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后面赶到的程昱,见到南匈奴已经被收服了,直接就提出了一个建议。

程昱建议道:“大王,既然南匈奴已经被收服了,那么就需要安排人坐镇才是,而这个人最好还是南匈奴人才是!”

“当然也可以安排我们明人协助,不过这权力的划分需要好生分一分,最好是搭配就是一文一武了,文可教育这群南匈奴人,武则可用以制衡!”

张符笑着点了点头,这确实是合理的,一文一武然后再配上一个南匈奴人,这搭配倒是合理的。

不过现在的南匈奴人之中,倒是没有值得信任的人出现。

张符思考一会后开口道:“仲德所言不无道理,不过这南匈奴人该用谁,需要好好的筛选一下才行,明日再议吧!”

张符突然想到他有系统啊,只要系统给力些,召唤出来个异族人不成问题

就目前而言这个武嘛已经有人选了,自然就是斛律光了,斛律光能文能武,在军中可统兵,战场之上可冲锋陷阵,可出谋划策,更可以治理一方。

而且对于南匈奴人天然就有些仇恨在的,所以不可能被腐化,绝对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

张符回到了营帐内后便立刻打开了系统:“系统开始吧,先来一波转盘十连抽!”

现在积分多得很,十连抽也是丝毫不心疼的,更何况现在的转盘之中只剩下少量杂物了,其余的皆是好东西。

【叮,消耗500积分进行十连抽,抽取中......恭喜宿主获得甲级英灵召唤卡两张,乙级英灵召唤卡一张,特殊神兵召唤卡两张,特殊神驹召唤卡三张,木剑一柄,百锻铁剑一柄!】

【现宿主剩余系统积分2100点,国运值2100!】

张符一瞅,倒是没想到这一波系统积分和国运值居然一样了。

“这收服了南匈奴没有获得国运值,看样子需要把北匈奴也解决掉才可以统一获得奖励了!”

张符已经是确定了这一点,北匈奴的地盘比之南匈奴加鲜卑一族都要大,实力也是比他们更强,得好好安排一番才能继续对北匈奴出兵的。

......

“系统开始吧,先将甲级英灵召唤卡给用了!”张符直接就开始进行召唤了,这甲级英灵召唤卡若是植入身份为匈奴族的话,就是最合适的了。

【叮,使用甲级英灵召唤卡进行召唤,召唤中......恭喜宿主召唤出甲级英灵唐朝名将执失思力!

植入身份为:南匈奴左贤王一脉的庶子,因一直不得重用,故而已经投奔到了宿主麾下!】

【叮,扫描完毕!

执失思力

武力:101

统帅:103

智力:97

政治:90

神兵:无

神驹:无】

执失思力(生卒年不详),复姓执失,突厥族,唐朝将领,唐高祖李渊的女婿。

原是东突厥执失部酋长(俟利发)。

武德九年,随从颉利可汗进攻长安,签订渭水之盟。

东突厥灭亡后,归降唐朝,护送隋炀帝萧皇后回国,担任左领军卫将军,协掌宫廷宿卫,迎娶九江公主,拜驸马都尉,封安国公。

奉命招降浑部、斛萨等部落,随军大败吐谷浑、 吐蕃、薛延陀。

永徽四年(653年),卷入房遗爱谋反案,免死 流放巂州。

龙朔年间,复任归州刺史,卒于任上。

麟德元年(664年),追赠左骁卫大将军、胜州都督,谥号为景。

“哈哈,不错不错执失思力也是异族中的名将啊,系统还是给力的!”张符见到召唤出来的是执失思力当即便大笑了起来。

《新唐书》:“夷狄性惇固,其能知义所在者,鸷挺不可迁,盖巧不足而谅常有余。观史大奈等事君,皆一其志,无有顾望,用能功绩光明,为天子倚信。”

.......

“来吧,系统继续,把最后一张甲级英灵召唤卡全部用掉!”张符也是立刻开始继续召唤了。

【叮,使用甲级英灵召唤卡进行召唤,召唤中......恭喜宿主召唤出甲级英灵隋朝开国名臣高颎!

植入身份为:鲜卑族人,原名为独孤颎,因加入到了大明王朝后特意改名为高颎,现担任鲜州刺史!】

【叮,扫描完毕!

