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丧事在诸多繁琐细碎的小事里逐步推进着。时光流转,到了第二天,那所谓的 “戏班子” 前来了,实际上不过是一支喇叭匠队伍。

如此一来,整个葬礼的氛围有了明显的转变,不再像先前那般充斥着各种嘈杂的人声、“叮叮咣咣”的二起脚炮声以及连绵不绝的哭泣声,转而变成了一场具有乡村特色、由喇叭匠主导的中端葬礼。

随着喇叭匠的到来,杜国平原本承担的迎宾工作便被他们取而代之。这些喇叭匠们稳稳地守在杜小平家的大门之外,每当有宾客手着拎烧纸前来吊孝,喇叭匠们便即刻吹奏起哀伤的乐曲。

在屋内守灵的杜佳怡和杜佳晨姐妹俩,一听到那悲戚的乐声,心里自然明白是有客人前来吊唁了,于是便放开嗓子放声大哭起来。

等到宾客将她们搀扶起身,姐妹俩才渐渐止住悲声,喝口水润润喉咙,而后默默地时不时拿起一张黄纸,放入牢盆之中慢慢燃烧着,那袅袅升起的轻烟仿佛也带着对逝者的思念缓缓飘散。

第二天傍晚时分,棺材已然打造完工,也许由于使用了上乘的寿材,棺盖居然是一块二十公分厚的独板,崭新的棺木被大红的油漆涂抹得严严实实,色泽鲜艳而凝重。

有一位心灵手巧的木匠,还特意在棺材上精心绘制了一些色彩斑斓的牡丹吉祥图案,在那棺材大头盖的正前方,端正地写上了 “驾鹤西游” 四个大字,寄寓着对逝者在另一个世界富足生活的期望,同时也饱含着对家族繁荣昌盛的美好憧憬。

第三天,迎来了出殡的日子。天刚蒙蒙亮,巨石村那些在外打工的年轻小伙子们便纷纷匆忙地赶回到了村子里,当然也有一些提前就已经归来的。他们身强力壮,将成为埋葬死者的主力军,承担起这最后一程的重要职责。

杜小平的工友们,也就是普泰轨道安装工队的工人们,也都不辞辛劳地赶来帮忙,一时间,整个巨石村热闹非凡,人群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景象宛如集市一般。

在这忙碌而又凝重的氛围里,也有一些喜爱听戏的老年人,他们或拿着小板凳,或干脆就蹲在墙角边上,静静地聆听着喇叭匠们的演唱。

此时,喇叭匠们正在演唱着经典的梆子戏《李天保吊孝》。那些喇叭匠们看到有这么多老人前来捧场,兴致愈发高涨起来。其中有几个负责唱戏的,更是来了精神,甚至拿起油彩在脸上仔细地涂抹起来,虽然没有身着正式的戏服,但他们依然全情投入,接着又为观众加演了一场《窦娥冤》。

尽管这些民间戏剧演员的演唱水平或许并非十分高超,难以吸引年轻人的喜爱,然而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却听得如痴如醉,津津有味。有的老人还忍不住对这些戏词细细地评头论足,也有的人随着那高亢激昂的曲调,微微晃动着身躯,轻轻地哼着,沉浸在这独特的葬礼戏曲氛围之中。

上午十点半,阳光洒在巨石村的每一个角落,韩忠良精心操办负责的八大碗佳肴已然准备就绪。韩双成健步如飞地来到巨石村村委会,一把抓起大喇叭,那洪亮的声音瞬间传遍了整个村庄:“撺掇的吃饭了,撺掇的吃饭了!”

这一声呼喊就像是冲锋号一般,那些忙碌在葬礼各个岗位上的人们,不管是负责扯孝布的、端盘子的、打杂的,还是辛苦做木匠活儿的,都停下手中的活计,纷纷朝着归园田居农家乐快步走去。他们的脸上带着疲惫,但也有着完成阶段性任务后的放松。一进院子,每人迅速端起一碗热气腾腾的大锅菜,也顾不上什么形象,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或许是忙碌了太久,又或许是大锅菜的味道实在诱人,不过短短十分钟,他们就风卷残云般结束了这顿 “巳时饭” 。

很快,大喇叭再次响起,依旧是韩双成那中气十足的声音:“乡亲们,奔丧的挈们开席了!” 刹那间,那些前来帮忙的朋友以及过来吊唁的人们,如同潮水一般涌进了归园田居农家院。

