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许则川这通凡尔赛 ,可是让在场众人有些看不下去了。

“许伯爷,你这话就太谦虚了。”

“就是,就是。”众人附和。

许则川笑了笑,端起面前的酒杯敬向众人,态度谦逊,在场之人心中也纷纷好受了些。

“来,来,继续喝酒。”有人提议,众人纷纷再饮一杯。

坐在上座的韩国公心思一转,见场中气氛正好,笑问,“许伯爷,你觉得这场中的舞姬如何啊?”

许则川心中一警,今儿个是冲他来的,想着,笑眯眯的说,“在下的出身,国公爷也是知道的,品味方面自是不能跟在场的诸位相比的,既然国公爷今日让这些舞姬给我等表演,便说明这些舞姬自是不错。”

韩国公脸上的笑容更深了,“许老弟啊,不是我说你,你如今已经是伯爷了,家里只有一位夫人,这哪里像话,你看在场众人,谁家不是三妻四妾的,你啊,如今得改改了。”

韩国公直接套近乎称呼许老弟,开始有意引导。

勋爵官员之间,互相转赠舞姬妾室也是常事,所以在场不少人听了这话,都表示赞同。

何况,韩国公家调教出来的美人确实各有千秋。

“是啊,许伯爷,你家可就一位夫人,咱们这些大男人的,身边怎么能没人伺候了。”说这话的人直接忽视了之前听说的许家家规,在他们看来,不纳妾,没有通房那怎么能行。

这兴安伯府什么出身他们还不知道,哪来的这么多规矩,如今许则川乍然成了伯爷,还中了贡士,许家的事情自然得是他说了算。

什么家规,还不是家里最有本事定下的,许则川如今就要纳妾,那又能如何。

韩国公满是赞同的说,“可不是,今儿个就在场的这几个,你挑两个带回去,大男人的,怎么能没人伺候。”

许则川赶忙摆手,“不可,不可啊。”

众人一怔,纷纷诧异的看着他。

不知何时场中歌舞已停,舞姬们站成两队等着结果。

她们今日上场,便知道自己的命运了。

今日在场之人都是勋爵之身,能够给这些人做妾也是一条出路,入了这样的人家,日后吃穿总是不愁了,若是有机会得了一个孩子,那这辈子就都有指望了。

而今日,主家的目标兴安伯,更是让她们动心。

伯爵之身,又刚刚中了贡士,家里就一个农家老妻,虽说已是中年,可是瞧着儒雅清俊,实实在在是一个好出路了。

若是入了兴安伯府,一个年老色衰的农家老妻,不足为惧。

一时间,在场的舞姬们看着许则川的目光都热络了不少。

韩国公一愣,“许老弟,你可是陛下亲封的伯爷,怎么不可?”尤其是许则川一听他要送人后的慌张样子,让韩国公懵的很,送女人嘛,多正常的事情,瞧这个兴安伯,跟如临大敌一样 。

不是得了范太傅教导嘛,怎么还是这副小气的样子。

许则川义正严词道:“夫人于我微末之时嫁我,为我生育四子,操持家业,孝顺公婆,我怎能纳妾,惹她伤心。”

众人!!!

他们没听错吧。

“许伯爷,男子汉大丈夫,三妻四妾最是正常不过,你要是不喜欢这几个,我家里还有之前从扬州来的几个女子,识文断字的,你是读书人,给你红袖添香也是美事一桩。“

韩国公赶忙说,他觉得还是许则川这个读书人不喜欢这些妖娆姿态的,毕竟人家是读书人嘛,爱好风雅,是他的疏忽,没提前准备好,失策了。

说着,就示意身后仆从赶紧去带人。

许则川赶忙拒绝,“许某多谢国公爷好意,只是在下真无纳妾之心。”

韩国公心中有些不快,决定再退一步,“不纳妾就不纳妾,带回去伺候你便是,偶尔红袖添香,多好的事。”

众人附和,“可不是 ,红袖添香,多美的事情啊。”

“哈哈!”

不纳做妾室,做个伺候的丫鬟,那夫人还能怎么说。

在场的舞姬此时心中都凉了三分。

妾室好歹是半个主子,做了伺候的丫鬟,就真是丫鬟了。

许则川拱手看向韩国公,“多谢国公爷的美意,只是在下真无此心,在下曾同夫人立誓,此生只有夫人一人,我家夫人贤良淑德,操持家业已经够辛苦了......”许则川说了好一通的美好词汇,深刻表达了他只爱自己的夫人,他家夫人最好,他家夫人全天下最好的意思。

最后补充了一句,“我对夫人真心天地可鉴。”

众人面面相觑。

饶是韩国公都瞪大了眼睛。

真是活见久了,什么事都能遇到。

虽说京中也有洁身自好之人,可是身边丫鬟那也是有的啊。

难道是跟着范太傅久了??

不,不。

韩国公忽然想到,范太傅家里也不纳妾,他的大弟子周斐也是洁身自好之人,如今这个后收的弟子也是这个作风。

莫非,范太傅收徒还有这个要求,所以他们京中这么多的好男儿,没一个被范太傅看上的。

韩国公的想法渐渐偏了。

场中寂静了下来。

有人看不下去,赶紧打岔,“许伯爷不愿就不愿吧,男人嘛,大家喜好不同。”

“来,来,喝酒 ,喝酒。”

今夜之事在酒宴之后很快传出,许则川在席间所说之话立刻传的满京城都知道了,有人羡慕秦书命好,兴安伯又争气又爱她,有人则是觉得是秦书善妒,不许兴安伯纳妾。

流言越传越凶,从善妒到悍妇,兴安伯夫人名头的后面,不知何时被冠上了河东狮吼的名号。

以至于日后秦书听到这个称呼的时候,整个人都是茫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