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太子殿下,本官不是男宠 > 第177章 积废未苏,连遭荒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7章 积废未苏,连遭荒旱

回京之后,太子突然不再沉默寡言,摆脱了之前那种看似不作为的状态,积极踊跃地表达观点。

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一开始,当看到太子这般活跃时,眼中明显闪过一丝不满。那是一种权力受到潜在威胁的本能反应。

然而,严孤山对此早有准备。

严孤山恭敬地向皇帝行了一礼,然后不慌不忙地说道:“父皇,京城各处,百废待兴。商业凋敝,集市不再繁华,许多店铺关门,百姓失去了生计。治安更是一塌糊涂,盗匪趁乱而起,肆意抢掠,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儿臣认为必须采取一些手段,才能让京城尽快恢复生机。”

严孤山目光坚定地看向皇帝:“父皇,儿臣愚见,认为征税的前提是让百姓有活干,而且干了能赚到钱,儿臣折子上的一些拙见都是为了朝廷着想,为了父皇的江山社稷能够长治久安。”

皇帝仔细听着太子的话,他一边听,一边翻阅着太子呈上来的折子。折子上详细地记录了京城的现状、问题分析以及所举荐新人的情况和能力。

皇帝不得不承认,太子说得有理有据,每一个建议都是从朝廷的利益出发,桩桩件件都是为了自己着想。

他心中暗自思忖,自己今年确实感觉精力大不如前,身体仿佛在不断地提醒自己已经年老了。

后宫之中,那些曾经娇艳如花的嫔妃们,如今都已容颜老去,看着她们,再也找不回曾经的兴致。

就连面对那些年少的娈童,自己也有些力不从心了,曾经的那种活力和欲望似乎在渐渐消逝。

想到这里,皇帝微微叹了口气,对太子说道:“皇儿所言,甚合朕意,此事就依你吧。”

太子严孤山心中一松,再次恭敬地行礼:“多谢父皇信任,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皇所托。” 朝堂上的大臣们看着这一幕,各自心中都在盘算着。

当下大齐,因南疆战争和宫变的双重打击,整个国家都陷入了困境,国穷家穷,百姓苦不堪言。农业更是遭受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大量劳动力的丧失让无数农田荒芜,粮食产量锐减。

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年从从开年就像是犯了老天爷的黄历。

积废未苏,连遭荒旱。

西城遭遇大旱,这无疑是给本就贫瘠的西城雪上加霜。

严孤山心急如焚,就在一月前他曾来过西城,那时旱情虽已初现端倪,但远不如此时严重。

如今,他再次迅速请旨行动,从工部精心挑选出几位在地理、水利和农事方面经验丰富的官员,组成一支干练的小队,马不停蹄地朝西城疾驰而去。

一到西城,眼前的惨状让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土地干裂得愈发厉害,裂痕如狰狞的蛛网般蔓延,比一月前更甚,仿佛大地被无情地撕裂。

庄稼大片枯黄,原本还残存的一丝生机早已消逝,在烈日下如同脆弱的枯草,风一吹便沙沙作响。

百姓们的状况更是凄惨,一个个面黄肌瘦、眼神空洞,愁苦之色溢于言表,那是对干旱和饥饿的深深恐惧。

严孤山立刻带着官员们展开全面且深入的调研。这时,他看到一位形如枯槁、骨瘦如柴的老农瘫坐在已经完全干涸的田边,口中发出微弱的唉声叹气声。严孤山急忙快步上前,蹲下身子,轻声问道:“老伯,以前可曾有过像现在这样的旱情?”

老农缓缓抬起头,那浑浊的双眼满是沧桑与绝望,他费力地说道:“公子啊,老汉从未见过这样的大旱。一月前虽也干旱,但还能勉强从井里打出点水来救救庄稼,现在你看,井都枯了啊,这庄稼是彻底没救了,我们也没活路了。”

严孤山眉头紧锁,站起身来,转身对工部官员们神情凝重地说道:“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糟糕,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到水源。

我们分成三路,一路去详细查看周边河流的干涸程度和有无隐藏水源的可能,一路去检查湖泊的存水情况,另一路集中精力探测地下水位,务必争分夺秒找出水源。”

官员们领命后迅速奔赴各自的任务。不多时,负责查看地下水位的官员满脸尘土却难掩焦急地跑回来向严孤山禀报:“殿下,这次大旱致使地下水位下降的程度远超预期,普通的浅井已经完全干涸,根本取不到水了。不过,我们在城西方向不远处发现了有地下暗河的迹象,但情况不太乐观,挖掘难度可能很大。”

