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论语新论传统经典的当代意 > 第12章 子贡的理想与人之难为——道德追求的漫漫征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章 子贡的理想与人之难为——道德追求的漫漫征途

原文: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解读:

一、原文释义,启迪智慧

子贡说道:“我不愿意别人把不合理的、违背我意愿的事情强加在我身上,我同样也期望自己能够做到不把不合理的事情强加给别人。”孔子回应说:“子贡啊,这并非是你目前所能达到的境界。”

在此,“加诸”这个词是理解的重点。“加”有施加、增添的意思,“诸”是“之于”的合音,“加诸”连起来就是把某种事物施加到某人或某物之上。在这里,强调的是一种违背他人意愿的、强行的施加行为。

“欲”字在这里表达了内心的愿望和想法。子贡的“不欲”明确地表明了他对他人不合理强加行为的拒绝和反感,而“欲无”则积极地表达了他自身想要避免对别人做出同样不合理强加行为的决心。

“赐”是孔子对子贡的称呼。

子贡所表达的观点,体现了一种对平等、公正、尊重的人际交往原则的向往和追求。他不希望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同时也约束自己不去对他人造成类似的伤害,这种推己及人的想法具有积极的道德意义。

孔子的回应“非尔所及也”,并非是对子贡的否定或贬低。“非”表示否定,“尔”指代子贡,“所及”指能够达到、做到。孔子的意思是,子贡所期望达到的这种境界,以他目前的修养和能力,还难以完全实现。这一评价是基于孔子对人性和道德修养的深刻理解,他深知达到这种高度的道德境界需要长期的努力和修炼。

二、深度思考,哲思翱翔

1.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的深入剖析

子贡所阐述的理想原则,无疑是崇高且令人向往的,它勾勒出了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现实的社会舞台,便会发现要实现这一理想面临着重重困难和阻碍。

人性的弱点,如自私、贪婪、嫉妒等,常常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对他人施加压力,以满足自己的利益和欲望。社会的竞争压力和复杂的利益关系,也容易导致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忽略他人的感受,甚至强行推行自己的意志。

此外,信息的不对称、文化的差异以及沟通的不畅,都可能造成误解和冲突,使得我们难以避免对他人的无意“强加”,同时也难以完全抵御他人对我们的不合理对待。

这一差距并非让我们对理想感到绝望,而是促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现实的复杂性,从而以更加务实和坚定的态度去努力缩小这一差距,逐步向理想靠近。

2. 自我认知的重要性的全面审视

孔子认为子贡难以达到他所期望的境界,这一观点深刻地提醒了我们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和难度。

自我认知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有清晰的了解,更关键的是要敢于直面自己的不足和局限性。我们常常在自我评估时陷入一种盲目的乐观或过度的自信,高估自己的道德水准和行为能力。

然而,只有当我们真正能够诚实地审视自己,认识到自己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的脆弱性,才能更加理性地制定成长的目标和计划,避免因过高的期望而带来的失落和挫折。

同时,准确的自我认知也有助于我们保持谦逊的态度,不断地学习和改进,逐步提升自己的修养和能力。

3. 道德修行的长期性的多维探究

孔子的评价揭示了道德修行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而非一蹴而就的短跑。

要达到子贡所向往的那种在人际交往中完全避免对他人的强加和不受他人强加的境界,需要我们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不断地磨砺自己的意志,修炼自己的心灵。

这意味着我们要在每一个日常的选择和行动中,时刻保持警觉,克制自己的私欲和冲动,培养善良、宽容、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品质。

道德的成长并非是直线上升的,而是充满了曲折和反复。我们可能会在某个阶段取得一定的进步,但也可能在面临新的挑战时出现退步。然而,正是这种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坚持,使得我们在道德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不断接近那个更高尚、更完美的境界。

4. 教育的引导作用的深刻领悟

孔子对子贡的回应,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评价,更是一种极具智慧和深意的教育方式。

在教育过程中,盲目地赞扬和肯定可能会让学生陷入自我满足的陷阱,而过于严厉的批评又可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孔子的这种客观而冷静的指出问题的方式,既能够让子贡认识到自己的目标的高远和实现的难度,又能激发他进一步思考和努力的动力。

这启示我们,在教育他人或者自我教育时,应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准确地分析问题的本质和难度,既不过分夸大,也不刻意缩小。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或自己树立正确的目标,制定合理的计划,以更加稳健和坚定的步伐走向成长和进步。

三、本章小结

本章中,子贡表达了理想的人际原则,孔子客观指出其难以实现,引发我们对理想与现实差距、自我认知、道德修行长期性以及教育引导方式的深入思考。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美好道德境界的道路上,要清醒认识现实的复杂,不断深化自我认知,持之以恒地修行,同时善于从恰当的教育引导中汲取力量,以不懈的努力去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