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听闻顾念秋这般自信满满地开口,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便忍不住再次纵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哈,好啊,顾神医如此有信心,那朕今日便在此充当一回裁判,为你们二人做个见证。此次作诗,就以三首为限,采取三局两胜之制!”
皇帝龙颜大悦,大手一挥,示意这场比试即刻展开。
顾念秋面带微笑,朝着皇帝轻轻颔首施了一礼,动作优雅大方,尽显其端庄气质。
而后,她缓缓转身,目光落在了乔凌儿身上,柔声问道:
“乔姑娘,接下来不知您想选用何种题材来作诗呢?”
乔凌儿死死地盯着眼前这个令人生厌的女子,眼底深处涌动着浓浓的怨恨之意。
然而,她却强作镇定,冷冷地回应道:
“咱们不妨就以兵戈铁马作为本次作诗的题材,你意下如何?”
说话间,她心中暗自得意,心想自己曾多次跟随白璟彦出征沙场,对于战争之事可谓再熟悉不过。
而像顾念秋这样终日困于深闺之内的妇人,又怎能懂得其中的门道?
面对乔凌儿挑衅般的提议,顾念秋不仅没有丝毫畏惧之色,反而在心底笑得愈发灿烂了。她心下暗道:
就凭这点小伎俩也想难倒我?待会儿看你自己如何收场,哭得稀里哗啦的时候可别后悔!
真是不自量力,如此浅显的水平居然也敢出来丢人现眼,当真是无知者无畏啊!
尽管心中如此想着,但顾念秋表面上依旧维持着那份从容不迫的笑容,轻声应道:
“一切都依乔姑娘所言吧,既然乔姑娘选定了题材,那么要不此次仍旧由乔姑娘先行开场吧。”
言罢,她微笑着看向乔凌儿,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戏谑与轻蔑。
乔凌儿轻哼一声,毫无惧色地大步流星走向最前方,宛如一朵傲雪寒梅般挺立着。
只见她微微蹙起秀眉,陷入短暂的沉思之中,仿佛正在脑海中精心雕琢每一个字眼。
少顷,她朱唇轻启,缓声吟道:
“千里江雪冰霜冻,万里山河尽白头。
忽闻边关烽火情,惊破苍穹震九州。
遥看三百十八里,铁马金戈踏征途。
壮士浴血守疆土,英魂不朽耀千秋。”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黄莺出谷,又似珠落玉盘,在场众人皆被深深吸引。
待她吟诵完毕,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喝彩之声,其中更有两人激动得高声叫好。
“好诗!好诗啊!不仅韵律和谐,朗朗上口,更是将我朝将士不畏严寒、视死如归的豪迈气魄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人赞不绝口道。
另一人亦附和道:
“确实如此!这等佳作实乃难得,尤其那句‘壮士浴血守疆土,英魂不朽耀千秋’,当真令人热血沸腾!”
此时,高坐于龙椅之上的皇帝也微微颔首,表示赞许之意。
他微笑着说道:
“此诗较之上一首确有精进之处,不但整体韵律更为协调,且对将士们保家卫国之大义的描绘亦是入木三分。乔氏女才情果然还是有的。”
宽阔而庄重的擂台上,阳光洒下,映照出一片金黄之色。
乔凌儿身姿挺拔地站立其中,她那张娇美的面庞此刻正洋溢着毫不掩饰的得意之情。
只见她那双美眸微微转动,目光缓缓扫过台下众人,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自己的胜利在望。
随后,她那略带挑衅的眼神又轻飘飘地落在了不远处的顾念秋身上。
当两人视线交汇的瞬间,乔凌儿的嘴角更是肆意地上扬起来,形成一个嘲讽的弧度。
此时的乔凌儿心中暗自思忖道:
“哼,这次看你还如何能够胜过我!”
她对自己刚刚吟诵出的那首诗充满了自信,认为凭借此作定能一举击败对手。
与此同时,站在另一侧的顾念秋同样将乔凌儿的表现尽收眼底。
不得不说,当她亲耳聆听完乔凌儿所作之诗后,内心深处着实涌起了一股钦佩之意。
原本一直觉得乔凌儿只是胸无点墨草包,但如今看来,这个女子的腹中多少还是有些才华和学问的。
然而,即便如此,顾念秋依旧坚信仅仅依靠这样一首诗,乔凌儿想要战胜自己恐怕并非易事。
毕竟她对于自身的文学造诣有着足够的信心,这场较量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呢!
顾念秋嘴角上扬看着众人,然后脑子里搜索了一下古诗词。然后缓缓开口:
小女现在便再送上三首诗词给大家吧:(其一):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其二):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其三):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只见她轻启朱唇,吟诵出最后一行诗句,三首诗便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
完成之后,她面带微笑,亭亭玉立地站在原地,美眸流转,静静地凝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此时此刻,整个院子里出奇地安静,甚至可以听到微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原本应该响起的热烈掌声和欢呼声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好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捂住了人们的嘴巴一般。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光紧紧锁定在她身上,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或动作。
时间似乎在这一刻凝固了,周围的一切都变得静止不动。
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但这些光斑也像是被定格在了那里,不再跳跃闪烁。
就连树上的鸟儿也停止了鸣叫,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寂静所震慑。
就在此时,就听到一个掌声响起,顾念秋寻着声音望去,只见她的夫君白璟彦一脸兴奋着笑着看着她。
这时候在场的所有人被这一个掌声给惊醒了一样,阵阵热烈的掌声响起。
“妙啊!妙啊!顾神医不愧是我朝的才女啊!这诗写的如此大气磅礴,太美妙了,我得赶快的抄录下来才行!”场中有一人叫着。
皇帝这才从这诗词中回味过来,不禁点头微笑着。
他以为刚才那个乔凌儿的一首诗已经写的够好了,现在再听听顾神医的诗,那个乔凌儿的诗就不值一提了。
“好!顾神医这诗写的太好了!林总管,赶快的抄录下来,让朕仔细的再看看。”皇帝高兴的说着。
候在一旁的林总管低头哈腰的回应着:“是!陛下!奴才这就抄录下来给陛下您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