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见李恪那副样子,又听了王方翼的话,除了长孙涣外,其余的人都无语了。

这百济是真不怕死啊,还敢挑起和新罗的战事,难道忘了当年和陛下签订的条约?

长孙涣看着眼前烤鸡的火候,他弓马水平很差,篝火上的野鸡都是死皮赖脸从李恪那抢过来的,听了王方翼的话开口道:“仲翔,你说对了。”

“百济和新罗到底是什么状况?”上官仪问道。

“新罗善德王金德曼四个月前突然病逝,因为无嗣,新罗王位由其妹金胜曼接任。金胜曼对我大唐极其亲善,不仅在国内大肆推行唐言唐礼,而且新罗也通行大唐年号。不过,此举引起了不少新罗贵族反对,因此新罗国内不少地方爆发了叛乱。

这个时候,百济王扶余隆突然说新罗无故攻打百济城池,兴兵进犯新罗。根据鸿胪寺送回来的消息,新罗现在已经丢了十八城了。”

“新罗军队的战斗力这么差劲吗?”尉迟宝林嘟囔道。

“新罗军队战斗力其实还行,就是内奸太多了。”长孙涣道。

“萧常之那边有什么奏折或公文回来没有?”上官仪问道。

“鸿胪寺比安东大都督府的消息要快上不少,按照正规流程,四天后萧大都督的公文或奏折才能到洛阳。”长孙涣答道,“毕竟,这是大唐藩属国之间的战争,没到要动用快马传驿的地步。”

“陛下,要出兵吗?”薛礼问道。

“兵是肯定要出的。”李恪很是遗憾,“新罗太恭顺了也不是太好啊,朕没办法一口将百济和新罗一齐吞下,很是不甘啊。”

一众的大臣脸皮都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好吧,大伙心里想的是灭百济还是教训百济,陛下,您想的却是能不能将新罗和百济一齐给吞了。

贞兴七年看看就要到年底了,别看今年似乎只搞各种大小工程,没有什么大战的消息。但那只是表面的,在瀚海大都督任职的契苾何力,可是兴兵灭了漠北不少不安分的部落了。因为灭的太多,契苾何力都不知道那些部落都是属于谁谁谁的了。

算了,反正不是心向大唐的,灭了也就灭了。

除此之外,海军都跑到天竺人大食人附近的海域,将天竺大食的海军全送进海里喂了王八。大唐海军霸气的表示,天竺和大食你们不需要保留海军了,这里的商队护航,全都交给大唐海军负责了。

放心,大唐海军保证让这里,一艘海盗的船都看不见。

可以说,大唐内地一片风平浪静,但是外面……

陛下真是妥妥的笑面虎,吃人不吐骨头的那种。

还有,王方翼为什么这时候从川南回来,真当是闲着没事干回来的。

十有八九没猜错的话,川南那地方要有大动作了,要么动那些藏在山旮旯里的,要么就是要对云南动手了。

毕竟,云南一堆的羁縻州,陛下心里可是老不痛快了。

上官仪可是清楚,李恪一直念叨着,什么时候可以在云南真正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

是大规模进军云南,那些土司要么变成唐人,要么变成死人吧。说真的,如果不是川南和贵州两地开发不行,李恪哪里忍着让王方翼搞什么川南建设兵团,恐怕是直接大军压境了。

除此以外,李恪还在辽东辽西动作频频,老是喜欢出幺蛾子的靺鞨人除了少数几个老实的,其余的都不见了。心向大唐的契丹人纷纷进入辽东辽西,和高句丽人打散了杂居。除此之外,还从河北山东两地也大量移民进入了辽西辽东。

当然,辽东辽西也没什么契丹人高句丽人靺鞨人的了,因为只要是有户籍的,全都是唐人。上面的红彤彤的官府大印盖着,要是有人敢骂你是胡人,放心拎刀子砍回去。

其中,对契丹人的拉拢是重中之重。

那么,李恪是怎么拉拢契丹的人的呢?

除了编户齐民一体认同外,就是历史了。

找谁呢?

一个是夏,一个是汉。

前世李恪上网,是看到这么个消息的:成吉思汗身上都有刘邦的血统。

真不真不知道,但这给李恪来了灵感。

李恪派人直接去找《史记》、《汉书》、《后汉书》还有里能找到的一切和刘汉宗室有关的记载。而且太史公司马迁都说了:匈奴,夏后之苗裔也,曰淳维,而匈奴又和汉朝有脱不开的姻亲关系。

更何况,还有刘渊做前例。

所以,最后李恪给契丹的定义是,诸夏北迁之后裔,有汉人之血缘。为此,李恪在给契丹人赐姓时,毫不犹豫将汉朝功臣的姓氏都给赐了过去。

结果是,契丹人是真的死心塌地,靺鞨人和高句丽人几次作乱,只要是和契丹人相邻的,朝廷的地方进军都没出动,契丹人组成的卫军就将他们给灭了。

而且,契丹人对于读书的热情很高。

北都国子监的考试,契丹人的报名热情极高。

李恪都觉得,哪还需要什么几代人,恐怕在自己手里,契丹人就会变成真正的唐人了,都不需要交到儿孙手里了。

现在辽东和辽西的开发,契丹人是主力,反正再冒出什么喊复国的高句丽人,都不用朝廷去操心了。

至于安东省的高句丽人,李恪将那里的贵族以及他们的附庸可以说清洗的很彻底,以至于人口都减少了四成。安东省的人口组成,除了高句丽以前的奴隶和佃农外,其余都是李恪从大唐、百济、新罗、武藏、东瀛买过去的奴隶。

因为李恪是他们的解放者,所以忠诚度极高。

“安东大都督府的兵马,可能不太够用。”薛礼开口道,“如果只是平百济,两万人足矣。可如果是要灭百济,非五万大军不可!灭百济且要控其地,则需要十万大军!”

李恪看向王方翼和裴行俭,毕竟他们两也都是在安东待过的。

王方翼和裴行俭对视了一眼,王方翼开口道:“仁贵说得在理!”

“朕明白了,看来得好好想想。”

听了李恪这话,果然,半岛那还有得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