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大臣面面相觑,瞧什么?
不等大臣们反应过来,君骁大踏步走下台阶,从大臣中间穿过,径直往殿外走去。
君骁都走到大殿门口了,还没听到大臣跟上的脚步声,转过身,目光从大臣们身上扫过,说道,“还愣着干什么?都跟上啊!”
“哦。”
“啊?”
“走,走走走……”
众大臣这才反应过来,着急忙慌跟上。
一个时辰后,皇城郊外。
百官从马车上下来,看到不远处一片成熟的稻田,眼里充满了疑惑,皇上带他们来这里做什么?
当然也有眼尖的,户部杨尚书便是其中一个,他怀疑自己老眼昏花了,不可置信地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只是定睛一看,不远处的稻穗依然静静地垂在那里。
什么君前失仪,什么沉稳内敛,顿时都被杨尚书抛却脑后,他跌跌撞撞向稻田跑去,眼里只有那几株稻穗。
“杨尚书在干什么?”
众人都被杨尚书的举动惊到了,不解地看着他,其中还有偷偷观察皇上神色的。
“诸位爱卿不是质疑朕为什么封郡主吗?”君骁似是没看到杨尚书的异常,说道,“答案就在前面的田里。”
说罢,便带头往稻田走去。
走进稻田,大臣们对庄稼的认知程度便自然而然显现出来了。
对庄稼还算熟悉的大臣接二连三发现了眼前这些稻谷的异常,而从未下过地的官员则两眼茫然。
“皇,皇上,这些稻谷……”杨尚书手上捧着几株黄灿灿的稻穗,眼尾泛红,喉咙发紧结结巴巴道,“臣,臣,真的不是在做梦吗?”
“杨大人认为呢?”君骁反问。
“啪!”
大臣们被吓一大跳,却是杨尚书重重扇了自己一巴掌!
“真的!哈哈哈……这是真的!不是梦……”
杨尚书却像是不知道疼一般,只跪在田埂上又哭又笑。
懂得庄稼的一些大臣也走到田边,仔细查看眼前的稻谷,然而不管他们怎么不愿相信,眼前的稻穗仍然沉甸甸地垂着。
不仅如此,每一株稻苗的分蘖都比他们以前见到的多了不止一倍!
其他大臣看见那些大臣的神色,也逐渐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虽然心里已经有了猜测,但是当稻谷被收割称重完毕时,众人还是被这稻谷的亩产量震惊了。
“八百二十斤!”
“亩产八百多斤!”
这是真实存在的水稻吗!
“如此高的产量,我大济朝百姓吃上饱饭的日子指日可待!”
“这水稻的种子就是众位爱卿所质疑的永宁郡主提供的。”君骁斜了一眼大臣们,高声道,“这时候,你们还觉得朕恩赐过重吗?”
“皇上英明!”
有大臣带头跪下高呼,其他大臣皆原地跪拜。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田间高呼不断。
高产水稻成功种植出来,说明他们的稻种培育是成功的,一直悬在君骁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下了。
“今日既然都来了,也顺便让你们见识见识红薯的产量。”
“红薯?”杨尚书情绪早已稳定下来,只是脸上仍然挂着激动的神情,“难道传闻竟是真的?”
“什么传闻?”一大臣回道。
另一大臣回道,“传闻宁县有一新物种,亩产五千多斤,可当主食。”
“荒谬至极!世上怎么可能会有亩产六千斤的粮食!”
“确实如此,朝中有大臣半信半疑派人去宁县乡下打听,结果你们猜怎么着?”一官员神神秘秘道。
“怎么着?”
“派去的人被村民当成脑子有疾之人,赶出村子了!”
周围的官员听罢皆笑了起来,只一个年轻官员低声说了一句,“但是,以前也没人想过会有亩产八百多斤的水稻啊……”
现场顿时一片寂静。
很快,亲眼瞧见一个个大大的红薯被挖出地面,他们就被啪啪打脸了。
杨尚书经过水稻的冲击,这会反倒平静了许多,问清楚红薯可以直接生吃后,便直接拿起一个,也不嫌脏,直接用袖子擦了一下便坐在地上啃了起来……
皇帝携百官出行,动静不可谓不大。
当百官回到家中时,水稻和红薯的消息便以恐怖的速度在京城席卷开来,并以皇城为中心迅速朝四面八方扩散!
次日一早,
顾家门房打开大门。
“嚯!”门房被外面的情形吓一大跳,迅速将门关上,撒丫子往里面跑。
“不好了!不好了!咱们家被人围了!”
“什么?”
“发生什么事了?”
听闻喊声,顾家人匆匆跑了出来。
“门口外面好多人!”门房又说了一遍,脸上余惊未了。
顾正走在前面,喝道,“怕什么!我们家又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说着便要前去开门,被顾宸瑞拦住了,“爷爷,让我来吧。”
万一来者不善,他动作也能快点。
顾家的大老爷们没跟他争,只默默靠近他站着,将老弱妇孺护在后面。
顾宸瑞深吸一口气,将横在门后的门栓轻轻拿了下来,将门打开一条缝隙悄悄往外看。
看到门外的人都站在台阶下,这才又将门拉开了一些,让顾家其他人也看清楚了门外的景象。
只见门外百姓看见顾家大门打开了,现场顿时一片骚动,好在他们都站在台阶下,没有挤上来。
“出来了!有人出来了!”
“郡主呢?郡主在哪里?”
“快让我看看郡主长什么样!”
察觉到百姓们并无恶意,顾宸瑞将门打开,侧身到一边,让祖父上前主持大局。
顾正站在台阶上俯瞰众人,问道,“诸位父老乡亲,你们聚集在我家门前,不知所为何事?”
“我们是来求见郡主的!”
“对!我们来找郡主!”
“请让郡主出来,让我等见一面!”
顾正闻言便知道应当是昨日的事已经传播开来了,转身看向门内,用眼神征询顾音的意见。
顾音缓缓从门内走出来。
“郡主!”
“永宁郡主!”
百姓们呼声一阵高过一阵。
顾音感觉有一种奇异的感觉萦绕于心,轻咳一声高声问道,“诸位父老乡亲前来找我,到底所为何事?”
站在前面的一人大声回道,“郡主,请卖给我们一些稻谷和红薯种子吧!”
他们都打听清楚了,那些超高产量的稻谷和红薯都是用永宁郡主提供的种子种出来的!
产量那么高的种子,肯定不便宜,所以他们只求郡主卖一点给他们就好,就算只能买到几两种子,种出来来年多留些做种子,以后他们一家子也就有希望能吃饱肚子了!
原来是为了种子,这倒好办了,顾音环视一眼,温和解释道,“稻谷和红薯的种子,都已经上交给朝廷了。”
百姓们闻言,脸上顿时露出失望的神色。
“诸位父老乡亲不必担心,咱们的皇上不仅英明神武,更是爱民如子,相信他肯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或许朝廷的种子一时没办法照顾到所有人,但是我们应当相信,只要假以时日,咱们大济朝的百姓人人都能种植上高产作物!”
有了顾音的鼓舞,百姓们脸上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