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穿成农家子的漫漫科举路 > 第675章 谁愿意前往川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师爷语气严肃,“大家伙都静一静,今日把大家伙召集在这儿,是有一件要紧事同大家说。”

众人的目光齐齐看向了林师爷,等着他的下文。

“本官旁边这位是徐管家,他现在有不少的庄子需要人手,你们有愿意去子车家干活的,就站在那边。”

“大人,现在天寒地冻的庄子上能干什么活啊?”

林师爷看了一眼徐管家,示意他亲自向众人说明。

“咳咳,是这样的,我家公子的庄子并不在源柔府,而在川府,川府现在的气候宜人,常年都不会下雪,因此需要人手去干活。”

“川府……”

流民们大多数一辈子都生活在一个村子里,最多就是到了镇上、县里。

这次,他们咬牙到了府城来,还是因为听闻新上任的通判大人是一个爱民如子,真正为老百姓做主的好官,他们才冒险南下的。

事实证明,他们听到的不是假话,通判大人对他们这些流民十分好。

要不是有通判大人,他们恐怕都要饿死了、冻死了。

“徐管家,川府离源柔府远吗?”人群中,有一个汉子眼底放着精光,问道。

“川府离源柔府虽然有些远,但是一路上的费用,都有我家公子负责,你们尽管放心。

且,等你们到了川府的庄子上,吃住都由我们负责。

工钱每月一结,一个月的工钱是一两,若是干得好,得了公子的奖赏可能会更多些。”

本来听到川府离源柔府很远,不少人眼里都闪过一丝退意。

但,又听到徐管家后面的话,一个月的工钱有一两银子还包吃住,想想又觉得可以去试一试。

安定、西平大多数地方种粮食的收成都不好,因此不少人都会养上几头羊,或者去给地主老爷干活,贴补家用。

就这样,一年到头,日子过得紧巴巴不说,若是家里孩子多些,大人、小孩都只能吃个五六分饱。

“诸位可以好好想想,我们给你们一个时辰的时间,一个时辰后,愿意去子车家的庄子上做活的,就到这儿来登记。”

一个头发发白的老头,眼睛里闪着希冀,目光灼灼地看着徐管家,“徐管家,我们这种上了年纪能去吗?”

“我们只要五十岁以下的,年纪太大的,干不了庄子上的活。”

那老人闻言,长叹了一口气,“多谢徐管家。”

人群各自散开,几个人凑在了一处商量着接下来的打算。

“二娃、三娃,你俩年纪轻,徐管家肯定愿意要你们。

你们跟着徐管家去川府的庄子上干几年,存下些银钱,家里的院子就能重新盖了。

那时你们刚好到了成家的年纪,我和你们娘再给你们张罗一门像样的亲事。”

“爹,大哥比我们还大上两岁,他为什么不去?明明大哥比我们两个都要合适!”

“家里不能不留一个壮丁,你们大哥有一把子力气,正好留下来帮我忙田地里的农活。

而且,眼看着你们大哥今年就十九了,也到了说亲的时候了……”

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你们兄弟俩乖乖去川府的庄子上干活。

“媳妇,要不我也去川府的庄子上干活,干一年活,我们就能有些余钱了,家里几个孩子就不用再饿肚子了。”

“不行,当家的,你要是走了,我们该怎么办?家里没了顶梁柱,村里人还不把我们娘几个欺负死……”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各家有各家的难处,拖家带口的,大多狠不下心,离开故土,离开父母妻儿。

一个时辰悄然溜走,徐管家和林师爷掐着点儿,再次回到召集众人的地方。

陆陆续续有不少人走了过来,这其中大多数都是汉子。

“徐管家,能算我一个吗?我既能下地,又能做饭。”

“大禾媳妇,你再好好想想,家里离了你,大禾和几个孩子怎么过日子?”

“我想的很清楚了,若我不去,家里几个孩子才是真没活路了。

大禾被山里大虫咬断了一条胳膊,为了给他看病,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

我再不抓住眼前这个谋生的机会,我们一家人就要饿死了。”

林师爷听完这妇人的遭遇,对她有几分怜悯。

“徐管家,川府到底路远,不知子车府可有其他铺子,若是有,可否让这位妇人不必千里迢迢去川府干活。”

“子车家的铺子大多在洛州,源柔府并无产业。”

那妇人感激地看着林师爷,随即恭敬开口,“大人不必担忧,小妇人已经和当家的商量妥当了。

若是徐管家愿意留下小妇人,小妇人便会带着丈夫和几个孩子举家前往川府。”

林师爷没想到妇人想得这般周全,反而是他有些冒昧了,“哦,若是这般,你们夫妻儿女不必分离,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旁边有些犹豫不决的流民听到小妇人的话,眼睛顿时就亮了。

“这个主意好啊,虽说故土难离,但是,北戎人时不时的侵扰,令不少人都损失了不少的钱财物件……

若是举家搬去川府,也许能在川府过上好日子。”

当然,头一个吃螃蟹的人,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

“徐管家,你这些人手够用吗?”

徐管家笑着回应,“虽还是有些不够用,但足可解我们的燃眉之急。”

想要劝动流民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土,去往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大多数都会被害怕的情绪所裹挟。

“走,先去荣达酒楼好好吃一顿,暖和暖和身子骨。”

林师爷带着徐管家离开,不少流民看到他们离开,其中有些犹豫不决的人便开始后悔起来。

早知道刚刚他们就去登记一下,现在可好,什么活计都没捞到。

“都怪你,现在可好,徐管家他们都走了,唉,我刚才就该去登记一下,算我一个的。”

“手头没钱,等开春雪化了,我们该去哪里找活计?”

恐慌还在扩大,抱怨、埋怨声此起彼伏……

刚才已经登记了的流民们,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艰难地做下了背井离乡的决定,就是想活下去,在源柔府没有活计干,家中又无余钱,他们压根养不活一家人。

现在机会就摆在眼前,即使要背井离乡,他们也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