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司马懿出生于公元179年,逝世于公元251年,享年七十三岁。

司马懿出身河内郡司马氏,其始祖可追溯到上古帝王颛顼之子重黎;祖父司马俊曾任颍川郡太守,父亲司马防曾任京兆尹;司马懿是司马防的第二个儿子。

司马懿年轻时以才略闻名,南阳太守杨俊曾断定他是杰出人才,清河郡人崔琰也认为他果断英明且才略在其兄司马朗之上。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操聘任司马懿为幕僚,他以身体中风为由推辞。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升任丞相后再次聘任,并称若司马懿再装病不来就将其抓捕下狱,司马懿被迫就职。

司马懿受命陪伴世子曹丕读书,后升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府东曹属、主簿等职。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他随曹操征讨汉中张鲁时献计,建议乘胜南下进攻益州,但曹操未采纳。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5年),曹操晋位魏王,司马懿升任太子中庶子,为曹丕出谋划策,深受信任。

他建议曹操让士兵屯田,曹操采纳此策,开始重视农业并积蓄粮食。

司马懿还曾指出荆州刺史胡修与南乡郡太守博方不称职,但曹操未理会,后胡修、傅方投降关羽。

关羽进攻樊城时,曹操打算迁都,司马懿极力劝谏,认为可让孙权偷袭关羽后方以解樊城之围,曹操采纳。同年十月,孙权派吕蒙袭击公安、攻占荆州,关羽被擒杀。

曹操想迁走在颍川郡屯田的荆州百姓及士兵,司马懿建言不可,曹操听从,后来逃往的百姓陆续回乡重建家业。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去世,司马懿主持丧事,后护送灵柩回邺城。

曹丕继任魏王后,封司马懿为河津亭侯,升任丞相长史。

同年十月,曹丕称帝,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后又升任督军、御史中丞,晋爵安国乡侯。

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司马懿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

黄初五年(公元224年),曹丕南巡,诏司马懿留守许昌,晋爵向乡侯,授予节仗,兼任给事中、录尚书事。

次年,曹丕南征孙权,提拔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留守许昌负责后勤。

黄初七年(公元226年)五月,魏文帝曹丕病重,诏令司马懿与曹真、陈群等共同辅政。

魏明帝曹叡继位后,司马懿晋爵舞阳侯。

同年八月,孙权进攻江夏并派军攻打襄阳,司马懿率军抵御并击败敌军,因功升任骠骑将军。

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六月,曹叡诏命司马懿屯兵宛城,统率荆州、豫州两地军务。

蜀将孟达投降曹魏后得到厚待,但司马懿认为其言行诡诈不可信任。

孟达暗中与吴、蜀两国联络图谋反叛,诸葛亮厌恶其反复无常,将其谋反之事告知申仪致其败露。

司马懿得知孟达谋反后,写信陈述利害使其犹豫不决。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正月,司马懿率军昼夜兼程,八天赶到新城郡治所上庸城,发起新城之战。

孟达原以为司马懿需上奏魏明帝且书信往返至少一个月,自己有时间加固城池抵御进攻,但司马懿迅速兵临城下,孟达恐惧之下向诸葛亮求援。

吴蜀两国分别派军救援孟达,司马懿分兵阻击,亲率大军包围上庸城并发起进攻,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等人开城投降,司马懿入城诛杀孟达,俘获士兵万余人。

他还将长期驻守魏兴郡、专权独断甚至私刻印章假传诏命的申仪逮捕送往京城治罪。

太和四年(公元230年),司马懿升任大将军,加授大都督头衔,假黄钺,与大司马曹真一起率军讨伐蜀国,攻占蜀国新丰县,但因天降大雨被迫班师。

次年,诸葛亮攻打魏国天水郡并围困祁山,魏明帝诏令司马懿统率大军西进驻守长安,指挥抵御蜀军。

张合建议分兵驻守后方,司马懿则率大军抵达前线,他判断诸葛亮会抢收上邽小麦并提前巩固营地,于是紧急行军赶到上邽,诸葛亮果然退走。

司马懿进军汉阳与诸葛亮军队遭遇,列阵迎敌并派小股部队袭扰,诸葛亮败退,魏军追击到祁山。

曹叡派遣使者犒赏司马懿军队并增加其封邑。

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屡次出兵缺粮,此后会积蓄粮食,三年后才会出兵,于是上奏曹叡,将冀州百姓迁居到上邽种田,恢复京兆、天水、南安三地的冶炼产业。

青龙元年(公元233年),司马懿主持开凿成国渠,修成临晋陂,灌溉良田数千顷,使国用充足。

青龙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军十万进攻斜谷,在郿县境内渭水南面平原修筑营寨,曹叡担心,派遣征蜀护军秦朗率二万步兵骑兵驰援,统归司马懿指挥。

司马懿统率大军抵御蜀军入侵。

诸将认为大军应驻扎在渭水北岸,司马懿则认为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

最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蜀军撤退。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曹叡去世,少帝曹芳继位,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受命辅政,先后升任大司马、太傅。

司马懿与曹爽争权,在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发动高平陵政变,不久诛杀曹爽及其党羽,升任相国,受封安平郡公,此后独揽朝政。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四月,司马懿率军平定王凌之乱,诛杀楚王曹彪,又囚禁曹魏宗室诸王。

同年八月,司马懿去世。

司马懿历事曹魏四朝,功勋卓着,他率军平定孟达之乱、击退诸葛亮北伐、打退吴国入侵,还平定了辽东公孙渊叛乱,稳定了曹魏政权。

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称其陵墓为高原陵。

【后世评价】:

违背洛水之誓: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曾以洛水发誓会善待曹爽,但曹爽交出兵权后不久,司马懿便以谋反罪将其屠灭三族,拉低当时的道德水准

《称号》:

狼顾之鬼,宣皇帝

《功绩》:

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远征平定辽东,在百日之内消灭公孙渊等。

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过错》:

- 高平陵之变后,诛杀曹爽及其党羽,独揽朝政,被认为有篡权之嫌。

- 违背洛水之誓,出尔反尔,屠杀曹爽三族,其行为受到后世诟病。

-其次子派人,当街弑君。

公元260年6月2日,不甘心受到司马昭控制、不愿曹家江山被司马家夺走的曹髦,亲自拔剑登上战车,带着宫中的侍卫官兵和仆人冲出宫外,准备诛杀司马昭。

在皇宫门口,曹髦碰上了司马昭的弟弟司马伷及其部众,司马伷的士兵不敢上前,被曹髦的侍卫呵斥后四处逃散。

之后中护军贾充带人冲了上来,与曹髦打在一起,贾充手下的士兵因不敢杀皇帝而四处躲避。

贾充将要落败时,太子舍人成济在其授意下,抽出长矛将曹髦刺杀于车下,实际上是司马昭。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