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男生点头回应,脸上带着一抹温和的笑容,然后就找了一个离颜简韵不远不近的位置坐了下来。
他动作轻盈,生怕打扰到周围沉浸在书海中的同学们,也包括颜简韵。
坐下来后,男生从背包里取出一本书,封面崭新,看样子是刚借的。
他翻开书页,开始专注地阅读起来,但偶尔还是会不自觉地抬头看向颜简韵的方向,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
接下来的几天里,颜简韵发现,每当她来图书馆的时候,总能遇到那个男生。
有时候是在书架间挑选书籍时擦肩而过,有时候是在借阅台前排队时并肩而立,但更多的时候,是像现在这样,
两人各自坐在一个角落,默默地阅读,偶尔抬头相视一笑,只是点头示意,仿佛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
这种不期而遇的频繁相遇,让颜简韵心中涌起了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她开始期待每天来图书馆的时光,期待能够再次看到那个男生的身影,期待那份简单的点头示意中蕴含的温暖和默契。
而那个男生,似乎也有着同样的期待,每次相遇时,他的眼神中都充满了欣喜和满足。
就这样,两人在图书馆的日子里,虽然没有过多的交流。
...............
转眼就要期末考试了,时间仿佛插上了翅膀,飞逝而过,让颜简韵不禁感叹起日子的匆匆。
教室里弥漫着紧张而有序的学习氛围,同学们都在埋头苦读,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着最后的冲刺。
颜简韵也不例外,她手里紧握着笔,眼前摊开着厚厚的笔记和习题集,心思却偶尔飘向了即将到来的暑假。
放暑假能有一个多月的假期,这漫长的时光对她来说,既是放松身心的好机会,也是与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刻。
颜简韵心里早早地就盘算好了,她打算是回家的。
无论她走到哪里,都是心中最柔软的牵挂。
每当夜深人静,或是学习疲惫之时,家的画面就会不自觉地浮现在脑海,
那熟悉的街道、那亲切的笑容、那妈妈烹饪的饭菜香,都让她心生向往。
离开家这么久,颜简韵早就想家了。
可惜事与愿违,生活总是充满了变数,让人措手不及。
蒋琳琳老师这边又成功申请到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这消息如同春风一般,迅速在校园里传开。
对于颜简韵和庄巧来说,这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因为蒋老师决定给她们两个大一的学生名额,让她们直接参与这次的研究工作。
这不仅仅意味着她们可以亲身投入到科研的实践中,不再只是简单地帮忙做些琐碎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她们的名字将有机会出现在研究成果上,
这对于她们未来的学术生涯和职业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极具分量的加分项。
颜简韵听到这个消息时,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期待。
她深知这样的机会对于一个大一学生来说是多么难得,这不仅是对她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她未来前途的一次重要助力。
她想着学习到更多专业知识,积累宝贵的科研经验,为将来的分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就要求颜简韵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了:是回家与家人团聚,享受那个期盼已久的悠长假期;
还是加入蒋琳琳老师的课题组,抓住这个对未来发展极具助力的宝贵机会。
两者都对她有着难以割舍的魅力,让她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
总是还有时间的,课题是假期才开始,离正式投入研究还有一个月呢。
这一个月的时间,就像是一个缓冲期,让颜简韵可以仔细思考,权衡利弊。
然而,时间虽然看似充裕,但内心的挣扎却让她感到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异常艰难。
颜简韵深知,加入课题组意味着她将能够亲身参与到科研的实践中,积累宝贵的经验,为未来的学术生涯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能会对她的整个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然而,另一方面,她也无比想念家人,渴望那个充满温暖和爱的家庭氛围。离家这么久,她早已对家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眷恋。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颜简韵决定写封信回去问问家人的意见。
她想在信中详细阐述自己面临的困境,以及加入课题组对她未来的重要性。
同时,她也想听听家人的想法,看看他们是否支持她的决定。
于是,颜简韵坐下来,拿起笔,开始认真地写起信来。
【爸爸、妈妈
展信佳。
随着学期的尾声渐近,我即将迎来期盼已久的假期。
然而,在这个本该充满欢笑与团聚的时刻,我却面临着一个让我难以抉择的选择。
我的一位非常敬重的老师,蒋琳琳老师,她成功申请到了一个极具学术价值的课题,并且慷慨地向我伸出了橄榄枝,希望我能够加入她的团队,一起为这个课题打打下手。
这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我能够亲身参与到科研的实践中,学习前沿的知识,积累宝贵的经验,这对于我未来的学术道路和职业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然而,这个课题的研究时间恰好与我们的假期重合。
如果我选择加入课题组,就意味着我将无法回家与你们共度这个假期。
我知道,家是我永远的港湾,是我心灵最深处的依靠。
每当我想起家中那熟悉的味道,那温暖的灯光,还有你们慈爱的笑容,我的心中就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眷恋。
现在,我站在这个十字路口,心中充满了纠结和矛盾。
一方面,我渴望能够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我又无法割舍对家的思念,对你们的牵挂。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才能既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又能满足自己对家的渴望。
