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县是三省六部官制下,最低一级行政机构。

县以下。

四家为一邻。

五邻为一保。

五保为一里。

五里为一乡。

与里同级的还有坊和村。

一般来说。

城郭之内称坊,城郊称里,城郊之外或山野称村。

每坊、里、村有一百户,每乡有五百户。

坊正、里正、村正,由本地有声望的富户地主,或六品以下勋官担任。

负责查核户口,收授土地,监督农业生产,征敛赋役等。

乡老一般由乡民推举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

利用乡约民俗,管理民间教化,调解民事纠纷。

同时,兼负选贤举能的职责。

他们有可能是告老还乡的官员,解甲归田的军人,或是有学问的读书人。

往往德行高远,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在乡里百姓中有着崇高的威望。

可以说。

乡老就是官府和百姓之间的润滑液和粘合剂。

小皇帝好不容易出一趟京城,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接触一下这些与百姓走得最近的乡老。

腊月二十四。

小年。

二十七位乡老齐聚寿县官衙。

这些花甲,古稀之年的老者听说天子召见,激动得几宿都睡不着觉。

“陛下驾到!”

墨言进殿,环视一众乡老,高声唱报。

宇文衍在韦孝宽,滕王,慕容三藏的陪同下走出后殿。

“乡民叩见陛下,吾皇万岁!”

“诸位父老免礼平身!”

小皇帝面带微笑,示意众人入座。

“朕亲征南下,来到淮南宝地,想听听咱寿县百姓的生活境况。”

“马上就要过年了,朕在此提前给寿县父老乡亲拜个早年……”

宇文衍端起酒杯,说着开场白。

“谢陛下,小民代表乡亲们也给您拜年!”

这些乡老对当朝天子的风评早有耳闻。

但没想到对他们也是如此客气,感动之情溢于言表。

喝完一杯酒。

小皇帝招呼大家开始动筷子。

这些菜肴大多都是光禄寺卿易太仲亲自掌勺烹饪,可以说是正宗的宫廷御宴。

有炒菜,烧烤,还有饺子。

喝的酒是从皇宫带出来的“十八珍”药酒。

宇文衍首先询问了各乡里官办学堂的情况。

了解那些不把孩子送到学堂的原委。

启蒙教学是基础。

读书的孩子越多,基数越大,培育出人才的概率也更高。

第一次县试,应试的孩子只有五十多万。

对于偌大一个国家来说实在少得可怜。

几杯酒下肚。

对于皇帝所问,乡老们开始踊跃发言。

宇文衍耐心倾听,并让墨言把重要事宜记录下来。

后面。

他又问到有关《大周律》的推行和普及,询问百姓对新律的看法。

还有《大周百姓药典》,是否能给百姓带来真正的效用?

以及开荒垦田,减免赋税,沤肥之术,先进农具,养猪之法,无息贷款等国策的落实情况。

“陛下爱民如子,老朽代表乡里百姓向您磕头谢恩!”

“如今乡里百姓家有余粮了,有余粮了啊,陛下……”

一个八旬老者双眼泛红,嘴巴翕动。

颤颤巍巍地起身。

恁是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小皇帝示意墨言上前拉都没拉住。

其他人见状,也起身深深施礼。

“诸位不必如此,身为大周天子,朕顺应天命,亦当为国为民,不可懈怠!”

宇文衍摆了摆了手,客气了一句。

政治统治的真相很残酷。

他希望自己尽量赋予它几许温情,百姓能得到多一些实惠。

淮南地区。

水量充沛,土地肥沃,是水稻的主产区。

在朝廷一系列策令下,田地增加,粮食增产,解决了饿肚子的问题。

但宇文衍很清楚,这种好形势仅局限部分地区。

吃不饱饭的情况肯定还大有人在。

通过乡老的叙述。

不论是律法,药典,还是朝廷的惠民策令,都得到大多数百姓的认可。

就律法来说。

《大周律》废除了大量残酷的刑法,从以前的“慑民”转变成“教民”。

并破天荒地提出了“人权”、“公平”的概念。

乱世用重典,盛世施仁政!

随着天下从分裂走向统一,从战乱趋向和平。

治国方略也得顺应时代发展,不能墨守成规。

最后。

宇文衍又问了成婚年龄和近亲婚配的问题。

“小民斗胆!”

“陛下,亲上加亲真的会断子绝孙?”

有个乡老犹豫良久。

最终还是咬牙问出了心中的问题。

其他人听罢。

全都眼巴巴地望向上首的天子,道听途说肯定不如皇帝金口玉言。

“事实胜于雄辩!”

“相信你们已经关注过身边的例子,三代以内直系血亲婚配的家族,所生后代是不是残缺多病,夭折短寿者居多?”

“长此以往,会是什么结局,诸位定然心如明镜!”

小皇帝话音落下。

一众乡老眼里明显露出骇然之色。

因为通过亲上加亲来实现抱团,或是利益捆绑的姻亲现象,实在太多了。

而且。

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就摆在眼前。

之前,人们还想着这是谣传。

可如今皇帝亲口所说,那还能有假?

对于贵族,富户来说,三妻四妾,就算有一两个是近亲也不怕,不至于真的断子绝孙。

但底层老百姓就不一样了。

一辈子能娶得起媳妇就不错了。

要是近亲婚配生下的孩子有问题,还真的有可能断了香火。

“陛下,那女娃十八岁前婚配可能短寿也是真的?”

这时。

又有人起身问道。

“这个不是绝对的,不过十八岁前生娃对身子确实不好,容易留下隐疾,难产的可能性更大。”

“坊间所传,皇室女子必须年方二九才能婚配一事,属实!”

宇文衍知道,皇室都避及的事情,根本不用去宣传。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

何况这还是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事情。

最先跟风的就是达官贵人。

在他们的带动下,民间也会争相仿效。

这就是人性中“生怕自己会吃亏”的真实体现。

“谢陛下,小老儿明白了!”

老者朝宇文衍作了个长揖,其他人也跟着作揖。

宴席不知不觉持续了一个多时辰。

小皇帝了解了他想知道的信息。

一众乡老也收获满满。

不但得见天颜,品尝了宫廷御宴,还证实了民间流传的婚配之事。

临别。

宇文衍给每人赏赐钱十贯,绢五匹,一斤装“十八珍”酒一瓶。

兴高采烈地谢恩后。

二十七位长者依依不舍,三步一回头。

由衙役将他们护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