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重重。
战鼓声声。
号角长鸣。
十万水军誓师出征。
战船经过两侧山壁如刀劈斧削般的夔门。
通过十余里地势险峻的瞿塘峡。
百余里后。
长江水道再次进入一道幽深峡谷——巫峡。
巫峡长八十里。
峡长谷深,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层峦叠嶂,云腾雾绕。
江流曲折,百转千回。
峡江两岸,青山不断,群峰如屏。
唐朝诗人元稹。
留下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
过了巫峡。
船行数十里后,到达香溪汇入长江的河口。
这里有个很好听的地名——秭归。
此处人杰地灵,风景秀丽,是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
再往东,就进入了西陵峡。
大军航行至峡谷中的狼尾滩。
陈将戚昕率军数千,青龙战船百余艘驻守于此,挡住了去路。
狼尾滩位于长江中间,地势险峭,水流湍急,易守难攻。
元帅府司马李安献策:
“将军,陈军据险而守,必然轻敌,我军若是夜袭,定能打他个措手不及,一举破之!”
杨素深以为然。
为了保险起见,决定水陆配合,三路并进的策略实施夜袭。
令李安率步兵登陆长江南岸,攻击戚昕别栅。
令副将周法尚率兵从北岸攻击。
杨素亲率水军利用夜色掩护,实施正面突破。
是夜。
月隐长河,暗黑无光!
三路人马水陆并进,三箭齐发,突袭狼尾滩江面的陈朝战船。
同时。
一部分军队攻击其南岸的营垒。
陈军被打得猝不及防,顾此失彼。
激战一夜,敌军大败。
主将戚昕狼狈逃走,部属大多被俘。
自古南船北马,北方军士天生不善水战,对于渡江信心不足。
此战打破了陈军水战不败的神话。
伐陈首战告捷!
大周军心大振!
“哈哈,陈军溃败,正如陛下所言,陈朝就是纸老虎,气数已尽……”
杨素旗开得胜,心情大好。
当初被小皇帝启用,于永安三峡苦心经营多年。
如今总算守得云开见明月,建功立业就在当下。
“陛下纸老虎的说法当真新颖,也形象,嘿嘿!”
李安是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唐国公李渊的堂兄。
“将军,这些俘虏怎么处理?”
杨素身后站着一个翩翩少年。
听着二人谈论天子,嘴角扬起一道美妙的弧度。
问话的是19岁的荆王宇文元,已经在杨素帐下做记事近三年。
记事平时就是抄抄写写,草拟奏章,通告之类的文书之职。
战时负责记录战争经过,军队伤亡,杀敌、俘虏、缴获之数等等。
除了杨素,军中无人知道他王爷的身份。
“此次伐陈,陛下严令三军,务必善待南朝百姓和俘虏,不准有趁火抢掠之举,不准毁坏百姓财物……”
“全都放了吧!”
对于此项军令,大家早已知晓,但没想到元帅要把俘虏直接放了。
宇文元也没犹豫,当即走上一处高地。
手持一个简易喇叭筒,对着一众俘虏喊道:
“都听好了,陈叔宝昏庸无道,百姓民不聊生,陈朝气数已尽。”
“今大周天子行天道,举兵伐陈,念尔等均是华夏子民,不忍同胞相残。”
“现给诸位自由,不要再为昏君卖命了,都回家去吧……”
宇文元掷地有声的话语在一众俘虏耳边回荡。
沉寂数息后,现场哗然。
要知道,两国交战,战俘一般都不会有好下场。
就算不被杀,也会沦为最低贱的奴役。
送往工地、矿山从事苦力劳作,直到生命耗尽的最后一刻。
杨素看着眼神中泛着光彩的荆王,不由地暗暗点头。
现场一片嘈杂喧哗后,很快又安静了下来。
但却没有一个人离开。
显然。
大家都不太敢相信站在高处的这个少年所说之言。
“本将乃大周天子麾下,行军元帅杨素!”
“吾皇怜惜同胞,所言句句属实,选择回家的,每人发一贯钱,愿意加入大周军队者亦可,本将一视同仁……”
“当然,若是有人心存异志,那就休怪不念同胞之情,一律格杀勿论!”
杨素接过宇文元手中的喇叭筒,如是说道。
“敢问将军,你们发的钱我等拿回去也使不了,要来何用?”
“就是,陈朝根本就不认北朝的天元通宝!”
人群中有胆大不怕死的,对于周军所说发钱一事不屑一顾。
“我说你们这几个小子是不是傻?”
“陈朝很快就要完蛋了,等南北统一,全天下都得用天元通宝……”
杨素话音刚落,之前说话的几人顿时一愣,好像还真是那么回事。
见周军主帅信誓旦旦,再看大周军队士气高昂,威风凛凛,勇猛不凡,陈朝怕是真的玩完了。
“既然如此,要一贯钱有何用,我祖上就是关中人士,愿加入大周军队!”
“在下也愿为南北统一略尽绵力!”
“吾亦如此……”
“我已离乡五年,还是回家吧,余生为父母尽孝!”
……
公元316年。
西晋灭亡。
北方大量贵族,百姓举族迁往长江以南躲避战乱。
在随后的几十上百年间。
足有近千万人南下,史称“衣冠南渡”。
也正是因为这次人口大迁徙,使得长江以南地区继三国东吴之后,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农业,经济,文化等方面,在东晋、宋、齐、梁、陈五朝统治的两百多年时间里飞速发展。
因而。
当下陈朝的许多百姓,祖籍都是北方,其中以关陇,山西,河南,河北居多。
有人带头后,所有俘虏很快做出选择,有一半多加入了大周军队。
另外三千余人也很感激周军的仁义,领了一贯钱以及一些干粮,各自散去。
回去指不定在家乡父老面前说些大周的好话。
对于收服南朝民心,比之刀兵威慑效果更佳!
四千降军被打散安排到各队,由队正专门负责进行考察,训教。
大军收拾战场,重新登船,继续向东而去。
船行西陵峡口。
这里是陈朝紧守西面敌对势力东出的咽喉门户。
“下令停船!”
杨素立于五牙战舰船首,手持单筒望远镜观察江面的情况。
遂看到先锋战船传回的旗语:
有敌阻江!
原来。
陈军吕仲肃率军屯于岐亭,在西陵峡口北岸凿石,于江面拉了三道铁索。
铁索横江。
阻断大周船队东出西陵峡。
杨素下令战船靠岸。
派出斥候小队登陆南、北两岸,打探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