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石彤一家三口返回五原。

石老爹提着一包点心去村正家,告之了一声。

村正是他们本家长辈。

语重心长地教育了他一番。

让其好生在家种地,不要再去想开店营生之事了。

石老爹客气地表示接受。

随后。

去县上的铁匠铺买了开荒所需的一应农具。

经营客栈数年,夫妇二人还是挣了些钱的。

比起一般的自耕农家庭,经济上要宽裕些。

“他娘,让彤儿去读书吧。”

“刚刚我在县城看到,朝廷设立了蒙学,乡学,不用交钱,前往报名即可……”

石老爹放下农具,接过石彤娘倒好的水喝了一口。

“彤儿,你想去学堂么?”

“好啊,娘,下山前,刀子叔也说让孩儿读些书呢。”

夫妇二人决定把石彤送去官办学堂。

各地学堂的出现,给了底层孩子一个读书的机会。

放在以前,对于他们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

但凡有点远见的,都把家里的孩子送去学堂。

认为读书能明理,能让一个人更加的睿智。

在乡里。

但凡读了些书的人,都被人们尊为先生。

平时乡亲们要给孩子取名,或是写个条呈、书信什么的。

都会提着东西上门,诚恳地请先生帮忙。

因而。

朝廷此举,又在百姓当中为小皇帝刷了一波声望。

……

上善殿。

“陛下,苏大人来了!”

“宣!”

墨言上前禀报。

“臣苏威参见陛下!”

苏威进殿,上前给小皇帝行礼。

“苏卿来啦,坐下喝茶……”

宇文衍放下手中的铅笔,转至茶台,示意其入座。

“陛下,华夏商行各地驻点商铺已全面铺开,商队也达一百多支……”

苏威谢恩坐下。

给小皇帝汇报商行的发展情况。

作为首个国有性质的商行,华夏商行发展迅速。

特别是河东盐池出产的雪花盐专卖,给商行带来巨大的利润。

雪花细盐和市面上的普通盐定价一样。

两种品质完全不同的盐流向市场,其结果可想而知。

只要是雪花盐出现的地方。

其他的盐立马成了无人问津的乐色货。

盐商们恨得牙痒痒,却又奈何不了国有背景的华夏商行。

只能压低利润,降价出售。

这正是小皇帝所愿意看到的结果。

当把盐价降到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后。

华夏商行停止了价格竞争。

盐价比之前足足低了两成,让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以前。

朝廷没有开征盐税,就是因为羊毛出自羊身上。

收了盐商的税,他们就会提高盐的售价。

最终买单的还是广大百姓。

如今有了雪花盐这个价格屠夫兜底。

就算开征盐税。

盐商也不能把税额转移到百姓头上了。

华夏商行能如此快速地发展起来,小皇帝一点也不奇怪。

“陛下,所谓无商不富,臣算是真正体会到了……”

哪怕苏威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但还是被商行的盈利能力给惊到。

短短半年时间,便给国库带来一百多万贯的收入。

这还是不包括前往西域商队的数据。

如此巨额的财物,使得户部尚书于翼乐不可支。

家有余粮,心中不慌。

作为朝廷的大管家,国库充盈,心中的底气就足。

有了足够的资金,就能扩大铜,铁矿的开采规模。

提高钢铁的产量,打制更多的武器铠甲。

使大周的军事实力更上一层楼。

同时,也可以增加铁器的出口贸易量。

要知道。

当下周边各藩国,以及西域诸国的炼铁水平是相对落后的。

相关技术和铁器都掌控在统治阶级手中。

一般的日常铁器在民间也是稀罕之物。

因而。

大周铸造的铁锅,刀具、农具等铁器,都是极受欢迎之物。

有了高炉炼铁,满足自身军事,民用之外。

完全可以铸造一部分铁器用于出口。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

小皇帝完全不用担心,这些铁器会被铸造成攻打自己的武器。

“哈哈,苏卿,才哪到哪啊,这只是个开始……”

宇文衍一边熟练地泡茶,眉头舒展。

又笑呵呵地问道:

“商税之事进展如何?”

小皇帝给苏威面前的茶杯倒了个七分满。

“谢陛下。”

“商税大体框架已出来了,具体细则还在制定当中……”

苏威双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轻声回答道。

“嗯,此事急不得,要从实际出发,多调查,以求稳定长久。”

商业司招募了大量商贸方面的人才。

熟悉当下商品贸易。

力求制定出适合大周商业环境的商税征收准则。

“是,陛下,臣谨记于心,一定把此事做好。”

苏威心里很清楚。

商税征收就是他面临的第一道考题。

做好了,以后前途一片光明。

要是崩了,说不定仕途就此止步。

因而,他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发挥自身所有才学。

争取把这件大事做到尽善尽美。

君臣二人聊了许久。

苏威沉浸于小皇帝描述的繁华商业前景之中不能自拔。

盖因那样的光景太令人向往了。

“陛下,臣告退!”

苏威感觉自己不能再听下去,连忙起身告辞。

他应该赶快回去做事。

不管是也不是,他真的好想看一看那样的繁华盛景。

小皇帝见状嘿嘿一笑。

论吹牛和画饼,他就还没服过谁。

就连一旁的墨言和梅兰竹菊四侍女听了都眼冒星光。

“陛下,天下真的有千里眼,顺风耳?”

刚刚小皇帝说得起劲。

把后世的电话,电视,汽车,飞机等事物说了出来。

近侍宫女有如听天书一般,心想皇帝真会讲故事。

唯有墨言感觉皇帝不是胡乱说话的人,故而有此一问。

“嘿嘿,这个应该是有的吧……”

宇文衍打了个哈哈糊弄过去。

……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开荒垦田的百姓们,忙碌中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播时节。

由于朝廷大力推行“耕牛计划”。

一部份自耕农已经拥有了自家的耕牛。

春耕时,一头耕牛能抵好几个壮劳力。

作为农业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百姓们看得比自家性命还重。

虽然要好几年才能还完,但仍然对朝廷的这种惠民之举感恩戴德。

另外。

由朝廷推动,各级官府主持兴修的水利项目。

每年都有成果出来。

小型人工围堰。

人工水渠的兴建。

使得灌溉面积一年比一年增多。

农业发展一年一个台阶。

展现出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