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公爷,您怎么也吃这种饭食?”

几人见小皇帝和颜悦色,不像有些贵族公子,一副高高在上的嘴脸,说话也放开了些。

“你们不都说这饭食好么,吾怎就不能吃了?”

“可我听人说,京城的富贵人家,穿的是绫罗绸缎,吃得是山珍海味,连吃饭的碗筷都是金子做……”

其中一个年纪不大的军士如是说道。

“那只是极少数人,吾还吃过那种野菜做的黑色窝头呢,那才叫难吃。”

宇文衍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好转移话题。

虽然皇宫的餐具不是金子做的,但自己平时的膳食对于他们来说确实算得上山珍海味了。

“您还吃过野菜团子?”

“以前,家里粮食不够吃,母亲就只能用野菜来凑……”

几人没想到,眼前的公子哥竟然还吃过野菜团子,不由地对他产生了几分好感。

小皇帝就这么一边吃,一边和几人拉话。

询问了一些守关日常,军士们的福利待遇,以及他们老家的一些情况。

半个时辰后,这才和几人告别。

“陛下,您这吃饱了吗,要不再吃点其他的?”

回到宇文忻的居所,他怕宇文衍吃不惯这样的饭食。

“不用了,虽然没有肉,吃个七八分饱还是没问题。”

“再过上几年,等生猪出栏量上去后,就能给将士们多安排些肉食了。”

小皇帝心心念念想让军士们有肉吃,让天下百姓有肉吃。

“臣替将士们谢陛下体恤!”

宇文忻以前都只是听说,今天总算亲自见识到陛下对将士的态度了。

他马上就想到了武帝。

他领军时也是爱兵如子,与普通士卒在同一个锅里舀食。

“不说这些了,朕观塬上树木砍伐众多,水土流失严重,以后当禁止滥砍滥伐,多多植树造林……”

比起后世来,当下潼关周边的植被还是相当茂盛的。

不过当下的人根本没有生态保护的概念,无度砍伐,再多的树木也会砍光。

“臣遵命!”

宇文忻对于小皇帝的有些用词备感陌生,但还是听懂了其中意思。

随后。

御驾离开关城,继续上路。

从麟趾塬下去,走的是临河岸这边,塬体正中间有一道羊肠沟谷通往塬下。

沟谷近五里长,深三四丈(十余米),宽丈余(三四米),沟深狭窄,光线昏暗,被称为“五里暗门”。

只需少数兵将把守,就能让攻城一方九死一生,有来无回。

也正是因为有了五里暗门的险要地势,使得潼关成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

经过暗门。

下到一处隆起的高台,北临黄河,东接远望沟出口。

历史上,一百多年后的武则天时期。

黄河水位下切,这处高台下面裸露出一道可供通行的河滩。

从此。

进入关中再也不用绕道麟趾塬上的关城。

朝廷便把关城迁到黄河岸边,连同这处高台,以及下面裸露出的河滩和潼水入黄口的位置。

重新打造了潼关的防御体系。

宇文衍勒马立于高台,抬头再看五里暗门,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丈人视要处,

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

万古用一夫。

小皇帝当即想到了杜甫所作《潼关吏》中的诗句。

从高台下到远望沟,再往东走,要通过一条五里长的孤道——黄巷坂。

黄巷坂右边是高耸陡峭的山体,左边是水流湍急的黄河。

不论是西进关中,还是东出河洛,都是必经之道。

是潼关防御体系中的又一个天然屏障。

黄巷坂最东面的金陡关,便是西进潼关城的第一道关卡。

“潼关真乃天下第一关也!”

“陛下所言甚是,有此雄关,定能确保关中万无一失!”

过了金陡关。

宇文衍回望潼关,颇有感触地说道,王鹰也附和了一句。

当下,辽西走廊没有山海关,河西走廊西北也还没有嘉峪关,说其为天下第一关可谓是名副其实。

哪怕是雁门关和剑门关也难以与之争锋。

“话也不能这么说,雄关再险也是死物,总有攻克之法。”

“朕以为,守关如同治国,江山,关城之固,在德而不在险……”

“哈哈,子昌,你看看,还得是陛下啊!”

郧国公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这就是当朝的天子,想法总比一般人要深刻几分。

让他这个见证了大周数十年风风雨雨的臣子老怀甚慰。

“陛下高绝,臣受教了!”

王鹰也笑了,对着小皇帝拱手作揖。

作为小皇帝的忠实粉丝,确实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走喽,驾!”

宇文衍微微一笑,轻拉缰绳,扭头继续上路。

再往东走,官道左边是奔流不息的黄河,右边是崤山,属于秦岭东段的余脉。

沿着河岸一直向东,地势变得平坦了许多。

道路两旁,长满了桃树,绵延数十里。

传说夸父追日,奔跑至此,力竭而亡

临死前扔下手中的桃木杖,化成一片五彩云霞般的桃林。

每年春暖花开时。

粉色的桃花漫山遍野,争奇斗艳,落英缤纷,宛若仙境。

当下正是初冬时节,却是看不到那等美景了。

“陛下,桃林县还真的是实至名归啊,可惜现在不是花开的季节!”

墨言听小皇帝和韦孝宽说着桃林的典故,遗憾没赶上时节。

两日后。

御驾到达函谷关。

此关是黄河水位下切后,曹魏于河岸边修建的关城。

南面的旧关虽然地势险要,乃泥丸之塞,易守难攻,但也只能废弃了。

宇文衍在韦孝宽,王鹰的陪同下,走了一遭旧关,感受这座历经沧桑的千古雄关。

关隘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崤山,北塞黄河

关城建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

六国合纵攻秦,刘邦望关兴叹,楚汉之争……

古之圣贤老子在此着述五千言《道德经》,骑青牛西去,留下不尽的传说。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

千百年金戈铁马,古来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塞,在岁月的长河中显得几分破败。

“修葺下吧,它承载了华夏历史太多的东西……”

一行人离开函谷关,到陕郡治所陕州城落脚。

陕州城坐落在黄河边上,南临陕塬,是一处地理分界点。

西周初年,成王年幼,周公、召公辅政。

两人划塬为治,以西归召公管理,以东归周公管理。

称为陕西,陕东。

这也就是陕西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