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明慈父朱祁钰 > 第167章 下乡念报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京畿地带,某村。

一个孩童对着旁边的老头说道:“爷爷,你先坐下来歇一歇,我来帮您犁地。”

这孩童约莫十岁,虽然是贫苦人家出身,但长得还算壮实。

这时,旁边田地的人说道:“老黄头,你就歇一下吧,你孙子可有力气了。”

老黄头闻言抬起头,说道:“他还小,哪里干得了这种粗活。”

孩童小脸一皱,瘪着嘴说道:“爷爷,我都已经十岁了,可以帮你干活了。”

老黄头摸了摸孩童的头,宠溺地说道:“松土犁地的活你干不了,开春插秧再帮爷爷的忙,好吗?”

孩童闻言只能勉强地点了点头,随后拿起一旁的水壶,给老黄头喂了一口水。

就在这时,远处走来一个人喊道:“诸位,村头有个陛下派来的记者,里正让所有人都过去。”

听到这话,田间有人开口问道:“记者,这又是什么玩意?”

那人有些不耐烦地说道:“你管那么多干嘛,赶紧过去不就是了。”

随着那人的招呼下,田间的人整理了一下,随后一同前往村头。

此时,村子里绝大部分的人都聚集在村头,场中央是一个书生装扮的老者。

老者叫米伏,年纪约莫在五十多岁,考了很久都中不了举,一直闲赋在家中。

看着眼前人头攒动,米伏对着里正询问道:“村里的人都到齐了吗?”

里正向四周望了望,然后说道:“没问题,田地里的人也来了,那基本上就都到齐了。”

米伏点了点头,然后拿出一份报纸,说道:“首先,老朽说一下报纸和记者的事情……”

迎着村民疑惑不解的眼神,米伏向他们普及报纸和记者的概念。

这件事是朱祁钰交代的任务,为的就是让报纸跟朝廷绑定在一起,在百姓当中形成权威性。

一番解释后,看到百姓们眼中略有明悟,米伏便开始对着报纸念了起来。

作为大明第一份报纸,大明日报的首刊,上面主要记录着大明将来要发生的政策改动。

米伏朗声念道:“头版新闻,陛下感念百姓不易,特此打破原有的户籍制度。”

“年后,所有百姓可在缴纳一定费用后,更改自己的户籍,但每五年最多可改动一次。”

米伏将政策后续内容详细讲解一遍,村民们尽皆吃了一惊,周围顿时议论声不止。

自开国以来,他们的户籍属性都是恒定不变,没想到居然还有能改变的一天。

明初,老朱为了巩固政权和落实户籍,以及恢复经济和社会秩序,因而采取“黄册”制度。

通过强化户籍管理,朱元璋成功地将百姓和土地紧密绑定在一起,有效防止了流民问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但传到朱祁钰这一代,与明初早已大不相同,已经不再需要这样做了。

严格的人口管理和职业固定,反而还限制了社会的发展和民众的自由。

所以,朱祁钰要打破这个制度,并让原本陷入沉寂的国家和经济重新活跃起来。

对于这项政策,百姓们虽然议论纷纷,但却鲜有人表示感兴趣。

“改变户籍属性?我一个老农也干不了别的事情,也就会种地了。”

“可惜了,皇帝老子人这么好,我还想着或许帮上他老人家的忙呢。”

“许老三,你还是省省吧,陛下那可是真龙天子,用得着你帮忙。”

“就是,陛下锄地用的都是金锄头,你还是待一边凉快去吧!”

听着人群中的议论声,米伏把他们的话认真地详细记录下来,随后又念起第二则新闻。

米伏清了清嗓子,念道:“二版,年前太上皇朱祁镇倒行逆施,意图攻入皇城谋反。”

“陛下在危难之际绝处逢生,将叛贼尽数诛杀,朱祁镇被贬为戾王,孙氏被贬为悼灵太妃。”

米伏一口气念完这则新闻后续的所有内容,同时心中暗暗吃了一惊。

对于这样的宫廷禁事,朱祁钰竟然将其详细地公之于众,简直不可思议。

周围的村民也是十分感兴趣,两皇相争的场面可比普通话本刺激多了。

尤其还涉及当今陛下,一时间村民们纷纷出言说话,议论声不绝于耳。

“天呀,陛下这么好居然还有人要害他,简直是可恶至极。”

“太上皇,不就是那个打了败仗的前任皇帝,他竟然还有脸害陛下?”

“你们可别说了,那可是陛下的私事,小心被官爷抓走了。”

“不会吧,既然都把这件事说给我们听了,应该不至于被抓走。”

听着村民的议论声,米伏并未多言,而是充当一个忠实的记录者。

对于朱祁镇造反的事情,朱祁钰并不打算瞒着,反而要公之于众,时刻拉他出来鞭尸。

这段新闻里,朱祁钰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受害者,而朱祁镇母子则是谋权篡位、祸乱朝纲的恶人。

有了这样的舆论导向,朱祁钰砍掉朱祁镇母子的负面效果将进一步变低。

念完这两则新闻,第一期大明日报的主要新闻便已经念完了,米伏笑着给众人讲解奇闻趣事板块的内容。

与正文板块相比,奇闻趣事板块更让村民们感兴趣,讨论的声音也更大。

尤其是于谦怕老婆的三则小趣事,说得有板有眼的,听到村民们有滋有味。

对于周围百姓的反映,米伏勤勤恳恳地收集意见,随后便返回自己的家中。

刚踏入家门,一个老妇黑着脸站出来说道:“你今日到哪去了,也不见帮扶一下家里。”

老妇是米伏的结发妻,她是米伏考中秀才时,娶过门的妻子。

刚开始时,两夫妻还很恩爱,但随着米伏屡试不第,老妇的热情和耐心渐渐被消磨掉了。

自那以后,妻子便开始埋怨他不挣钱,读书这么久也考不了功名,儿子科举的费用都要她承担。

而且米伏的儿子也有点看不起老父亲,觉得自己屡试不中,是父亲拖累了他。

在此之前,米伏有口难言,只能默默地承受着,并独自生闷气。

但如今,米伏的腰杆子直起来了,他掏出五两银子摔在桌子上。

老妇正要生气,但看到这么大一锭银子,连忙问道:“你从哪里寻来这么多银钱?”

米伏哼了一声,说道:“我如今替陛下办事,这是陛下的赏赐,往后我每月还能拿一两银子的俸禄。”

听到这话,妻子和儿子先是一愣,随后震惊地看向得意的米伏。

而米伏不与他们过多纠缠,随意吩咐今晚加餐以后,便开始整理记者后续的工作。

米伏拿出那些记录的意见,再附上一些自己的见解,并整理成一个小册子,待明日再交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