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煤气罐厂跟煤气站的改制,刘平安最后还是没有参和进去。赤果果的来到这个世界的刘平安,没有上过战场扛过枪。
至于背景么?咱一颗红心向太阳,肯定是红色的。本以为,轧钢厂采购科的科长,就是自己仕途的终点站了。
但是,这会儿的自己,虽然是文化宫的副馆长,但职级待遇却是正儿八经的处级。
刘平安也试了一下跟余老师一样,早上十一点钟去上班,果然,自己是办公室里面来的最早的一个。
emmm——刘平安现在是有独立办公室的,里面就他一个人,当然是第一个到的。
其实,刘平啊去文化宫报到的那一天,下面的人听说要上任一个新的副馆长,还是很上心的,来了不少人。
大家三下五除二的,就交流起了关于这位刘馆长的信息,不一会儿,刘平安这几年在四九城里面的事迹就被扒的七七八八。
顺着刘平安这个话头,大家又聊到了刘平安这几年在四九城里面推行的煤气灶。
无不都是一致的好评。因为,现在四九城煤气灶的价格,就是刘平安给打下了的。最后,还是四九城的普通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只是,这以后,安装一台煤气灶的价格,会不会还是出厂价,这个,刘平安就不知道了。就算是以后知道了,也是管不着了。
屋檐流水是一代接着一代,新官不算旧官账。现在四九城里面煤气市场的形势,会随着刘平安的隐退,肯定会在未来不久,发生巨大的改变的。
现成的例子就摆在眼前,教员最后为广大底层人民发起的这场运动,也是随着他老人家的离去,散了。
是的,现在,已经是1976年的年末了。从旧时代的走过来的人们,永远的失去了那颗照亮了这片大地的太阳。
这就是时间,最是无情。任你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最后不过都是一捧黄土罢了。但是他们的精神,却是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消磨,化作一部又一部的史诗,永不磨灭。
这会儿,已经是76年年底了。自己是55年芒种时候过来的,算算时间,已经是整整21个年头了。
起初刚来的时候,日子并不好过,虽然有外挂,有空间的。但是,这来四九城的路上,却是没有什么吃的。
自己空间里面的第一批小麦种子,还是薅老乡的地面漏掉的麦穗 ,这才慢慢起家的。等到十天后,农场最初的九块黑土地长满了沉甸甸的麦穗,刘平安就再也没有饿过肚子了。
打捞护城河底的宝藏,给了他在四九城里面安家的本钱。在南锣鼓巷租房子暂住,买片儿爷的房子落户,再后来的结婚生子。
现在的刘平安,已经是一个39岁的中年老帅哥了。当然了,这面容,还是他刻意调整过的。不然,他这辈子,150年的寿元,按照普通人的一辈子,80岁折算一下,这会儿,也就是一个20出头的小伙子。
同样跟刘平安一样,这二十多年,样貌没怎么变化的,还有两个人。
一个就是南锣鼓巷95号院的傻柱——何雨柱了,在一个,就是徐慧真家的老蔡——蔡全无了。不过,两人眼里面,都多了一份沧桑,这是岁月的沉淀。
但是,刘平安这里,却是不存在的。在他这里,有的只是男人即使是少年,眼神依旧的清澈。现在,已经是奔四的人了,也是经常做一些幼稚的行为。
随着这场运动的结束,这会儿,最兴奋的,当要属那些个在乡下插队的青年了。这会儿,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着法子的在城里面活动。
再有两年,就改开了。但是,这城里面的商品粮跟粮票,可是实打实的,依旧运行了十来年的时间,直到93年才正式的作废。
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这城里面跟农村的条件,看人口的流动,就知道了。见识到了城市的繁华,有多少人,愿意再回到自己老家的山沟沟?除非是在外面实在是混不下去了。
四合院这边,这几年,也是不怎么安静。还好,自己当初是搬出去了,而且他也不在轧钢厂干了,差不多,也算是跟这个四合院有点脱节了。不然,一天天的,少不了自己的麻烦事。
这几天,四合院里面那些个熟悉的住户,都在忙着自己家里面的事情。
后院的许大茂,跟秦京茹结婚了这么多年,还是没有一个孩子。这个时代,女人要是生不出娃娃来 ,100%是女方的过错。
为了这件事,两口子没少吵架。这会儿,又在吵着要离婚,当然了,这是许大茂提起的。秦淮茹这个当姐姐的,正在边上劝着。
但是,这次显然是没有什么效果的。许大茂,这次是下定了决心,想要将秦京茹这个包袱给撇清了。这场婚姻,在许大茂看来,自己本来就是被迫的。不然,自己家两代人,双职工,怎么会甘心娶一个乡下的丫头。
这么多年了,别说是大胖小子了,就贾张氏嘴里面的赔钱货,也是没见给自己生养出一个来。这些年,四九城的西医、中医,都瞧遍了,也是没有查出这秦京茹有什么毛病来。
活脱脱的,有一个翻版的一大爷跟一大妈。十多年了,自己的时间里面,许大茂跟易中海一样,死也不愿意相信,是自己这边出了问题。
这次 ,许大茂提出离婚,也是得到了自己家里面支持的。
傻柱这边,这些年来,自从娄晓娥走了以后,又恢复了当初那副吊儿郎当,混不吝的模样,倒是安全的混过了这动荡的十年。
“离婚就离婚,没有你许大茂,我就不相信,我秦京茹还活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