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着那人急赤白脸堵模样,季常明只是抬头扫了一眼继续和女娃说话:“你看起来似乎不高兴?是不想和我走?”
江清漓支起耳朵偷听两人的对话,只是少有的几个字落在她耳朵里,不是很真切,内容也没理清,干脆学着季常明的样子蹲下身子。
“你们在聊什么,内容是我能听的吗?”江清漓的嘴角微微上扬,故意拿话来逗季常明。
“有什么不能听的。”季常明下意识的接话,眉眼逐渐温柔起来,“我刚才在问女娃,愿不愿意和我们离开。”
“你该不会是想收留吧。”江清漓捂着嘴巴。
说出来的话更是语出惊人。
季常明也知道她是从哪儿看出来自己是想收留这女娃,家里一个江玥已经够她折腾了,这要是在收留一个,她就真给自己挖坑了。
“想什么呢,我只是想拉她一把。”
“我若是跟你走了,你也会像其他人那样么?”女娃看着季常明的眼睛,语气有点儿慌。
“其他人是什么样?”季常明不知道她之前遇到的都是些什么人。
“就是做那种事……”
以往把她买回去的人都是为了泄欲,可现在蹲在自己眼前的人,怜儿却看不透这人想要什么。
她的眼底一片清澈,看不出半点兽欲,这已经和其他人大为不同。
所以怜儿感到十分疑惑,看不透的东西往往预示着有事情发生。
经过女娃的提点,季常明一下就反应过来,只是动作太急,被口水呛了一下,她的肤色瞬间染上一层红。
“放心,我不会做那种事。”季常明一本正经地看着她严肃道。
“那你将我买回去可是干活。”
“你若是想也不是不可以。”
“可我不值十五两银子。”怜儿姑娘的高兴只是一瞬间,很快就被自己隐了去,但季常明还是注意到了。
她站起来身来,从自己的腰间掏出几粒碎银,爽快地放在那男人手里:“今日出门着急了些,没带那么多银子,我让家仆去取一些来。”
男人掂了掂手里的银子,贪婪地摸着掌心的银子,嘴乐的合不拢嘴。
“好说!好说。”
双儿在季常明的眼神示意下,拨开人群走开了。
“诶,我说这位‘小哥’,你也太心善了,怎么能把银子给这种人,担心以后找你麻烦。”
季常明笑而不语,她是一点儿不着急。
不少人见这场戏没什么看头纷纷散去,继续忙自己的事情去。
双儿回来的也快,手里还提着一布袋子,恭敬地交给季常明。
“人是不是该给我了?”季常明挑了一下眉,将布袋子打开一个口子,给男人看了一眼。
白花花地银子,就这么摆在他眼前,男子如何不激动。
手掌在大腿的位置擦了擦手汗,然后捏着怜儿的胳膊,带到季常明的身前。
刚把人放到季常明的身前,就有三五个大汉站了出来,反手摁住他的胳膊,让他不能动弹。
“你们谁啊。”
一人的手掐住他后颈脖子,让他的半张脸都被摁在地上,刚到手的银子也朝地上落去。
“王爷您受惊了。”姗姗来迟的曹明,撩起自己的官袍就跪了下去。
“曹大人,发卖妻女这事你怎么看?”
“此行径有损我大梁之名誉,按律法收监三年,其子女不可入仕。”
“那就这么办。”季常明背着双手,看着唯唯诺诺的怜儿,知道她惧怕曹明,转身对曹明说道,“她是此次事情中的当事人,有何疑问皆可以问她,切记不要为难。”
曹明点了点头,心里有些疑惑,不知道季常明口中的为难从何而来。
直到回了衙门,他问了事情缘由后,才得知堂上之人是她的亲生父母。
状告父母可不是小事,历来都是要受一番酷刑,可有了季常明的吩咐,曹明也就没有为难她。
当即就把那两人给押进了大牢,季常明知道结果后并不意外,她一开始想着让他们人头落地,以此来震慑舟山的百姓。
最后想了想她不应该用这种方式,所以就让曹明自己解决。
好在结果是好的,季常明留下了怜儿,让她帮忙打理开在舟山的酒楼。
季常明闲了没几天,又开始坐不住了。
只因刘良和洪柄他们三天两头来靖王府找她诉苦,说舟山的百姓是吃不饱穿不暖。
季常明顿时一个头两个大,在屋子里来来回回打转了许多天,还是江清漓看不下去了,拉着她的手就说要出去踏青。
叫来怜儿给她们带路,一直待在家里的江玥小朋友也吵着闹着要去。
江清漓最初的想法只想带着季常明出去走走,顺带看看刘良他们说的情况。
结果小丫头江玥也要来凑热闹,江清漓干脆叫来许多人。
一起去到刘良说的村子,只是她们沿着路去到了山顶的位置,站在高处刚好能看见下面忙碌的妇人。
田地干涸的不成样子,里面的稻谷是少之又少,估计这点收成收连税钱都不够。
“去年的涝,今年的旱。”刘良看着此番场景,忍不住地抹了抹泪。
“今年舟山的粮税全都免了吧。”季常明捏了捏眉心,“怜儿,舟山的粮产一直都是这样吗?”
怜儿姑娘仔细回想一番,好像以前好的时候也就比现在好一点,饿不着但是大家的手里都没什么余钱,不敢生病,就连吃肉也要精打细算。
她没记错的话,以往的每一年里她都没见过什么肉味,家里的钱要么是被她父亲拿走,要么就是将钱给了她大哥。
“殿下上任舟山第一年,就免了粮税,会不会让陛下多想?”不怪刘大人多想,只是现在不比往日。
知情者知道季常明免除粮税是为了百姓,可远在朝堂之上的人又如何清楚?
“陛下是个怎样的人你也清楚,免除舟山的粮税,他长了眼睛会派人来看,不过现在要解决的不是这个问题。”
“民计是大问题,种了这么久的庄稼,产量一直没有上去,这里的官员也没去看看是什么原因吗?”
“县志上没有明确记载。”
刘良他们来舟山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了县志,将舟山的一切有了个初步了解。
记忆最深的就是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