此时的农家院,与平日的宁静截然不同,院子里整齐地摆放着租赁来的简易餐桌。杜小平本家那些年轻力壮、分工明确负责上菜的子侄们,开始一趟又一趟地从厨房穿梭而出,不断地为宾客们端上具有西山特色的八大碗。

巨石村这场葬礼,看似有着一套严谨的流程和诸多讲究,可实际上也透着一种质朴的简单。桌上没有常见的酒,没有用来招待宾客的烟,没有寓意甜蜜的糖,也没有闲暇时嗑着的瓜子。

李晓阳坐在桌前,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对于他而言,这是第一次品尝这种八大碗。他拿起筷子,夹起一块色泽诱人的面筋放入口中,细细咀嚼,只觉得味道醇厚,那咸香的滋味在舌尖散开,让他吃得津津有味,不禁在心里暗自称赞:“这西山八大碗果然味道独特,好吃!”

也许是大家心里都还惦记着葬礼后续的任务,无论是前来吊唁的宾客,还是帮忙的朋友,吃饭的速度都格外快,不到半个小时,宴席就接近尾声。那些负责端盘子的年轻人手脚麻利地收拾着桌面,迅速撤掉餐具,因为下一个重要的环节即将拉开帷幕,这场葬礼还在继续,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为逝者送上最后的一程。

韩双成此刻早已雷厉风行地领着另外一群精壮的年轻人抵达了杜小平家。他们迅速而有序地行动起来,先是将那些一直跪坐在水晶棺前面、沉浸在悲痛之中的年轻人全部轻声劝起,引领着他们移步到院子里的一角,让他们继续跪着守灵,同时又细心地安排了几个年轻人稳稳地拿着花圈,神情肃穆地跪在后面。

而在另一边,另外一批年轻人则小心翼翼地抬起那幅刚刚漆好、散发着崭新气息的棺材,缓缓地进入了杜小平家的客厅,稳稳地放置在提前摆放好的两条结实的板凳上。

几位上了年纪的妇女,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前,开始往棺材里面仔细地放置被褥,她们的动作轻柔而庄重,每一个褶皱都抚平得仔仔细细,仿佛这是她们能为逝者做的最后一件贴心之事。

紧接着,一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深吸一口气,齐心协力地打开了水晶棺,动作轻缓地将杜喜花的遗体庄重地抬放进棺材之中。

杜小平站在一旁,眼神中满是不舍与眷恋,他的手中紧紧握着一些钢镚,轻轻地洒进棺材里面,那清脆的声响在这凝重的氛围中显得格外清晰。随后,他又拿起准备好的五谷杂粮,缓缓地撒进棺材之中,每一把谷物都承载着对逝者的祝福与祈愿,希望她在另一个世界能够衣食无忧、平安顺遂。

入殓仪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待一切停当之后,德高望重的杜满仓大爷在外面高声招呼着那帮在院子里跪着的年轻人,带领着他们缓缓走进屋内。

屋内的气氛凝重而压抑,年轻人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围着棺材慢慢地绕了一周,他们的目光紧紧地落在棺材上,这是他们瞻仰逝者最后一眼的时刻,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泪光,仿佛在与逝者做着最后的告别。

转了一圈之后,杜满仓大爷再次将这帮年轻人领出屋外,轻声地让他们排好顺序,继续虔诚地跪好。

杜满仓抬头看了看时间,神色变得更加凝重起来,他快步走到屋内,眼神坚定地指挥着那些年轻的小伙子们。

小伙子们会意,咬着牙、憋着劲,将那厚重的棺材盖缓缓地抬到棺材上面。随后,有人递上巨大的铁钉,他们高高举起锤子,一下又一下地用力敲打着,将棺材盖死死地钉牢,每一下敲击声都像是在诉说着生者对逝者的挽留与不舍,也像是在为这场尘世的离别画上一个沉重的句号。

到了这个时候,外面原本热闹唱戏的喇叭匠们也停下了戏曲的演奏,转而死命地吹奏起那哀伤悲怆的《祭灵》。那如泣如诉的唢呐声仿佛具有穿透灵魂的力量,院内无论是历经沧桑的老人,还是稚气未脱的孩子,听到这悲怆的曲调,心中都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揪了一下,泛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之感。而杜喜花的侄子们、侄女们更是悲痛欲绝,他们哭天抢地,哭声划破长空,似乎要将心中所有的悲痛都宣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