严孤山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毫不犹豫地说道:“不管有多大困难,这是目前唯一的希望。你立刻组织人手,准备好充足的工具和物资,马上开始挖掘深井,尝试引出暗河水。同时,再选派一些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人到其他方向继续寻找水源,多一个可能性,百姓就多一份生机。”

这些日子以来,严孤山就像一根紧绷到极致的弦,整个人都被救灾之事折腾得疲惫不堪,甚至面容都开始变得有些脱相了。

白日里,他的身影穿梭在干裂的田间地头,炽热的阳光无情地炙烤着大地,也炙烤着他。他亲自查看土地的干裂程度,与老农交谈了解庄稼受灾的详细情况,和工部官员一起研究水利设施的修复方案,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在满是尘土的身上留下一道道痕迹。

而到了夜晚,当夜幕笼罩西城,万籁俱寂之时,严孤山仍未停下忙碌的脚步。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居所,在昏黄的灯光下,如饥似渴地翻阅着前朝留下的救旱灾的方案典籍。

那些古老的书卷在他手中被一页页翻过,他时而眉头紧锁,时而若有所思,似乎想要从这些历史的经验中找到能拯救西城的良方。

遇到晦涩难懂的部分,他便虚心地向随行的工部官员请教,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用的细节。

西城的灾情严重,灾民数量众多,这使得救援行动困难重重。许多灾民在饥饿与绝望的驱使下,情绪失控,对于官府的调令完全置之不理。

即便严孤山搬出律法,试图维持秩序,可灾民们眼中只有对生存的渴望和对未知的恐惧,律法在此时竟也显得如此无力。

郑鹤在一旁默默地看着严孤山,眼中满是担忧。

他深知太子身上还有旧伤尚未痊愈,如今这样高强度的救灾行动,无疑是在透支他的身体。

郑鹤看着在烛光下依旧忙碌的严孤山,终于忍不住试探着开口道:“殿下,如今灾民众多,又难以调令,他们对鬼神之说深信不疑。在这大灾之时,百姓们在绝望中往往更愿意将希望寄托于神灵。

殿下,不如由我配合你做一场法事,以此来恐吓他们,让他们听从朝廷的安排。这样一来,殿下在管理他们的时候也能轻松一些。”

严孤山听闻,停下手中的动作,揉着发痛的眉心,缓缓地摇了摇头:“不可,小鹤。若我们这样做,一旦他们知晓我有这样的‘能力’,必定会希望我直接求雨来解决旱灾。可求雨岂是人力所能为?到那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即便你真有办法求来雨水,这也是逆天命之举……肯定会有弊端或者反噬。

不管是反噬到你还是大齐,我都不忍心。

最重要的是,若是百姓只信鬼神,不信朝廷,日后如何治理国家?”

郑鹤听了,明白严孤山的用意,默默地点了点头,不再言语。

长时间的劳累如同汹涌的潮水般向他席卷而来,他的眼皮越来越重,尽管他努力地想要保持清醒,但困意还是不可抑制地将他笼罩。

终于,他的头一点一点地打起了瞌睡,手中还握着书卷,整个人在桌案前摇摇欲坠。

一直在旁默默陪伴的郑鹤看到这一幕,轻轻地走了过去。

他知道太子这些天实在是太累了,不忍心打扰他这难得的片刻休息。于是,郑鹤小心翼翼地将桌上的灯烛吹灭,房间里顿时陷入了一片昏暗。

黑暗中,严孤山迷迷糊糊地感觉到了周围的变化,他从浅睡中惊醒过来。在那恍惚的瞬间,他的目光落在了郑鹤身上。

不知是因为刚从睡梦中醒来,还是因为昏暗光线造成的视觉错觉,他竟觉得眼前的郑鹤在这昏暗处有些异样,那身影仿佛透着一种透明感,就好像随时会消失一般。

这突如其来的景象让严孤山的心脏猛地一缩,瞬间被恐惧填满,他的困意也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严孤山慌乱地摸索着身边的火折子,手都有些颤抖。好不容易点燃了灯烛,昏黄的光芒重新照亮了房间。郑鹤一脸疑惑地看着他,问道:“殿下,怎么了?为何如此惊慌?”

