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雅:“我的记忆力虽然很一般,但这几天的事情我还是记得的。
节目组的确和我沟通过这些,但是问题是,我接受节目邀约的原因是网络上的这场风波,可是你们总是问一些和主题无关的事情。
这算不算一种主题的偏移呢?”
主持人反问道:“为什么你认为我们的采访主题是这场舆论风波呢?”
李晶雅:“理由有很多,最关键的是,你们事前给我的资料都是关于这场风波的。”
说完后,李晶雅扬起手边的一叠纸张,“这些都是依据。”
主持人不慌不忙地答道:“你说得没错,但是艾拉,你知道我们是在什么时候对你发出邀请的吗?”
李晶雅抿唇想了一会儿,“我第一次接到你们的节目邀约……似乎是在半年前?”
主持人:“你说的没错,你的记忆力很好,我们的确是在半年第一次邀请你。
引发我们兴趣的兴趣的是你这个人,和这场风波无关。
更何况,那时候,这场风波还没有发生。”
李晶雅:“所以,你们是按照以前的计划来采访我的?”
主持人:“没错。”
李晶雅:“可是这些资料?”
主持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资料做一些补充。”
他坐直身体,用一种新闻播报的语气说:“请不要怀疑我们的专业性,除了最近的突发事件,我们尽可能收集了你的信息,我们尽全力为这场采访做好了准备。”
李晶雅叹口气,“我现在心情有些复杂。
我相信你们的专业性,所以才会同意这场采访,才会同意你们直播的提议。”
主持人:“在我们继续之前的流程前,我有一个问题,是我突然想到的,你愿意回答吗?”
李晶雅:“你问吧。”
主持人:“从刚才的事情上来看,你是一个性格比较急的人,有问题立马就要提出来。可是你为什么从来没有在第一时间回应你的绯闻呢?”
李晶雅:“说到这个,我也很无奈,我非常好奇那些记者,他们为什么老是喜欢拍我和素人男性的照片?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那些照片都是真实的。
但是,我并没有像大家猜测的一样,是和某位男性单独出去玩。
我当时是和很多人一起出去玩,是多人聚会,和大家以为的约会完全不一样。
问题就出在这里,照片的可信度是非常高的,如果我没有拿出具有同等可信度的证据,仅仅只是口头上的说明,没法取信大众是很正常的。
所以,在和公司讨论后,我们还是决定宁愿回应晚一点,也要拿出关键性的证据。
后面,我们也都按计划公布了照片、监控录像等关键证据。
而且,我们真的已经尽可能加快速度了,公众认为我们速度慢,是因为我们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主持人:“能详细讲讲你们都要做些什么吗?”
李晶雅:“就拿我的第一次绯闻来举例,我当时在读高一,在一次班级聚会中被拍到了,聚会的场地没有监控,有力的证据就是同学在聚会中拍摄的照片。
那么问题来了,我的同学们都是素人,都是未成年人,如果想要公布他们的照片,不仅需要取得他们本人的同意,还需要取得他们父母的同意。
我们的沟通并不顺利,最后,我们公布的照片里,很多地方也做了模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