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别人还在关注《青花瓷》时,江月白一行人已然临近庐山脚下。

没错,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就是江州的庐山。

雨幕中,庐山在雨幕中若隐若现,峰峦叠嶂,云雾缭绕,从山下望去,宛如海市蜃楼,美得不真实。

距离老远,就能欣赏到水墨画般的美景。

遗憾的是,连绵的雨水和空中的云雾遮蔽了视线,无法看清庐山的全貌。

“终于要到了,这一路可憋死我了。”苏莺儿放下手机眼睛亮了起来。

“你不是玩了一路的三国杀吗?”江月白立即揭穿了她。

“这不就是因为车上太憋了才玩的嘛。”

“下车吧,我们到了。”

“到了?这么快?”苏莺儿看着车外有些不可思议,“这不是还没到景区嘛?”

“我们走过去,中途还有其它景点。”

“行吧。”

只是天空不作美,此时仍旧下着小雨。

好在不大,不影响出行。

车上的各种伞不少,很多都是之前在周庄和各个古镇买的油纸伞。

将车停好后,众人持伞走入雨中。

几个女生非要两个人共撑一把伞,走在雨中,如同江南水乡的温婉女子,她们的身姿在雨幕中显得更加婀娜多姿。

她们的步伐轻盈,时而低声细语,时而相视而笑,那份亲密无间和青春的活力在雨中绽放。

雨丝细密,轻轻拂过脸颊,带来一丝丝凉意,却也增添了几分清新。

“没想到下雨天人还这么多。”

“走吧。”

众人顺着道路往前走,沿途依旧可以看到许多的游客。

大约走了十分钟,前方出现了一堆人群聚集的地方。

“快看,那里好多人。”苏莺儿一眼就看到了。

“啥事这么热闹?”

“难道是有什么活动吗?”

“走,过去看看。”

众人连忙赶了过去。

走近才发现,这并不是什么活动,而是前方的白鹿书院举行的一次诗词大赛。

白鹿书院,也叫白鹿洞书院,被誉为“海内第一书院”。

江月白之前所说的其它景点便是白鹿书院。

这座传承千年的书院,是游客了解华夏古代书院文化的重要场所。

书院积极开展讲座、研学等活动,每年参与研学的大中小学生可达几万人次。

书院的建筑环境设计突破了传统形式,将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完美结合,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探索古老书院文化的好去处。

即使下着小雨,但依旧阻挡不了游客们的热情。

很多游客带着小孩在此处围观,想要吸收点才气。

“前面在干嘛?”王诗晴问前去打探情况的龙战。

“就是白鹿书院举办了一次诗词大赛,每个人都可以参加,就庐山当地的特色、风俗、美景进行诗词创作,前三名都有奖励。”

“这么有意思?走走走,我们过去凑凑热闹。”宋浅云听后立马来了兴趣。

“不是,我们去干吗?你会作诗吗?”龙战不解道。

“笨,我不会,但是我们这有人会啊。”宋浅云的目光缓缓转向江月白。

听了宋浅云的话,众人也反应过来。

对呀,他们可是有小白在的。

小白是谁?那可是被称为当今最有才华的人,很多文学大师都对其赞不绝口。

“呃……你们不会是想让我去参加这个什么诗词大赛吧?”江月白感受到众人“不怀好意”的眼神。

“走啦走啦。”苏莺儿和宋浅云一人一边,拉着江月白的胳膊往前走去。

“哎哎哎,我自己会走,你俩慢点,还下着雨呢。”这两人连伞都不打,铁了心要把江月白拉过去。

白鹿书院前方搭了一块场地,说是一个大厅,其实更像古代科举考试的现场。

这里聚集着好几百人,光是参赛的人员就多达上百人。

而负责这次活动的居然是白鹿书院的院长和副院长以及一众学者。

现场摆着一张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有笔墨纸砚。

这次活动采用了最传统的方式书写,有些参赛的选手还是第一次用毛笔,写出来的字扭扭歪歪的。

但这种尝试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致敬和体验。

“翠峰插云海,烟波浩渺间。

日照金顶上,霞光染碧山。

松风吟古韵,溪水奏清弦。

游人忘归处,心醉此仙寰。”

此时,一位游客刚刚写完一首诗,旁边的老师立马将其念了出来。

刚念完,现场便响起了掌声。

“还不错。”

“确实,这诗听着还行。”

“能写出这样的诗也很厉害了。”

“这诗应该可以进前三了吧。”

观众们议论纷纷,不断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紧接着,前面的刘院长也点评道:“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高耸入云和壮丽,通过风和水的动态,使整首诗动静相宜。

整首歌韵脚和谐,朗朗上口。

诗中的“仙寰”一词,赋予了庐山一众超凡脱俗的意境,提升了整首诗的艺术境界。

总体来说,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不错的佳作。”

刘院长刚说完,其他的副院长和老师都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大多数还都是称赞。

最后这首《庐山云海》被暂定为第二名。

可能是因为雨小了的缘故,周围的观众越聚越多,现场的气氛也越来越浓烈。

很多本来不想参赛的游客都摩拳擦掌想要上去尝试一番。

“庐山溪行

溪行庐山曲径幽,水声潺潺石上流。

山花烂漫鸟啼树,心旷神怡乐悠悠。”

接连来了几首连打油诗都算不上的诗之后,终于来了一首不错的诗。

“这听着还不错,起码押韵了。”

“好湿好湿。”

“这最后一句真不错。”

“依我看,这一首也能排进前三。”

果不其然,经过几位评委的点评,这首诗作成功跻身前三甲。

现场的愿意尝试的游客越来越多,就连桌子都有点不够用了。

这场诗歌创作大赛对参与者没有任何限制,谁都可以参加,而且不需报名,只要你有想法,就可以上前在纸上写下自己的诗。

现场共有二十张桌子,每张桌子前都围了不少人,并且每张桌子都站了一位老师。

不仅如此,这场比赛还以现场直播的方式呈现给音视上的观众。

直播间的人虽算不上多,但也有几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