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村里,一些族人,还有几个外姓的村人,他们聚在族长家里。
想要族长带着他们去找江书韵家的管家,想问问,学手艺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不想着族里人。
“我不会去的,你们有能耐自己去,看看人家会不会搭理你们。
如果闹大了,看看会不会报官抓你们?”
三爷爷稳稳的坐在椅子上,看着他们上蹿下跳。
“族长,您就不管了吗?江书韵出息了,就不管族里人了,这不是忘祖吗?”
带头闹事的人是江淮,和江父是一辈的。今天跟着来的,大多是他家三服之内的族亲和姻亲。
“江淮,你说这话,不觉得脸红吗?
忘祖,谁忘祖了?
江书韵吗?”
三爷爷一脸严肃,一连三问。
“族长,难道江书韵没忘祖吗?”
江淮站在一众人前头,四十多岁的年纪,看起来有些显老。
“江书韵怎么忘祖了?他是没把进士牌坊建在村口,还是没给族里买祭田,还是有挣钱的营生没想着族里,村里了?”
此时,三爷爷家的院子里,聚集了不少人。
一部分是跟着江淮想要讨好处的,一部分过来看热闹的,还有一部分是过来帮着江书韵夫妻说话的。
“是,江书韵买了祭田,也带着大伙种西瓜挣钱了。
但是,那点祭田好干什么的?
他在县城,府城,买了那么大的庄子,怎么不多帮帮族人。
现在又开了免费的学堂,怎么不把族里的孩子带过去学手艺?”
江淮家里三四个儿子,十来个孙子,人丁兴旺的同时,需要的粮食也多。养大这帮子孙,真是需要不少的银钱啊!
“江淮,你不用拿族人说事。
咱们整个江氏一族,和子文他们那一房,没出五服的,只有我和我大哥这一房。
你们掰着手指头算算,你们自己和子文他们那一房,还有什么关系?
书韵念着一点同乡之情,自从中了进士以后,给整个江家村带来了多少好处,你们心里没说吗?”
三爷爷现在都不伤心了,人心不足蛇吞象,他不能再让书韵帮衬族人了,都是不知足的。
“江族长说的不错,书韵和你们都出了五服了,还在那拿族人的身份说事,真是好不要脸。
你们是吃不上饭了还是上不上衣服了,自己不想着努力挣钱,反而想靠着书韵接济。
你们一个个都怎么想的,江书韵欠你们的啊?”
里长也过来,他是江书韵的堂舅舅,他大哥是江家村第一个举人。
“咱们江家村一千多口人,怎么就你们几个过来嚷嚷,别人怎么没觉得江书韵忘祖?
别人都是傻子,就你们几个脑袋转的快?
我看是你们比较贪心,恨不得江书韵把家里的银钱都送给你们,才能觉得他们不忘祖?”
王忠武嗓门大,说话像打架。
他和王忠文是江家村第一个举人,现在在外地做官。
他不习惯外地的生活,带着家人回到江家村。
后来,林里正卸任,他被选上了江家村这一带的里正。
“里正,我们没这么说。”
“但是你们是怎么做的,聚在江族长家的院子里,还想让他带头去找书韵要好处。
你们做梦!
按照江书韵他们一房的情况,在江氏一族已经没有近亲了,另立族谱也无可厚非。
还想败坏他们的名声,真是黑了心肠。你们不怕进县衙大牢,就是闹。”
王忠武最看不上这些白眼狼,自己不努力生活,就想靠着别人,可耻。
“王里正说的没错,你们就是一群白眼狼。
以后,有什么事,别来找我。你们觉得江书韵忘祖,那你们就去告他,至于别人是不是和你们想的一样。就等县老爷问话吧!”
三爷爷看着这些人就烦,真是几条臭鱼烂虾腥了一锅好烫。
“族长,我们可没那么想,我们感谢书韵一家。
不仅带着我们挣钱,因为进士牌坊,我家的丫头,小子说亲都容易的很。”
“就是,现在十里八村,谁不羡慕我们江家村,出了一个进士老爷,还雇村里人做活计。”
“可不是,看看江书河,王虎,那可都是管事了。”
“还有江勉,那可是掌柜的了。”
……
周围的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把江淮一众人说的抬不起头来。
“行了,都散了吧。
江淮,你们去告也好,闹也好,不要带着江氏族人的名号,我们不认。
以后,你们这帮人,我什么事,也不要找族里,我们江氏一族,不承认有你们这样的白眼狼。
再有,以后祭田的收入,用途,和你们没有一点关系。”
“族长……”
三爷爷话音一落,江淮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他之所以敢这么闹,就是因为他家儿孙多,姻亲也多,想着有了好处,大伙都高兴。
可是,族长这话一出,他们即使没被出租,也和出族差不多了。
“江淮,你也四十多岁的人了,做事情之前,应该想到后果的。”
三爷爷不搭理他们了,让大伙都散了。
江淮一行人,偷鸡不成蚀把米,想死的心的有了。
一出了族长家的院子,相互埋怨,差点打起来。
“爹,他们这样的,也难怪书韵要和族里疏远。”
江勤想想就心烦,真是一群喂不熟的白眼狼。
“他们不能代表所有族人,大多数人还是有廉耻心的。
你不用管他们,你二弟一家这几天就要去县里了。
书韵媳妇又买了不少林地,正在开荒呢。
李管家昨天捎信过来了,从村里雇了十多户长工,除了你二哥一家,没有江氏族人。”
三爷爷看得明白,江书韵夫妻,不对,是子文对江家村了如指掌,谁是什么样的人,清楚明白。
这次以后,看谁还敢瞎嚷嚷。
以后,就看着别人挣钱吧。
“让二哥好好干,到时候几个侄子侄女也能去庄子上的学堂学手艺。”
江勤想着家里的两个儿子,已经跟着三弟去了府城,还剩一个小闺女和小儿子,等到时候,也送去学点本事。
他是长子,要守在家里。
但是,他没有他爹那么执着,想着江氏一族怎么怎么样。
江氏一族除了书韵他们那一房,其他的都是靠天吃饭的农人,大字不识几个,说什么光宗耀祖的事。
老老实实的守着本分,有书韵他们罩着一点,好好干活,吃喝不愁的就谢天谢地了,说什么光宗耀祖。
他想好了,他的儿子,将来可以不回江家村,不用回来做什么族长,没意思。
三爷爷多少也明白,自己的想法有点不切实际。
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不管那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