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太太难得的勤快了几个月,突然闲下来还有些不自在。看了几个儿子就不顺眼,总觉得忘了什么。
最后才发现几个儿子的蠢,又从戒指空间里掏吧掏吧,启智丹走起,又想到这三个儿子这几个月的表现,犹豫了一下又拿出了一颗健体丹。决定放在晚上的汤里面,又犹犹豫豫的放了几颗忠心丹。自己都快把自己逗笑了,都赶上挤牙膏了。
二儿媳妇这手艺都可以去县城里开个餐馆儿的,可惜朝廷不欢迎他们这些外族人,真是没眼光。
不争馒头争口气,决定了这辈子怎么也得卷起来。于是大冬天,三个儿子就被安排的明明白白,每天都泡着药浴。更是让他们活动筋骨跑步,打拳。
部落的族长就颠颠儿的跑过来了,询问一下是否能拜师学习。
徐老太太就差不文明的说,是不是她放个屁都是香的。但在这古代,还是讲究宗族观念的,自己一个人倒是无所谓,奈何还有一群累赘,想要办事就拜吧。反正又不是什么好的功夫,主要是顶级的拿出来儿子们学的也就是一般,谁让他们已经长成了。
至于拿东西让他们改造一番,还是算了吧。不是她吝啬,现在学的在这个时代够用了,没必要太过浪费。
徐老太太讨厌麻烦,于是乎三个半吊子儿子收了一大帮徒弟,意外的长了辈分。表示已经习惯,只要不来打扰他生活就可以。
以前知道徐老太太家做饭好吃,谁也不会踩着饭点儿过来。结果这一收了徒弟,老徐家又热闹了起来,这回老二媳妇也收了一些名义上的徒弟。,没想到这个部落还够讲究达者为师。
这样的族人他更喜欢,最起码以后拿出来什么好东西不会有白眼儿狼。同时也发现了这个部落其实挺齐心的,这家大儿子也就是个例外。看来在外边的花花世界学坏了,当然那个儿媳妇也少不了功劳。一点儿也不后悔自己做的这么绝。
徐老太太坐在炕上喝着姜汤,十分后悔自己的大意,相信老太太的记忆。
虽然大冬天的家家都用兽皮保暖,可终究是不方便。都是兔毛,一点一点的拼接而成。大的整张皮毛少之又少,大多都拿去换钱了。
有些怀念棉花,原本以为舒适的衣服是棉花做的,不成想是一种柔韧的草织成的。
想着想着一时进入了平台系统,先搜索了一下棉花的价格。价格那叫一个漂亮,想做一身衣服居然百两起步。
哪怕是前段时间踩了颗人参,那也不是这么挥霍的。又收了一些保暖用品,实在是太不友爱了。于是决定了这个冬天没有什么事儿坚决不出屋。
还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收了一下棉花种子。还是让部落里的人一起分担一下吧,把做事圆滑的四儿子叫过来。
这样那样的一番,于是族老那一次急吼吼的上门。听说是一种新的种子,而且价格十分昂贵。
一时难以决定,觉得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再保暖有兽皮一个保暖吗?但又想到徐老太太之前弄出来的好东西,就有些想放弃。
为此还特意开了个大会,有一半儿的人同意。
最后族长拍板,这部分人去买种子,剩下的部分人想要,那就等来年的种子,不过要以原价购买。有些犹豫不定的人,是决定观望一个季节。
徐老太太表示大家决定就好,只要见到钱就有种子。
突然某一天老太太喝羊奶的时候,猛然间拍了一下大腿。咋就把这么重大的事情给忘了,那可是毛线呐。
于是部落里的羊就遭殃了,让二儿媳妇收集了一堆,然后请几个夫人一起洗干净。幸亏忙碌的时候没忘把肥皂给弄出来,这回可派上了大用场。
从平台系统里买了个纺线机,不是不买图纸,而是实在是买不起。不管在什么地方,知识是最值钱的。但也不能小瞧了部落里人的智慧,就比如她家老三虽然看着有点儿憨,可动手能力十分的强。
在家里的羊毛都纺成毛线之后,兴高采烈的抱着纺线机回到属于自己的房间,开始敲敲打打。
徐老太太心疼了那么一小下下,但想着万一儿子能做出来呢?狠狠心忽略那不可能性,将注意力转移到织毛衣上。
可惜她是个手残党,只会平针和反针。但在这里已经够实用的了,将来了二儿媳妇,这下有些麻爪,没想到对厨艺一学就会的二儿媳妇,也遇到了不会的时候。
当天晚上就被二儿子知道,连夜点油灯看媳妇怎么织毛衣。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醒来,徐老太太就得到了大惊喜。二儿子居然只用了半宿的时间,织成了1\/4的毛衣。
老太太这下可是另眼相看了,但毛衣让他织的毛毛躁躁的。又开始吹毛求疵起来,徐老二难得的体会了一下母亲的关爱,受宠若惊的接过母亲给的擦手油,还有些不敢自信,眼眶儿都有些红红的。
徐老太太看着儿子如梦的眼神儿,心想这小子不知道又脑补啥了。
老二媳妇既然知道自家男人在想啥,撇撇嘴不屑。看不上他那一副没出息的样子,完全忽略了,之前她收到时的心情。
一直到晚饭的时候,徐老二依旧是缓不过神来,饭桌上的气氛难得的安静,老三老四吃起饭来不得小心一点。
徐老太太吃的那叫不痛快,一个个的都在下脑补什么,一群戏精。一个眼神下去他们更加委委缩缩,徐老太太............
揉一揉,觉得这顿饭吃的有些消化不良。只是多看了一下鱼丸汤,三个儿子外家儿媳妇儿抢着要给她盛,嗯嗯!这才对嘛。
织毛衣的事情交给了儿子,儿媳妇,老太太变得又有些无聊。坐在窗户下看着外边儿下着雪,又想搞事情。
玻璃是不是该上线了,毕竟看看雪真费劲,需要把窗户开个缝,屋里的暖气都要跑了一半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