严孤山大口喘着气,眼睛紧紧地盯着郑鹤,过了好一会儿,才发现灯下的郑鹤并无异样,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试图缓解这紧张的气氛,打趣道:“小鹤啊,刚才可真是吓我一跳。我还以为你把自己累得都快透明了呢,差点以为你要消失了。”

郑鹤无奈地叹了口气,眼中满是心疼:“殿下,你才是最辛劳的。你现在需要好好休息,这样熬夜,对身体的损伤太大了。” 说着,郑鹤便轻轻地扶着严孤山往床边走去。

严孤山也没有再推辞,他知道自己现在的状态确实糟糕,需要恢复精力才能继续救灾。不一会儿,便沉沉睡去。

————

工部积极部署寻找水源事宜的同时,严孤山找到了西城太守询问粮食储备情况:“太守大人,城中的存粮还能维持多久?百姓们现在是不是已经陷入了极度的粮食危机?和一月前相比,情况恶化到什么程度了?”

西城太守皱着眉头,有些不满地看了严孤山一眼,缓缓说道:“殿下,存粮情况不容乐观啊。比一月前少了许多,照现在这个消耗速度,顶多也就只能再维持一个半月了。

而且,大旱之下周边地区的粮价已经涨到了离谱的程度,百姓们根本买不起粮食,现在城中已经开始出现饿殍了。

不过,殿下,这些情况下官一直都在关注和处理,殿下突然前来,也不与下官商议,就下达各种指令,这恐怕……”

严孤山看出了太守的不满,他神色严肃地说道:“太守大人,本宫理解您的担忧,但此次旱情严重,刻不容缓。每耽误一刻,就会有更多的百姓失去生命。本宫并非是要越俎代庖,只是希望能尽快解决问题。还请大人以大局为重,与本宫齐心协力。”

西城太守还欲再说些什么,就在这时,一名官员匆忙赶来禀报,说是城中多处地方百姓因为争抢水源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现场一片混乱,哭喊声、叫骂声交织在一起,情况十分危急。严孤山二话不说,立刻朝着事发地点奔去,西城太守见状,也急忙跟上。

一到现场,只见百姓们相互推搡、拉扯,每个人的眼神中都充满了愤怒和绝望。严孤山毫不犹豫地冲进人群,大声喊道:“各位乡亲,大家冷静一下!我是东宫太子,本宫在此向大家保证,朝廷一定会帮助大家度过这个难关。我们正在全力以赴地寻找水源,大家不要争抢,这样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大家都是大齐的子民,朝廷不会放弃大家每一个。”

百姓们听到太子的声音,渐渐停止了冲突,他们看着严孤山,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西城太守在一旁目睹了这一切,心中不禁微微一动,对太子的看法有了一丝改变。

随后,严孤山又与工部官员和西城太守一同前往查看水利设施。

只见原本用于灌溉农田的渠道已经完全干涸,渠道的墙壁上布满了裂缝,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大面积的坍塌,比一月前损坏得更加严重。

严孤山头戴草帽站在田埂,拍打着满手灰土对太守和官员们说道:“太守大人,这些水利设施是我们西城农业的命脉,如今损坏成这样,必须尽快修复,详细方案这位沈员外郎手中大家如觉得有不妥及时商议修改。

等我们找到水源后,一定要确保水能够顺利地输送到每一块农田。

此外,我们还要在城中合适的地方修建一些小型的蓄水设施,以便收集雨水,在关键时刻可以解燃眉之急。”

西城太守原本对太子不听调度有些不满,认为太子只是来做做样子,可如今亲眼目睹了太子的行动,看到他雷厉风行地处理各种问题,也开始尽心尽力地调派人手配合太子救灾。

在全力寻找水源的同时,严孤山找到西城太守和当地官员询问粮食情况:“太守大人,城中存粮现在还能维持多久?百姓的粮食供应比之前是不是更加困难了?”

西城太守满脸愁容地回答:“殿下,城中存粮比一月前又少了许多,照这样下去,最多只能支撑一个半月了。而且大旱让周边地区的粮价疯涨,很多百姓已经买不起粮食,饿殍开始出现了,这比之前严重太多了。”

严孤山眉头皱得更紧,沉思片刻后决然说道:“太守大人,事不宜迟,我们必须马上打开官仓,在城中各处增设粥棚,全力救济灾民,先保障百姓的基本生存。

同时,要立刻派得力之人去严厉打击那些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的奸商,稳定周边粮价,绝不能让粮食问题继续恶化。”

西城太守立刻回应:“殿下所言极是,下官这就去安排人手落实,一定尽快稳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