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公元前430年的一个春日,鲁国曲阜城阳光明媚,微风轻拂。

吴起怀着满心的憧憬与期望,踏入了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他历经艰辛,终于来到了大儒曾申的学塾前。

学塾坐落在一片宁静的竹林之中,周围环绕着潺潺的溪流。

吴起恭敬地递上自己的名帖,请求拜入曾申门下。

曾申见他目光坚定,且对儒学充满热情,便欣然应允。

从此,吴起成为了学塾中的一员。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学塾的屋檐上,吴起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

他身着整洁的儒服,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准备聆听先生的教诲。

曾申先生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讲解着儒家经典的深奥哲理。

吴起则全神贯注,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先生,手中的竹简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重点。

他时而微微点头,时而若有所思,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有一天,曾申先生讲到《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向学生们提问:

“你们如何理解这句话?”

同窗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这是教导我们要经常温习所学知识,才能感到快乐。”有的说:“是要将学到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轮到吴起时,他站起身来,拱手说道:

“先生,学生以为,‘学而时习之’不仅是温习和运用,更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心灵的升华,领悟到更高层次的智慧和真理。”

曾申先生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许的目光:“吴起,你能有如此见解,实属难得。”

同窗们也对吴起投来敬佩的目光。

课后,吴起仍不满足于课堂所学。他主动找到曾申先生请教:

“先生,学生对‘克己复礼’尚有疑惑,不知如何在生活中真正做到克制自己,遵循礼制。”

曾申先生耐心地为他解答:

“克己复礼,需从内心的修养开始,时刻审视自己的言行,以礼规范自身。”

吴起感激地说道:

“多谢先生指点,学生定当铭记在心。”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吴起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刻苦,在儒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他期望着有朝一日能通过儒学改变自己的命运。

一个夏日的午后,学塾中的同窗们在庭院中围坐在一起,展开了一场关于儒学经典中“仁政”的热烈讨论。

庭院中绿树成荫,蝉鸣声声。吴起与一众同窗身着轻薄的儒服,手持竹简,神情专注。

一位名叫李贤的同窗首先发言:

“依我之见,仁政在于君主对百姓施予恩惠,轻徭薄赋,使百姓安居乐业,此乃仁政之根本。”

另一位同窗王宇摇头反驳道:

“非也,仁政不仅是物质上的给予,更应是道德上的引领,教导百姓遵循礼仪,培养良好的品德,方为长远之计。”

此时,吴起轻咳一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他说道:

“诸位所言皆有道理,然我认为仁政乃是两者之结合。

君主既要给予百姓物质上的保障,又要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使百姓自觉遵循礼义。

同时,还需以公正之心治理国家,不偏不倚,方能实现真正的仁政。”

李贤眉头微皱,说道:

“吴起,你这想法固然全面,但实施起来谈何容易?”

吴起据理力争:

“虽不易,但并非不可为。若君主有坚定之决心,官员以身作则,百姓齐心响应,又怎会无法实现?”

王宇接着问道:

“那依你之见,如何才能让君主有此决心,官员又如何能以身作则?”

吴起从容回答:

“需以儒家之道劝诫君主,使其明白仁政之重要性。

而官员则应通过选拔与考核,确保其具备高尚之品德与才能。

再者,设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防止官员滥用职权。”

众同窗陷入沉思,片刻后,有人点头表示赞同,也有人仍持保留意见。

公元前425年的秋夜,鲁国曲阜城被一层淡淡的月色笼罩。

吴起独自在学塾的房间内,烛光摇曳,映照着他忧虑的面容。

突然,一位家仆匆匆赶来,带来了母亲病逝的噩耗。吴起如遭雷击,手中的竹简瞬间掉落。

他呆呆地坐在床边,泪水无声地流淌。“母亲……”他喃喃自语,心中充满了悲痛。

然而,此时的吴起陷入了极度的痛苦抉择之中。

他深知儒家的忠孝之道,明白应当回去奔丧守孝。

但他又想到自己在儒学上的追求尚未实现,若此时离开,之前的努力可能付诸东流。

吴起在房间内来回踱步,思绪纷乱。

“回去,尽孝是为人子的本分;不回去,或许能完成学业,实现抱负,让母亲在九泉之下也能感到欣慰……”

他自言自语道。

整整一夜,吴起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第二天清晨,曾申得知吴起未打算回去奔丧守孝,怒不可遏地将他叫到了学塾的正堂。

曾申面色铁青,严厉地斥责道:

“吴起,你身为我的学生,怎能如此不孝?母亲病逝,你竟不回去奔丧守孝,这是违背儒家大义的行为!”

吴起无奈地低下头,声音颤抖地说道:

“先生,我并非不孝,只是我还有未完成的学业和抱负。

我想通过儒学成就一番事业,让家族荣耀,让母亲在天之灵也能为我骄傲。”

曾申大声喝道:“荒唐!学业与抱负岂能成为你违背孝道的借口?从今日起,我与你断绝师生关系,你不再是我的学生!”

吴起抬起头,眼中满是无奈和痛苦,但他知道自己的选择已无法更改,只能默默地低头,转身离开。

公元前425年的寒冬,吴起被曾申逐出师门后,在鲁国的一间简陋小屋中,开始了他新的征程。

屋内仅有一张破旧的书桌和一盏昏暗的油灯。

吴起坐在书桌前,周围堆满了各种兵法书籍。他的眼神中不再有被逐出师门时的失落和迷茫,取而代之的是坚定和决心。

每天清晨,当黎明的曙光还未完全照亮大地,吴起便已坐在书桌前,翻开兵书,沉浸其中。

他一边阅读,一边在竹简上做着笔记,不时停下来思考书中的战略战术。

有一天,他读到《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禁陷入了沉思。“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是通过详尽的情报收集,还是对敌方将领的深入了解?”

他自言自语道。

为了找到答案,吴起开始查阅更多的兵法典籍,不断地对比和分析。

夜晚,当整个城市都陷入沉睡,吴起依然在油灯下研读。他的双眼布满血丝,但神情专注。

有时,他会为了一个战术问题而苦思冥想数日;有时,他会在脑海中模拟战场的局势,尝试不同的作战方案。

随着时间的推移,吴起对兵法的理解逐渐深入。他开始能够将不同兵书的观点融会贯通,并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一天,他在研读《孙子兵法》时,突然领悟到:“原来兵法之道,不仅在于战术的运用,更在于人心的把握和局势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