高颎

武力:90

统帅:101

智力:104

政治:106

神兵:无

神驹:无】

高颎(541年—607年),又名敏,字昭玄,其父为西魏上柱国高宾。

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东)人,隋文帝时担任宰相,隋朝着名的政治家和战略家。

高颎17岁时为北周齐王宇文宪记室,后从周武帝宇文邕平定北齐有功,拜官开府。

580年,杨坚执掌北周军政大权后,高颎成为杨坚的亲信;同年,在杨坚组织平定“三方之乱”的作战中,高颎协助统帅韦孝宽平定叛乱有功,进位柱国,升相府司马。

581年,杨坚称帝后,高颎成为隋朝的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职务,官居宰相高位。

588年,杨坚命高颎为元帅长史,南渡征伐陈朝,一举攻破建康城,统一了中国,高颎也因大功受封为齐国公。

高颎又率兵抵御突厥进犯,并数次击退对方,巩固了新生的大一统王朝。

后高颎因反对废太子杨勇并得罪独孤皇后,遭隋文帝猜忌,被免官为民,免去齐国公爵位。

604年,隋炀帝杨广即位,起复高颎为太常寺卿。

607年,炀帝借“诽谤朝政”的罪名将高颎诛杀,享年六十六岁,他的儿子也被尽数流放。

高颎文韬武略,卓识超群,处理政务勤恳认真,忠于职守。

他不仅“以天下为己任”,竭尽全力地为治理朝政、发展经济出谋献策,还充分发扬“伯乐精神”,举荐大批贤臣良将为国效力,如文臣如尚书右仆射苏威,武将如杨素、韩擒虎等人,至于为高颎所荐而能建功立业者,诚如史载所说,“不可胜数”

张符笑道:“隋氏有高颎,此六贤者,上以成王业,兴霸图,次以富国强兵,立事可法。”

.....可直接看下一章.....

.....可直接看下一章.....

军事

平尉迟迥:杨坚为北周静帝大丞相时,知高颎强明,知兵事,多计谋,任相府司录。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杨坚派上柱国韦孝宽率军攻讨起兵反抗的相州总管尉迟迥,大军与迥军隔沁水(今山西、河南境沁河)相持,高颎自请前往监军。随即架桥于沁水,当迥军于上游纵火爆企图焚桥时,高颎令制土堆于水阻之。大军渡沁水后,下令焚桥,使士卒无反顾之心,奋勇进击,大败尉迟迥军。继而与韦孝宽等乘胜攻破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很快平定了相州之乱。

南下平陈:隋文帝有统一南北之志,高颎推荐贺若弼、韩擒虎二将分别任吴州和庐州总管,作灭陈准备。隋开皇元年(581年)九月,节度上柱国长孙览、元景山两路隋军攻陈。开皇二年(582年)春,陈宣帝卒,陈遣使请和,遂以\"礼不伐丧\"为名而班师。开皇三年(583年),高颎率军与诸将分道击突厥。开皇五年(585年),任左领军大将军。开皇七年(587年),隋灭后梁,高颎奉命赴江陵(今属湖北荆沙)安集其遗民,甚得人和。

不久,高颎向文帝献取陈方略:在江南收获季节,调兵扬言进袭,使陈集兵守御,以误其农时;不断以佯动迷惑疲惫陈军,待其习以为常而懈怠时,举兵渡江进击。同时派人潜入陈境,纵火焚其储备物资,使之困敝。文帝纳其策。开皇八年(588年)冬至开皇九年(589年)春,在隋灭陈之战中,任晋王杨广元帅长史,三军谘禀,皆由其处断。灭陈后,加位上柱国,进爵齐国公。

反击突厥:开皇十九年(599年),高颎率军出朔州道,与右仆射杨素等分道击突厥。连续获胜,追越白道(今呼和浩特西北),过秦山(今内蒙古大青山)700余里而还。

......

