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光线明亮而柔和,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
蒙毅在主位上坐下,韩信和蒯彻则分别坐在两侧。
蒙毅微笑着看着他们,开口说道:“今日得见蒯彻先生,实乃蒙某之幸。”
蒯彻谦逊地说道:“大人过奖了,能与大人相识,才是蒯彻之荣幸。”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对蒙毅的敬重,同时也带着一丝好奇。
蒙毅轻轻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然后放下杯子,微笑着说:“蒯彻先生,我听闻仲言说你才思敏捷、智谋过人,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蒯彻赶忙连连摆手,谦逊地说道:“大人过誉了,蒯彻不过是略通一二罢了。”
蒙毅爽朗地哈哈一笑,说道:“先生切莫过谦,我对先生的才华可是由衷地钦佩。”
蒯彻心里也清楚,蒙毅有招揽之意,况且蒙家将门三代,皆是大秦开疆拓土的赫赫战将,眼前的蒙毅对自己不仅没有丝毫轻视,反而礼遇有加。
蒯彻不禁心驰神往,于是说道:“大人破匈奴,如秋风扫落叶;治冤案,似明镜高悬;建兵马俑,若鬼斧神工;使西域,不战屈人之兵。这一桩桩一件件,皆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况且大人正值风华正茂,未来的前程必定无可限量,此番我等能与大人结识,真是三生有幸啊!”
蒙毅心中暗喜,“看来拿下蒯彻,大有希望。”于是连忙摆了摆手,豪迈地说道:“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为官者者,当为天地立心,生民立命。”
“我蒙毅虽取得些许成就,然仍需持续发力。现今这天下初定,百姓生活艰难,吾等理应挺身而出,为天下苍生谋取福祉。”蒙毅一脸浩然正气地说道。
蒯彻连连颔首,“大人所言甚是,只是如今陛下重法而轻百家,重徭役而轻百姓,重方士而轻国家,只怕将来……”
稍作停顿,蒯彻见蒙毅并未有丝毫恼怒、不悦之色,遂继续言道:“况且仅凭一己之力,恐如蚍蜉撼树,难以改变局面。”
蒙毅微微一笑,继而说道:“一人之力诚然有限,但若能汇聚志同道合之辈,齐心协力,必能大有可为。不知先生是否愿意与我携手共创一番宏图伟业?”
蒯彻眼中闪过一抹精芒,他留意到蒙毅所言乃是将来成就一番事业,而非一同为大秦效犬马之劳。只可惜如今天下已定,哪还有什么纷争呢?
蒙毅似乎看出了蒯彻的心思,他微微一笑,“先生何必担忧,以先生之才智,必能助我一臂之力。未来不管是入朝堂也好,还是治理百姓,先生定能一展抱负。”
蒯彻听了蒙毅的话,心中一动,“也罢,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他站起身来,拱手道:“承蒙大人厚爱,蒯彻愿效犬马之劳。”
蒙毅大喜,“哈哈哈,得先生相助,如虎添翼。日后还望先生多多赐教。
此时,屋外恰有季桃在寻觅韩信。韩信见状,忙向其行了一礼,而后悄然退去。
蒙毅凝视着蒯彻,缓声道:“先生对这天下大势,可有一番独特见解?”
蒯彻面带自信,朗声道:“秦之统一天下,实乃大势所趋,恰如将军所言‘大秦,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北御匈奴,使其不敢南下而牧马。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每每诵读,属下皆惊叹不已。”
蒙毅心中不禁涌起一丝腼腆,毕竟此乃盗用后世之《过秦论》一言,他赶忙摆手,说道:“先生,过奖了!”
在蒯彻眼中,这是蒙毅为人谦逊,不骄不躁之表现,顿时心悦诚服。
蒯彻又拱手,紧接着言道:“值此乱世,天下纷争,大秦之军功爵位制与严峻刑法,确有必要。然今时今日,天下已定,百废待兴,理应与民休憩、减轻刑罚、重用吏治。可当今之朝,仍大肆征发徭役、南征北战,且还求仙问道、焚百家之言。实非明智之举。若数年之后,恐怕……”
蒙毅闻言,微微皱眉道:“蒯彻先生,依你之见,应当如何?”
蒯彻沉思片刻,缓缓言道:“当务之急,便是减轻赋税徭役,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同时,应广纳贤才,重视吏治,以确保朝廷清明。此外,对于边疆地区,可以采取安抚政策,而非一味征伐。如此一来,方能使天下安定,国富民强。”
蒙毅听后,频频点头,对蒯彻的见解颇为赞赏。但他也深知,如今的大秦已经陷入了困境,要想实现这些改革并非易事。
蒙毅眼中闪过一道亮光,不禁感叹道:“看来这蒯彻的眼光丝毫不逊色于张良啊!但始皇帝的南征北战确实为后世的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况且,北方匈奴如恶狼般逐渐壮大,如附骨之疽难以甩掉,唯有予以沉重打击。不过古人不知后世之事,倒也在情理之中。”
蒙毅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微笑,轻声说道:“先生,所言甚是。但匈奴时常如饿狼般犯边,北地百姓深受其害,若不迎头痛击,恐怕我大秦四周的异族都会如饿虎扑食般扑上来狠狠咬上一口。”
蒯彻听后,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毕竟他没有身临北地,感受不到边疆苦难,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观点或许过于片面,没有充分考虑到匈奴的侵略性以及对边疆地区的危害。
片刻后,蒯彻缓缓点头表示认同,并说道:“确实如此,倒是属下考虑欠妥了。”他认识到蒙毅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基于现实情况的考量。
蒙毅摆了摆手,继续说道:“先生,实不相瞒,这朝堂的局势就如迷雾笼罩的深潭,我总感觉有一股力量或者是好几股,一直在暗中搅动。”他皱起眉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包括此前分封制的朝议、陈留仓库失火………这些事情看似毫无关联,但又仿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蒙毅深知,自己所面对的并非简单的政治斗争,而是一场涉及整个大秦帝国的权力博弈。
然而,此时的蒙毅对于朝堂的明争暗斗,却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好几次陷入危机。他知道,仅凭自己一人之力,很难揭开这层迷雾。虽然自己来自后世,了解历史的进程,但对于政治权谋,自己压根就是个小白。
于是,蒙毅希望蒯彻能得到一些启示。
蒙毅深吸一口气,诚恳地对蒯彻说:“先生,我一直深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他的语气坚定,透露出对蒯彻的信任。
蒯彻连忙拱身行了一礼。
接着,蒙毅开始讲述他在出使西域时遇到的贩卖兵器的商贩,以及东部巡查诸郡县时发现的粮草账目问题,还有朝堂论分封制,公子扶苏被驱逐出咸阳等等。他详细描述了每一个细节,希望蒯彻能够从中找到线索和关联。
蒯彻静静地听着,他的眼神专注而深邃,不时地点点头,表示理解蒙毅的担忧。他微微眯起眼睛,思考着蒙毅所描述的情况。
蒙毅犹如竹筒倒豆子般,将所有的情况都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