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新官路商途 > 第七百三十章 收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世间没有什么不透风的墙,进入七月份,星视找爱立信洽谈收购其在中国的手机制造业务(手机合资公司股份)的消息,就悄然流传开来。

星视与爱立信都竭力否认,别人也没有办法将这事当真;就算真在进行相关谈判,也充满很多变数,没有几个人觉得这事能做成。

普通投资者跟媒体,虽然很难接触到最新的全球行业数据,但爱立信去年(1998年)在全球市场足足卖掉近三千万台手机,却又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谁都很难想象出身北欧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爱立信,会是那样的保守顽固,竟然都无意将一个年营收入达上百亿欧元的业务视为核心,还有将相关资产出售的可能。

当然也有一些人认识到,不少欧美跨国企业更认同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理论,并付之实践。

爱立信即便不可能立即出售全部的手机业务,但将价值链最末端的组装生产优化出去,并非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

更何况郑家对爱立信的影响力,真正的专业人士还是能够看得见的。

爱立信与朱鹮电子的手机合资公司,主要涉及中低端手机的组装生产,对爱立信而言,更加无关紧要了。

不过,这一业务能为星视所收购,与星视通讯电子的合并,对星视却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这主要也是国内外对中国的期待值普遍较低,甚至这个年代大多数人,都认为印度的发展前景,远比中国璀璨辉煌得多——因为印度比中国更“民主”。

很多人相信,星视通讯电子接手爱立信在中国的手机制造业务,哪怕仅限中低端机型的组装生产,除了能继续为爱立信提供手机代工服务,获得稳定的代工利润外,还将在爱立信的紧密支持下,在中低端手机开发方面,将取得其他国内电子厂商无以相比的优势。

星视以及星视通讯电子内部,对这事也充满遐想跟期待。

朱鹮电子主要的干部职工,不要说出售手机合资公司的股份了,甚至还希望与真正的通讯巨头爱立信保持合作。

苏安建最初也是表示反对。

恰如冯薇玲所料,星视绕开朱鹮电子,直接找爱立信谈判,主导权就跟朱鹮电子无关了。

手机合资公司,不仅最初的技术来源于爱立信,主要生产订单来自爱立信,爱立信还占有55%的股份。

经过为期两个月的谈判,星视最终出资三十亿港元,从爱立信、朱鹮电子收购手机合资公司全部股权。

朱鹮电子除了出售手机合资公司45%的股份,获得十三点五亿港元的收购款外,还将与摩托罗拉合作的便携式计算机合资公司50%的股份,作价两亿港元出售给星视。

摩托罗拉旗下虽然也有移动通讯系统设备业务,但主要是做美洲市场,与在欧洲移动通讯市场占有很大份额的郑家,没有什么牵涉。

此时的摩托罗拉也如日中天,刚野心勃勃的推出“铱星”全球卫星移动通讯系统,哪怕旗下的便携式计算机业务做得跟狗屎一样,也无意将便携式计算机合资公司剩下的股份出售给星视。

星视将此次收购的相应资产,都置入星视通讯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持股大比例提高到90%,朱鹮电子的持股下降到8%,而鸿臣的持股则被压缩到毫无存在感的2%。

星视通讯电子进入八月后,也正式推出三款手机,很快得到市场正面的反馈,当月销量突破三万台。

这对一家初创手机公司而言,无论是产品技术,还是市场营销团队的组建,都可能说极其亮眼的成绩了。

迄今为止,已经推出产品的国产手机厂商总计为八家,月销量突破三万台的,仅有星视通讯电子的朱鹮手机一家,而且是上市当月就突破的。

自有产品取得开门红,承接爱立信的代工业务每年更是预计能带来六七亿的净利润,与摩托罗拉的电脑合资公司,也开始承接宏亚电脑的笔记本代工业务。

这对借壳上市后一直缺乏实质性业务的星视来说,总算有了一块赖以立身的核心业务了。

哪怕这一块业务,将来有可能产生的现金流,还是远未必能支撑星视在九月份过后进一步狂飚到两千亿港元的恐怖市值。

这时候全球科技股都一片沸腾。

狙击泰铢、港元诱发亚洲金融风暴,而为国人熟知的索罗斯,九八年底就发表声明,声称纳斯达克股市泡沫严重,早已经陷入非理性繁荣阶段,旗下老虎基金着手在纳斯达克布局做空。

