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姜子牙在旁附和道:“大王,土行孙虽为阐教门下弟子,但他私自下山,所作所为并非阐教本意,确实有他人暗中蛊惑教唆。还望大王暂息雷霆之怒,容微臣等见土行孙一面,定当查个水落石出,给大王一个交代。”
惧留孙此时也赶忙说道:“贤王,姜丞相所言极是。贫道定会全力配合,贫道愿以自身名誉担保,阐教对西岐绝无恶意,也绝不会偏袒这逆徒。”
申公豹却在一旁冷笑连连:“哼,说得轻巧。俱留孙,你且说说,打算如何处置这土行孙?”
惧留孙深吸一口气,说道:“贤王,土行孙犯下如此重罪,按常理而言,当废去其一身修为,斩首示众。
然贫道有一言,还望贤王斟酌。
这逆徒虽罪不可恕,但他深受贫道所传诸多法术与技艺,若能加以引导约束,日后或有大用之处,可在兴周伐纣的中助西岐一臂之力。
且他如今只是被奸人蛊惑,误入歧途,其本心并非那般十恶不赦。
若能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令其戴罪立功,想必他定会感恩戴德,拼尽全力报效西岐与贤王。”
“果然又被国师说中,这阐教中人是非不分,一味偏袒门下,这土行孙犯下如此重罪,居然还敢给其开脱,实在不把孤王放在眼里。”
武王一脸歉意道:“这土行孙胆大妄为行刺之事,孤王实难预料,其手段又如此诡秘,防不胜防,孤王怕夜长梦多,又恐贼人逃脱,已命人当场斩首,未曾与大仙商议,还望大仙海涵。”
惧留孙听闻,脸色骤变,心中暗怒,毕竟在这西岐之地,武王乃是君主,他虽为阐教仙人,却也不能轻易发作。
只得强压怒火:“贤王此举实在太过仓促,贫道来此就是为证清白,此刻土行孙已已然伏诛,贫道也无话可说。然事已至此,只望大王明鉴,莫要因这逆徒一人之行径,便对我阐教心生嫌隙。我阐教向来与西岐同心同德,共伐殷商,诸多同门皆为西岐之大业倾尽全力,功不可没。此次虽出此变故,但实乃那土行孙被奸人所诱,违背我教教义,私自妄为。还望大王能念及往昔情分与我阐教之功绩,莫要因这一时之误判,而动摇了这兴周之根基。”
姜子牙在一旁,脸上也露出了惊惶之色。
怎会如此,按道理自己助周伐纣,乃是顺应天道之举。
以往发生如此大事,应有天道示警。
自己应该提前有预感,怎得全然不知,陷入被动。
这其中莫非有何隐秘,竟能有人遮蔽天机?
是那背后之人手段太过高强,还是另有蹊跷?
姜子牙心中暗暗叫苦,这土行孙已死,也不知死前说过什么。
若是被申公豹蛊惑,说是阐教指使,如今死无对证,如何是好,必将引发阐教与西岐之间的更大嫌隙。
可如今局面已然如此,他只能先稳住阵脚,必须强硬下去,否则就是心虚。
姜子牙赶忙附和道:“大王,惧留孙大仙所言甚是。这土行孙之事确属意外,我等当以大局为重,切不可因之而坏了大事。如今殷商未灭,尚有诸多艰难险阻在前,仍需阐教与西岐携手共进,方能成就大业。”
申公豹却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道:“哼,说得好听。这阐教弟子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谁知道背后究竟何人指使。如今人已死无对证,这其中的真相,怕只有阐教自己心里清楚。”
惧留孙怒视申公豹:“申公豹,你莫要在此胡言乱语,血口喷人。我阐教行事光明磊落,岂会如你这般阴险狡诈,暗中谋划。你屡屡在西岐兴风作浪,蛊惑人心,究竟是何居心?”
申公豹冷笑:“我不过是为大王着想,为西岐的安危担忧。哪像某些人,只会包庇自家弟子,罔顾大王的性命安全。”
武王见众人又起争执,眉头紧皱,喝道:“都住口!此事到此为止,眼下还是商议如何应对殷商大军才是紧要之事。”
众人闻言,皆不敢再吭声,大殿内顿时陷入一片寂静。
武王微微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姜子牙与申公豹,神色凝重地开口道:“如今诸侯共伐纣王,相约会盟,此乃天下大势,亦是我西岐兴周之关键契机。然姜丞相一人操持诸多军务,实乃太过操劳,孤王心忧丞相身体,亦恐事务繁杂有所疏漏。申公豹国师智谋过人,对西岐亦忠心耿耿,孤王现任命国师申公豹为伐纣副元帅,与姜子牙丞相一同主持伐纣大业。如此一来,既能分担丞相重担,又可使各方力量得以平衡,齐心协力共破殷商。”
此语一出,众人皆惊。
姜子牙心中一凛,武王此举绝非出于对自己的体恤,怕是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与制衡。但他身为臣子,又发生土行孙之事,若是公然反驳,只怕武王要怀疑自己忠心,只得强作镇定,上前一步行礼道:“大王圣明,微臣定当和国师相互配合,共商伐纣大计。只是这军中诸事繁杂,且行兵布阵皆有其章法与传统,微臣担忧一时之间难以磨合顺畅,还望大王恩准微臣些许时日,与申国师妥善交接,以保大军运作无间。”
申公豹听闻武王之言,心中暗喜,表面上却仍恭敬地说道:“大王厚爱,微臣定当竭尽全力,全力辅佐姜子牙丞相,不负大王所托。”
武王微微点头:“两位皆是西岐栋梁,孤王相信你们定能摒弃嫌隙,携手共进。至于交接之事,自当从速办理,如今殷商大军虎视眈眈,片刻不容耽搁。”
姜子牙心中暗自叹息,担忧申公豹会在军中暗中掣肘,扰乱军心,影响伐纣大业的推进。
这兴周伐纣之路本就布满荆棘,如今又添变数,实在让他忧心忡忡。
但事已至此,武王金口玉言已下,他身为臣子,唯有强压心中的不安与忧虑,走一步看一步。
而申公豹则在盘算着如何利用这副元帅之位,进一步扩充自己的势力。
在伐纣过程中谋取更多的利益与话语权。
对于阻挠封神大业,他早已志不在此。
取代姜子牙,亲自登上封神台,主持封神大任。
执掌众神命运,才是其至高追求。
虽说姜子牙是圣人钦定的封神之人,但申公豹早就从闻道人口中得知,自己亦是封神天命之人。
况且武王才是天命的人间之主,若姜子牙军权被夺,失去了在这兴周伐纣大业中的关键主导权,又何谈能够顺利完成封神大任?
如今自己已经与姜子牙平分秋色,离封神大任已经成功了一半。
日后只需紧紧紧盯姜子牙,找到他把柄,一旦时机成熟,便会果断出手,将军权牢牢握在手中。
如此一来,取代姜子牙,成为封神之人便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