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跟着姓名学国学 > 第1章 为什么要学国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最近,我女儿殷若夏的幼儿园开了国学课,要背《三字经》和《弟子规》。但是她没兴趣,死活不肯背诵。

她妈妈拿她没辙,于是命令我想办法。我能有什么办法?我自己也对《三字经》和《弟子规》没兴趣,推己及人,我不能强求殷若夏对它们有兴趣。

幸好,国学不仅仅限于《三字经》和《弟子规》。

这个词,迄今仍颇有一些争议。《周礼·周官、乐师》最早使用了“国学”这两个字:“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在这里,国学指的是由国家设立的教育机构和学校。到了近现代,国学的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针对当时西学东渐的风潮,梁启超、章太炎等文化大家为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新的国学概念,用来指代相对于西方学术的中国传统学术,并提出了“保存国学、振兴国学”的口号。他们所谓的国学,主要内容包括训诂、文字、音韵,还包括经、史、子、集等内容。

现在,国学的范围越来越广,分类也越来越多样,但大致内容不外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富强,我们的传统文化自信随之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国学感兴趣,国学热随之盛行。不过,也有很多学者对国学热颇有微词。易中天老师曾经说过:“我很反感国学这个词,那是过去针对西学东渐而提出的,所以你们在我的书中看不到这个词。”易中天老师是治学严谨的学者,他反感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学这两个概念不分,反感的是挂着国学的羊头却卖着怪力乱神的狗肉,并不是反对扎扎实实地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他讲儒、讲禅、讲三国、讲中华文化史,这些内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

我陪自己的女儿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当然不会涉及扶乩、卜卦、算命问前程,也不会涉及怪力乱神。只不过为了方便起见,我还是权且用“国学”指代中国传统文化。因为两个字,比六个字好念多了。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诗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哪怕只是穿着粗劣的衣服,只要心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照人。正儿八经的学国学是一件好事,可以通史,可以慧人。但是国学并不那么好学,经典也不那么好读。比如《论语》,语录体,不讲篇章结构,也不讲段落之间的逻辑联系,看起来就是简简单单的对话。每个字几乎都认得,不认得的字,查查字典,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连成一句话后,就不认得了。

隔着2500多年的时光,我们的语境和语言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汉字的常用义也和现在理解的不太一样。很多大人都读不明白古文典籍,更别说我们家那个只有3岁多的小女娃娃。

孩子对自己无法理解的事物不感兴趣,这很正常。再说了,小孩子家家的,玩得开心就行,《三字经》和《弟子规》学不学,什么时候学,在我看来,并没有那么重要。但是老婆说:重要不重要,这个问题并不重要,有办法还是没办法,你无论如何得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