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深夜,鼓打三更。

理应于府中进入梦乡的抚宁侯朱国弼及恭顺侯吴汝胤两位勋贵竟是在几名亲兵的簇拥下,神不知鬼不觉的的瞒过了府外盯梢的锦衣卫,并且得以进入成国公府,被主人翁朱纯臣接近了书房中。

书房中,临淮侯李弘济已然等待多时。

简单寒暄了几句过后,抚宁侯朱国弼便是急不可耐的抱怨道:\"我等好歹也是世袭罔替的勋贵,居然像做贼一般,出入都要小心翼翼,当真是奇耻大辱!\"

闻声,一旁的临淮侯李弘济便是含笑开口宽慰道:\"暂且忍耐两日,事成之后,这些锦衣卫番子也要听从我等号令。\"

话虽如此,但临淮侯的眸子中也是充斥着怒火及不满,为了瞒过府外盯梢的锦衣卫,他不仅乔装打扮,并且还躲进了\"粪车\"中,如此才得以顺利出府。

尽管已是梳洗多次,但临淮侯李弘济总觉得自己身上仍散发着若有若无的臭味,令他烦不胜烦。

\"小皇帝确实有些过了..\"回想起近些时日府外不加掩饰的锦衣卫,成国公朱纯臣的脸色也是阴沉下来。

嘉靖年间,彼时成国公的幼弟朱希孝还曾担任锦衣卫指挥使,并且长达十余年的时间,深受锦衣卫上下爱戴。

但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他成国公府却沦为了锦衣卫盯梢的对象,这还是\"靖难之役\"过后的头一回。

\"公爷,南直隶那边可有回音?\"未等朱纯臣感慨昔日家族的兴衰历史,便听得抚宁侯朱国弼急切的声音在其耳畔旁响起。

放眼望去,只见得几双炯炯有神的眸子,正死死盯着自己。

\"石沉大海..\"犹豫片刻,朱纯臣终是缓缓摇头,在几人错愕的眼神中喃喃道。

其实对于此等结果,朱纯臣心中早有预料,毕竟魏国公府远在南直隶,地位超然,平日里与他们这些\"靖难功臣\"少有来往。

听说就算是与魏国公府同处一脉的定国公府,也仅仅是在年节时分,方才互相派遣子侄走动。

毕竟两百余年的时间过去,双方间稀薄的血缘关系早就可以忽略不计。

\"哼,目光短浅!\"闻听魏国公徐宏基不肯守望相助,抚宁侯朱国弼便愤愤不平的捶了捶身旁桌案。

早在天子第一次整饬\"腾骧四卫\"的时候,他便曾就此事传书南直隶几位相熟的勋贵,希望引起他们的重视,其中便包括了魏国公徐宏基。

只可惜任凭他\"巧舌如簧\",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南直隶除了有些许\"乱匪\"出没之外,负责拱卫南直隶的南京大营始终巍然不动。

\"罢了罢了,魏国公府世镇南京,距离中枢千里之遥,自是高枕无忧。\"眼见得身旁几位勋贵的情绪有些低落,临淮侯李弘济便是轻咳一声,赶忙打起了圆场。

说实在的,天子如此咄咄逼人,就算坐拥南京大营的魏国公徐宏基肯遥相呼应,短时间内也难以影响到中枢。

此事,终究还得靠他们自己。

\"军中都准备好了吗?\"深吸了一口气,朝着临淮侯李弘济投去了一个赞赏的眼神过后,成国公朱纯臣便是略显紧张的追问道。

终究是与天子对抗,事事都要做到万无一失,方才不至于阴沟翻船。

\"如今营中已是谣言漫天,那些老弱病残和乡巴佬们终日提心吊胆,听说还有不少人在兵部吏员前来点验时泪流满面,跪求小皇帝给予其一条生路。\"提及此事,抚宁侯朱国弼的脸上便是露出些许讥讽之色,声音中也满是嘲弄。

倘若小皇帝知晓\"徐徐图之\",或许他暗中散播的谣言还不会闹得如此人尽皆知,但随着兵部吏员进驻京营,开始认真核查兵册,点验兵丁,军中士卒眼见为实之下,自是对天子\"裁减京营\"的谣言深信不疑。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还要感谢那小皇帝呐。

\"如若事不可为,还要逼他们一把。\"闻言,成国公朱纯臣虽是轻轻点头,但仍不忘仔细叮嘱。

军中那些看似人高马大的\"丘八\"们实在是属兔子的,逆来顺受惯了,除非有人逼他们一把,否则事到临头,还不知会作何抉择。

\"我已然安排妥当了。\"迎着朱纯臣殷切的眼神,抚宁侯朱国弼沉闷的点了点头,并随手将身旁桌案摆放的酒盅一饮而尽。

不知怎地,平日里嗜酒如命的他此时却体会不到酒精的半点醇香,只觉喉咙仍是干渴的厉害。

兴许是意识到抚宁侯朱国弼的情绪有些低沉,成国公朱纯臣也没有过多言语,转而看向另一侧的恭顺侯,向其投去了征询的眼神。

相比较中途加入的抚宁侯朱国弼以及临淮侯李弘济,他内心更相信与其休戚与共的恭顺侯吴汝胤。

毕竟他们二人所经营的营生但凡走漏半点风声,便是抄家灭族的下场,身上\"世袭罔替\"的爵位也将泯灭于历史长河中。

\"公爷放心。\"不待成国公朱纯臣出声,自知其心中所想的恭顺侯吴汝胤便是沉闷的点了点头。

神枢营及五军营中的蒙古士卒早已得到他的授意,一旦军中生乱,便会趁乱而起,裹挟士卒哗变,继而威逼承天门讨饷。

事情闹大,他们这些掌权勋贵便可顺理成章的出面收拾残局,说不定还能顺便混个救驾之功。

\"陛下,这可是你逼我们的..\"同样是沉闷点头过后,朱纯臣便将目光投向不远处半开的窗柩,盯着外间的茫茫夜色喃喃自语。

只盼望紫禁城中的小皇帝能够在事发后知难而退吧,否则就不是所谓的\"军中哗变\"了,而是一场因乱而起的政变,毕竟这宫里宫外,对于天子不满的,大有人在。

好巧不巧,这大明死因成谜的皇帝也不是一个两个了,又有几人还记得当年的真相呢?

幽静的书房中,几位各怀心事的勋贵们沉默不语,唯有眼眸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