大金对西夏的援助之意,又能顺便探一探梁军的虚实。

若是梁军实力较弱,臣定当一鼓作气,将其彻底消灭;可若是梁军实力强大,那臣也会随机应变,灵活应对,与他们周旋到底。”

完颜晟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他沉凝片刻,缓缓说道:“嗯,郭药师,你所言甚是。如此甚好,就依你所言,你率领你麾下的三万怨军,前往西夏走一遭,去探查一下梁国的真实情况,也好为我们日后的行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此外,你还要想尽办法将西夏的军权牢牢掌控在你自己手中,这一点至关重要。倘若遇到必要的情况,你可以毫不犹豫地将黄朗……”说到此处,完颜晟突然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其意图不言而喻。

郭药师心领神会,他立刻躬身领命,然后转身离去,动作迅速而果断。他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和危险性,但他毫不畏惧,决心不辜负完颜晟的信任。

说起怨军,不得不提辽国的一段历史。

公元十二世纪初大辽与北宋的百年好合被打破,生活于白山黑水的女真人崛起,并且在大辽内部腐败无能,加上天灾,历二百余年的契丹帝国风云飘摇,大厦将倾,造成各地涌现大量流民,这是极不安定的因素。

大辽境内的渤海人高永昌在女真人的支持下,杀了辽王朝的辽东京留守萧保先,率军反辽,建立政权,占据了辽东五十余州,声势浩大,同时各地起义者不断。

辽统治者考虑到辽东的重要性,针对辽东流民众多,天祚帝命皇叔燕王耶律淳招募辽东饥民从军,为了表达老百姓没饭吃是女真人造成的,要怨恨女真人,哀兵必胜,将这些以流民组成的军队称之为“怨军”,达到怨恨女真人的目的,为辽王朝出力。这便是怨军的由来。

郭药师马不停蹄地赶回营地,迅速召集起三万怨军。这些士兵们在郭药师的指挥下,展现出了严明的纪律和强大的战斗力。

郭药师站在高台上,目光如炬,他高声喊道:“众将士们,我们此次受命前往西夏,任务艰巨,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必能完成使命!出发!”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三万怨军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浩浩荡荡地向西夏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