所以,爸爸、妈妈,我希望你们能给我一些意见。
期待着你们的回信,期待着你们的指导和支持。
无论结果如何,我都知道,家永远是我最坚强的后盾,你们永远是我最亲爱的爸爸妈妈。
颜简韵敬上。】
颜简韵在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后,就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复习工作中去。
她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将每个科目的重点、难点都一一罗列出来,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时间对她来说显得尤为宝贵,每一分每一秒都被她充分利用起来。
考试被安排在了接下来的几天里,而且分科进行,每个科目都占据了一个上午的时间。
这样的考试安排既考验着学生们的知识储备,也考验着他们的耐力和毅力。
颜简韵深知这次考试的重要性,因此她丝毫不敢懈怠。
连着考了差不多一周的时间,颜简韵每天都保持着高度的紧张状态。
她早早地起床,匆匆吃过早饭后就赶到考场,开始一天的考试。
终于,最后一科考完了。
颜简韵长出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她走出考场,阳光洒在她的脸上,她感到无比的轻松和自在。
回到寝室,她发现几个室友都收拾得差不多了。
乔朵朵和李明敏更是一考完试连寝室都不回就直接回家了,她们的床铺已经空空如也,只剩下一些零散的物品散落在地上。
颜简韵看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
这段时间的复习和考试,让她们都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和汗水,现在终于可以暂时休息一下了。
她也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新生活。
“颜简韵,你准备什么时候回去?”金花花一边收拾着行李,一边头也不抬地问道。
宿舍里弥漫着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窗外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
洒下斑驳的光影,似乎在为这场分别增添了几分不舍。
颜简韵坐在床边,手中把玩着一只小巧的钥匙扣,那是她前几天在校园里闲逛时无意间买下的,算是对这个学期忙碌生活的一点小慰藉。
“我不回去了,这边亲戚在家,我过去住两个月。”她轻声回答,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
“啊?怎么不回家?”苏晴从书桌前抬起头,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
颜简韵笑了笑,解释道:“嗯呢,这个学期都没怎么认真看过这个城市,准备留在学校熟悉熟悉。
想趁现在有时间,好好走走,看看那些曾经因为忙碌而错过的地方。”
金花花闻言,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感慨道:“也是,你一个学期就没得空过,
不是当助手就是在当助手的路上。
有时候我都觉得你是不是超人,怎么那么多精力。”她的语气里既有佩服也有心疼。
颜简韵哈哈大笑,那笑声清脆悦耳,瞬间驱散了宿舍里的几分沉闷。
“你们准备什么时候走?”她转移了话题,不想让大家一直沉浸在离别的情绪中。
“我今天下午的火车,吃完中饭就出发了。”金花花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不舍。
她已经开始想象两个月后回到宿舍,没有颜简韵的日子会是什么样子。
“再见面就是两个月后了,都还没好好了解呢。”苏晴也加入了对话,她的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惋惜。
这个学期虽然她们朝夕相处,但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事情忙碌,真正静下心来聊天、了解彼此的机会并不多。
“我也是今天下午回去,跟花花一道的。”苏晴继续说道,
她走到颜简韵身边,给了她一个紧紧的拥抱,“你要好好照顾自己,下次回来就等你带我们逛街了。”
颜简韵感受着苏晴的温暖,心中涌起一股感动。
她点点头,承诺道:“放心吧,我会的。你们也要一路平安,到家记得报个平安。”
三人在宿舍里简单地告别,没有过多的煽情,只有那份深深的默契和祝福。
渐渐地,寝室里的喧嚣与热闹如潮水般退去,只剩下颜简韵一个人静静地站在空旷的房间中。
四周的空气似乎都变得沉静了许多,连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声也显得格外清晰。
她轻叹一口气,开始简单地打扫起寝室来。
她拿起扫帚,轻轻地扫过地面的每一个角落,又拿起抹布,仔细地擦拭着桌椅和窗台,仿佛想把这里的一切都打扫得一尘不染,留下最后的一丝整洁与安宁。
打扫完毕后,颜简韵便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
其实,经过这段时间的陆续搬迁,寝室里已经没剩下多少属于她的物品了。
她把自己的书本、衣物和一些小饰品一一归置好,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搬回自家的小院子里。
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她在这里的回忆,虽然即将离开,但她还是希望它们能在新的环境中继续陪伴着自己。
最终,当所有东西都收拾妥当,颜简韵只背着一个小巧的书包,站在寝室门口望了一眼这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
在这里生活了这么久,心中竟有些许不舍。
但她知道,生活总是要向前看的,于是她轻轻地关上门,踏上了回家的路。
这条幽静的胡同里,颜简韵的身影已经三四个月鲜少出现了。
除了每隔十天半个月,她会悄然来到这里,轻手轻脚地打开那扇略显陈旧的木门,进屋歇息梳洗一番,仿佛这里是她在繁忙尘世中的一处避风港湾。
其余的时间里,那扇木门总是紧紧地闭合着,门环上偶尔挂着一缕轻风拂过的尘埃,显得格外沉寂。
胡同里的邻里们也渐渐习惯了这份宁静,偶尔在茶余饭后,还会念叨起颜简韵,猜测着她这些日子是不是又忙着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
但无论外界如何猜测,那扇紧闭的大门始终守口如瓶,藏着颜简韵这些日子里的所有秘密与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