索罗斯的投资经验,对经济市场形势的判断,不可谓不老到,然而不管是谁,踩错了节奏,都难逃死无葬身之地。

向来无往不胜的索罗斯,这一次遭遇了人生当中“第二致命”的滑铁卢。

老虎基金从去年底做空科技股,到今年第四季度前夕,累计亏损已经高达二十亿美元,导致大量的投资人弃老虎基金而去。

面对纳斯达**势不衰的增涨,为了挽留投资人,索罗斯不得不“改弦更张”,承认看衰纳斯达克是他所犯严重错误,决定从第四季度起,老虎基金转空做多。

这一世的老虎基金会死多惨,萧良也无意去预测。

在一片狂热的喊涨声中,亚马逊市值也终于飚升到萧良的预期值,达到两年前谁都不敢想象的五百亿美元高峰。

历史发生很大的偏转,虽然这一世的亚马逊市值还有可能继续创造新高,但天盈科技还是严格按照萧良制定的部署,从九月底开始有条不紊的减持。

鸿臣、盈投此时也照既定的计划,在进入第四季度之后就率先从星视撤出,兑现盈利。

萧良此时优先清仓其他科技股资产。

虽然之前已经累积减持逾十五亿港元,但截止十月底,除星视之外的科技股资产,因为持续一年半之久的行情大爆发,账面犹有逾四十亿港元的超高市值。

当然,两年来为了支撑星源时代的产能扩张,不断从日本进口生产设备及原材料,香港子公司拖欠各家外资银行的日元贷款,已经累计高达十亿美元。

萧良也是债台高筑。

这次将除星视之外的科技股资产清仓,也只能归还一半的日元贷款。

不过,日元汇率已经在低谷徘徊了近一年之久,不大可能进一步下探,年后很可能会较大幅度的回升,现在也是到了归还这些贷款的时刻了——再不归还,汇率大幅回升,他就要吃亏了。

进入十一月底,也是萧良对星视额外承诺的锁定期满之时,先期减持掉0.6%的股份,将对星视的持股减到5%以下,同时将日元贷款债务缩减到三亿美元。

此时天盈科技对亚马逊的持股也完成清仓,总计套现逾十三亿美元的超额现金。

虽说九九年底全球科技股继续风生水起,但像亚马逊这样的股票出现这么大规模的净减持,对股价的进一步疯狂上涨,还是有很明显的抑制。

星视差不多也是这个状况。

两个月时间承受鸿臣、盈投以及蜗巢新技术总计逾五十亿港元的净减持,星视的股价也没能进一步上涨。

元旦前后传出添美网、趋势网年底即将双双赴美开启登陆纳斯达克的旅程,才进一步刺激星视的股价上涨。

春节前夕,萧良再次来到香港。

此时除了彻底清偿掉外资银行的贷款债务,还给蜗巢科技一次性注入二十亿港元的发展资金外,萧良在香港的证券资产,也就剩下对星视最后百分之三的持股。

全球科技股似乎还如日中天,谁都看不出有戛然而止的迹象,但鸿臣、盈投、华茂都已经悄然离场。

华茂是前期资金最为充足的,但也相对保守得多。

这跟苏利文、熊玉琼夫妇的性格有关。

华茂与鸿臣、盈投,都差不多从这次盛宴里捞取逾五十亿的暴利。

鸿臣、盈投从科技股行情所攫取的暴利,还要跟其他股东、董事以及广大投资人分享,华茂却是苏利文、熊玉琼夫妇的私人公司。

华茂投资的净资产规模,也从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前夕的八十亿港元,由此提高到一百三十亿港元——这主要也是华茂这两三年来近百亿的投资,还没有到开花结果的时候。

除此之外最大的收获者,就是熊志远了。

天盈科技清仓减持亚马逊,年前除了保留一亿美元的发展资金外,其他股权投资所得都进行了分红。

熊志远持有天盈科技30%的股份,扣除资本利得税后,这次也是净得三亿美元的红利。

许建强、徐亚云夫妇持有天盈科技10%的股份,这次也净得一亿美元的红利。

许建强、徐亚云夫妇年前带着小孩以及双方父母,一起来到香港过春节。

他们没有住酒店,而是在此之前,徐亚云就先来香港出资六千万港元,在将军澳买下一栋临海的别墅,方便老人以后能每年到香港过冬。

钱采芸借工作之余考了托福,春季到美国留学读硕,年前钱采薇陪着她妈先到香港给钱采芸送行。

钱采芸经香港转机离开后,钱采薇跟她妈带着两个小孩先在许建强、徐亚云夫妇的香港新宅里住了几天,然后等萧良跟他哥萧潇陪着他妈,以及萧意、叶晓秀、叶晓华等人赶到香港会合一起过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