薛道衡出身世家,天资早慧,成人后文名大着,与卢思道、李德林齐名,为一代文章宗师的薛道衡,历仕北齐、北周和隋三朝,在每一朝都主要从事秘书工作,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秘书岗位上度过的。他写文章用心很专,“每至构文,必隐坐空斋,蹋壁而卧,闻户外有人便怒”;每有文章写出,人们“无不呤诵焉”。隋文帝杨坚每次谈到他,总是说:“薛道衡作文书称我意。”

薛道衡不仅善于作文,而且善于谋事,是一个很有政治远见和军事谋略的人。北齐末年,薛道衡多次建议执政者采取对策,以防北周侵犯,遗憾的是这一极具政治远见的意见未被执政者所采纳,后来北齐果然为北周所灭。

开皇八年(588年)三月隋文帝下令伐陈后,担负指挥重任的高颎特意找到薛道衡,要他分析和预测战争形势,薛道衡纵论天下态势,明确指出隋必胜、陈必亡,从而彻底打消了高颎心头的疑虑。高颎对薛道衡说:“君言成败,事理分明,吾今豁然矣。本以才学相期,不意筹略乃尔。”然而人有所长,必有所短,薛道衡也是如此。薛道衡的“短”,用隋文帝杨坚的话说,就是“迂诞”,也就是为人迂阔,不得“转”。隋文帝曾经多次对他“诫之以迂诞 ”,然而薛道衡就是改不了(更准确地说是不愿改),结果由此得祸。

隋文帝开皇年间,薛道衡因受株连除名,流放岭南。晋王杨广(即后来的隋炀帝)时任扬州总管,想拉拢他,便派人传话,要他取道扬州去岭南,打算启奏文帝,把他留在自己身边。然而薛道衡历来看不惯杨广的为人,不乐意去晋王府工作,于是取道江陵而去,不给杨广面子。杨广即位后,仍旧对薛道衡存有一丝爱慕之心,外放他到番州去做刺史。薛道衡又不与杨广合作,只过了一年多,便上表请求致仕(退休)。杨广同意他回京,并打算留他做秘书监。

薛道衡到京后,却呈上一篇长文《高祖文皇帝颂》,对已仙逝的隋文帝极尽赞颂之词。杨广读了此文,气得要命,对大臣苏威说:“薛道衡极力赞美先朝,和《鱼藻》的用意相同。”《鱼藻》是《诗经》中的作品,据说是借怀念武王来讽刺幽王的。但杨广隐忍未发,只是安排薛道衡去做司隶大夫,然后找机会给他安上一个罪名,治他的罪。可是薛道衡一点也没有去想自己的处境有什么不妙。司隶刺史房彦谦是薛道衡的朋友,眼看薛道衡大难临头,便劝他“杜绝宾客,卑辞下气”,要他夹紧尾巴做人,他也不听。有一次朝廷议定新的律令,议论了许久也没有结果,薛道衡便对同僚说:“要是高颎不死,新律早就制定并且颁布实行了!”高颎是文帝朝宰相,相当能干,后因得罪杨广被处死。此话传到杨广耳中,他怒不可遏,当即把薛道衡传来责问:“你怀念高颎吗?”于是下令逮捕他,并给他安上一个“悖逆”的罪名,命他自尽。他的妻子儿女也跟着倒霉,被流放到新疆的且末。

薛道衡如此“迂诞”,总不给杨广面子,他由此得祸,虽然让人深感痛惜,却不使人觉得意外。只是给他定一个“悖逆”的罪名,显然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一介书生,手无一兵一卒,怎么可能心怀叛逆和起兵造反!他无非是不愿意讨好人,不知道卖身投靠罢了!他如果处世圆滑,善于阿谀奉承,不用心琢磨事而专心琢磨人,当然不会如此“迂诞”,也不会遭此大祸了。薛道衡的悲剧,与其说是他个人的悲剧,倒不如说是旧时代忠直耿介之士的共同悲剧。

说到薛道衡的“迂”,《隋唐嘉话》等野史笔记记载的咏诗一事,倒是很能反映他的性格特点。隋炀帝杨广爱好文学,才华横溢,他曾对臣下说:“人们都认为我是靠父祖的原因当上的皇帝。即使让我同士大夫比试才学,我还是天子。”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自然不能容忍别的文士在诗文上超过自己。有一次,朝廷聚会上,有人出题以“泥”字押韵,众大臣苦思冥想而不见起色,隋炀帝便作了一首押“泥”字韵的诗,众大臣惊叹不已。薛道衡也作了一首以“泥”字押韵的诗,为所和之诗最佳,其中以“空梁落燕泥”一句尤受激赏,众大臣惊叹不已,高呼厉害。当然使隋炀帝嫉妒。据说薛道衡临刑前,炀帝曾问他:“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后人依据此类记载,把薛道衡之死看做诗祸,虽然完全不符合事实,但由此也可说明薛道衡的个性的确狷介,不善于矫饰,更不愿意扭曲本性投人所好,这当然也是一种“迂诞”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