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厅内,高大男子刚一进门便直接愣住了,盖因他看到大厅正中央坐着的朱祁钰。
片刻后,男子回过神来,俯身行礼道:“臣翰林院侍读商辂,参见陛下!”
看着面前高大的商辂,朱祁钰眉头一挑,不需要过多思索,便知道面前的人是谁了。
前世,朱祁钰最多算个历史爱好者,对一些人和事只能算是略懂而已。
但饶是如此,朱祁钰对眼前的商辂却有印象,而且印象还挺深。
首先,商辂科举成绩十分优秀,他是《明史》记载中唯一一位三元及第的人。
三元及第后,商辂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很快又因为长得又高又帅被挑选为展书官。
土木堡之变后,商辂经阁臣陈循、高谷推荐,得以进入内阁,参预机要事务。
在朱祁钰的记忆中,原先历史上那场“夺门之变”成功后,朱祁镇想让商辂起草复位诏书。
但因为商辂坚持制度,执意不修改即位诏书的某一部分内容,因此获罪下狱。
虽然朱祁镇赦免了商辂,但却将他削职为民,执政期间没有再起用。
后来,还是明宪宗朱见深将商辂召回,而他一路做到了内阁首辅。
商辂为人正直,并且能力出众,还不畏强权勇斗权宦汪直,是个相当不错的能臣。
前世,朱祁钰研究景泰帝的时候,这个名字曾多次出现过,所以才会记得他的名字。
而在这个时间线,朱祁钰隐约记得,当时徐有贞提议南迁,商辂属于极力反对那一派。
甚至于商辂出任翰林院侍读的位置,还是朱祁钰将他提拔起来的。
看着高又帅的商辂,朱祁钰不禁心生好意,说道:“商侍读,你且坐下来,不必这么拘谨。”
听到朱祁钰的吩咐,商辂先是恭敬地行了一礼,随后坐到了王文的旁边。
整个过程中,商辂都处理得十分得体,与刚才紧张的王宗彝形成鲜明对比。
看着下首的两人,朱祁钰开口问道:“你二人官职衙门相差甚远,怎会如此熟络?”
在古代,能私下拜访别人的府邸,代表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至少也是相熟之人。
然而王文是一品大员,又是都察院的头头,而商辂不过是个从四品的侍读。
他们在工作上甚至都没有交集,朱祁钰实在想不到两人是如何认识的。
看到朱祁钰一脸疑惑的样子,商辂并没有回答,而是将目光望向一旁的王文。
王文尴尬地笑了笑,解释道:“陛下,商侍读的能力十分出众,臣本想将他提调都察院。”
年前,朱祁钰曾与王文商议过,都察院需要加大审查百官的力度。
王文点头答应,并在征得朱祁钰的意见后,扩充都察院御史的人数。
商辂长相出众,同时能力又不错,因而进入了王文的考察名单里面。
前些日子,王文曾多次拜访商辂,两人一来二去便熟络了起来。
对于这样位高权重的大人物数次招揽,商辂也是十分感动,决定跟随王文做事。
听到这样一段故事,朱祁钰十分感兴趣,对于商辂的印象更加好了。
看到朱祁钰的表情,王文立即明白过来,问道:“陛下,您真的要让商辂出任新闻司司长吗?”
就在刚才,朱祁钰曾询问有关于新闻司司长的人选,王文也只是恰巧想到,随口建议一下。
如今,看到朱祁钰似乎真的有意,就连王文都感到有些惊讶。
新闻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又直接受皇帝管辖,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也不为过。
毕竟这个职位天天都能见到皇帝,有这么多的露脸机会,只要能力不差,将来的成就肯定不低。
朱祁钰点头说道:“商侍读的能力不错,朕还真有这个意思。”
听到两人的对话,一旁的商辂面露疑惑,他好像从未听过新闻司这个衙门。
见此情形,王文连忙出言解释,将新闻司和报纸的事情说了一遍。
商辂听到后一脸惊奇,忙说道:“陛下巧思,臣万分佩服,有此重器,天下必将政通人和。”
关于组建新闻司,商辂同样十分赞同,作为四年前的状元,将国事和政令告诸于民,他认为很有必要。
想到这里,商辂建议道:“陛下,大明的百姓识字率很低,恐怕没多少人能读懂报纸。”
“臣以为可以招募一些清贫的读书人,让他们下到各州县将报纸念给百姓听,到时候给他们一些银子即可。”
商辂虽然是三元及第,但获得乡试第一后,他考了十年才成为状元。
期间,商辂见惯了不少郁郁不得志的读书人,他们有些人还十分清贫,每每以卖字画,为人抄书为生。
听到朱祁钰关于新闻司的构想后,商辂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件事,于是出言建议了一句。
朱祁钰闻言双眼一亮,连忙说道:“嗯,是个不错的主意。”
大明的识字率很低,几乎九成的人都是文盲,让他们读懂报纸,确实有些为难了。
朱祁钰想了想,接着说道:“朕打算在新闻司设立记者一职,让他们负责下到各州县念报纸。”
“念完报纸以后,这些记者还需要记录百姓对政令的看法,并收集成册反馈回来。”
在商辂的建议下,朱祁钰继续完善这项提议,并且设立了记者这个岗位。
这时,王文突然说道:“陛下,既然如此,那恐怕需要不少读书人。”
大明幅员辽阔,想要让报纸深入各州县,那势必需要大量的人手。
朱祁钰对此毫不担心,说道:“朝廷每三年一次科举,但录取的人数并不多。”
“而剩下大量的读书人闲赋在家,如今朕给他们一个机会,不需要经过科举取士,就能为朝廷办事。”
对于这番话,王文和商辂纷纷低头思索,不禁回想起科举以前的时光。
两人均是进士出身,通过科举的重重考核,闯过一道道难关,才能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而对于那些记者来说,他们无需经历残酷的科举,也能进入朝廷办事,并获取一定的俸禄。
多了这样一条路,肯定会让部分读书人做出不同的选择。
眼看商议得差不多了,朱祁钰拍板说道:“商辂调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并兼任新闻司司长。”
商辂闻言起身拱手说道:“臣商辂接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各位非常抱歉,这章我修改了一段,结果复制的时候出错,把修改前的文字粘贴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