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这里咱人生地不熟的,你还是别打捡柴的主意了。”
林小满出来打水,正好听到林大江说的话。
县城外的山,或许和上林村不一样。
上林村后面的山是无主的,世世代代的村民都在山上打猎、砍柴。
可嘉林县这一带就不好说了。
在有主的山上捡柴,那便是偷,要被抓的。
林小满继续劝,“那些山,或许是有主的,万一被抓了,那就麻烦了。一捆柴两文钱,咱省省能用一日。”
林庄问:“山还有主啊?”
林大江点头,“有些山的确有主,顾老爷在临安城就有好几座山头。只不过顾老爷心善,只要不大动干戈砍树,允周围的村民捡柴、挖菜。”
“那抓到会坐牢不?”林庄问。
林大江说:“坐牢倒是不会,不过被送官,少不了挨一顿板子赔点银子。”
林庄吓了一跳,官府的板子哪能随便挨,听说十板子下去半条命都保不住。
“算了算了,大江兄,惊蛰、耀光考试在即,咱还是别节外生枝了。小满说两文钱一捆,咱少吃点,用来买柴。”
“爹,我方才见后面这间铺子好些桌子还能用,只不过桌脚松了,你和庄书不是会点木工活么,这两日便把这些桌椅补一补吧,说不定以后咱还能排上用处。”
林小满去看过了,桌椅还能用,就是锅碗瓢盆都空清了,以后要开铺子,那些都要置办。
原本她想找找里面有没有用剩的炭炉和锅,要是有,打算做一锅大米饭。
可惜,原来的租户把能带的都带走了。
“爹,另一口锅也是坏的,只有一口锅,不好烧饭,今晚便做饼子吧。”林小满颇为惋惜,“不然一口红烧肉一口白米饭,滋味才好。”
林大江想到红烧肉浓郁的汤汁伴着米饭的滋味,瞬间怀念起来。
可惜现在去集市来不及了,今日吃不到了。
林大江道:“小满,明日我去铁匠铺看里面那口锅能不能补,顺便把上次那口破掉的锅一起带去。”
“爹,碗筷还是要买一些,上回买的不够。”
“行。”
原本在院墙边拔草的林谷雨和林立冬闻着香味跑进灶房。
林谷雨深吸一口气,“阿姐,你做了红烧肉啊。”
“是的,今日人多,我做了一大锅呢。阿姐还炖了筒骨汤,等会给你和立冬吃肉。”
味道实在太香,谷雨和立冬赖在灶房不肯出门。
三月底的天气不冷不热,坐在灶房里暖洋洋的,两个小豆丁坐下便不肯走了。
林小满让谷雨看着火,她开始和面。
晚上做酸豆角肉丁烙饼,再做一锅麻辣香锅便完事了。
因为人多,林小满和了两团面,和好的面放在盆里,盖上纱布。
她又开始切肉沫,把酸豆角洗了也切成小丁。
又切了点葱花和蒜末备用,等筒骨炖好,就能烙饼了。
饼子烙好,再炒一大锅麻辣香锅。
又香又辣的麻辣香锅,正好有爽口的酸豆角烙饼解辣,再吃上一口软绵鲜美的红烧肉,喝一口肉香浓郁的筒骨汤,滋味也是极好的。
半个时辰后,筒骨差不多好了。
筒骨盛出来,盛了满满一大碗。
林小满锅都没洗,舀了两勺猪油,加入蒜末翻炒炒香,便把酸豆角沫加进去一起翻炒。
酸豆角吸油,只有吸够了油才好吃,要不然就是齁咸齁咸的,吃着寡味。
等酸豆角炒制好,林小满便开始准备饼子。
和好的面团抓出一小团,用擀面棒摊平,放入炒好的酸豆角沫,加上一大勺肉沫。加一把葱花,做成一张薄薄的饼。
锅里烧热,刷上一层猪油,把薄饼摊在上面。
林小满让谷雨看着火,别太旺,也别灭了。
等第一个饼熟的功夫,她又开始摊饼。
中途将锅里的饼子翻了个面继续烙。
等林惊蛰带着谢辞安、顾长生他们过来,林小满的烙饼已经快做完了。
顾长生小厮平安身后还跟着四五个汉子。
人手一碗菜端进来。
顾长生笑着解释,“我不知道义父今日过来,原本让厨娘备了菜,索性就搬来一起吃了。”
林大江忙把圆桌搬到堂屋,用抹布擦了下,让他们把菜放下,“小满做了十多张大饼,这么多菜,怕是吃不完。”
顾长生摇头,“没事,大家敞开肚子吃。”
面饼烙完,林小满见菜太多,便把准备好的麻辣香锅的菜烧了一半,剩下的明日还能吃一顿。
麻辣香锅是懒人美食,其实就是一锅大杂烩,但加上调配好的酱料和辣椒,偶尔吃一顿特别开胃。
林小满提前把土豆和豆角焯水。
小酥肉和肉丸子本来就是熟的,酸萝卜生的就能吃。
锅热几勺猪油下锅,等猪油冒热气,加入生姜大蒜炒香后,加入辣椒等提前备好的香料,还没下菜,已经冒出辣香味。
等菜下锅,不断翻炒,让酱料充分包裹住菜,没多久,麻辣香锅便出锅了。
几个少年帮着把筒骨、红烧肉等端出去,圆桌上瞬间满了。
林小满烙了十几个大饼,一人一个还绰绰有余。
林耀文、林耀光傻眼了。
别说他们两个,就是比他们大一辈的林庄,眼睛都瞪直了。
除夕夜家里的年夜饭也没这么丰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