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凌思索之际,张国维和贾开宗等人前来拜见。张国维开门见山地说道:“大将军,如今朝堂上下都已心向于您,民生会的官员们也一致认为,只有您才能带领大明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请大将军早做决断,登基为帝!”
贾开宗也附和道:“大将军,崇祯皇帝虽然勤政,但能力有限,根本无法驾驭如今的局势。只有您登基,才能确保大明的长治久安。”
王凌沉默片刻,缓缓说道:“诸位的心意,我明白。但此事关系重大,不可操之过急。我需要时间考虑。”
张国维和贾开宗对视一眼,心中虽然焦急,但也知道王凌的性格,不敢再多言,只得告退。
---
几天后,崇祯皇帝突然召见王凌。王凌心中一动,知道事情有了转机。他整理衣冠,前往皇宫。
崇祯皇帝坐在御书房中,神情平静,但眼中却透着一丝疲惫。他见王凌进来,微微一笑,说道:“小凌,朕今日召你前来,是有一件大事要与您商议。”
王凌恭敬地说道:“陛下请讲。”
崇祯皇帝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朕登基以来,虽然勤政爱民,但始终未能扭转大明的颓势。直到爱卿出现,大明才得以复兴。如今,大明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这一切都是爱卿的功劳。朕思来想去,决定将皇位禅让于你,希望你能带领大明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王凌闻言,心中一震,但表面上依然保持平静。他恭敬地说道:“陛下,臣何德何能,怎敢接受如此重任?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崇祯皇帝摇了摇头,说道:“小凌不必推辞。如今朝堂形势朕清楚的很,不论老臣新臣都希望你登基称帝,就连皇后也是这个意思,朕已孤立,如果朕逆潮流而动,恐怕又会给大明子民遭来灾祸,朕已经深思熟虑,此事非你莫属。朕只希望,你登基之后,能够善待朱家子孙,保全朱家的血脉和尊严。”
王凌见崇祯皇帝态度坚决,心中明白,这是最好的结果。他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陛下放心,臣必定善待朱家子孙,保全朱家的血脉和尊严。”
两人又秘议多时,将具体禅让条件敲定,崇祯皇帝要求他的子女的亲王地位不能变,将太子朱慈烺封为盛王,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王位名称不变,其它子女一概享受亲王和公主待遇。
王凌尊崇祯皇帝为太上皇,“明”这个国号不变。
崇祯皇帝和周皇后要求立坤兴公主为皇后,坤兴公主的儿子王锦繁为太子。
至于其它历代藩王及后代,王凌会撤去他们爵位,成为一普通人,作为补偿,朝廷给一定金钱补偿。
至于当朝的所有勋戚一律撤去爵位,成为普通人。
这些,崇祯皇帝就管不了了,这些藩王勋戚,王凌一定会拿他们开刀了。
崇祯十八年秋,崇祯皇帝正式下诏,宣布禅位于王凌。消息传出,朝野震动,但大多数人对此并不感到意外。王凌的功绩早已深入人心,民生会的官员们也早已做好了准备。
禅位大典在京师隆重举行。崇祯皇帝亲自将玉玺交到王凌手中,宣布王凌为大明的皇帝。王凌登基后,改元“永昌”,并宣布大赦天下,减免赋税,推行新政,进一步巩固大明的统治。
崇祯皇帝退位后,被封为“太上皇”,居住在万岁山,王凌将万岁山改建成太上皇宫。
王凌住进了紫禁城,登基之后,首先大封群臣。
内阁首辅是张国维,内阁阁臣分别是倪元路、贾开宗、赵全海、孙传庭。
孙传庭也入阁了。
吏部尚书李邦华,户部尚书韩智,礼部尚书王应熊,兵部尚书张名镇,刑部尚书周志畏,工部尚书方岳贡。
大理寺卿李建泰,鸿胪寺卿赵虞佐,光禄寺卿楚飞。
五军都督府总督由王凌兼任,副都督分别是李二贵、罗汝才、吴三桂。
大明经济部部长赵敏,大明民生银行行长张嫣,大明民生报社社长朱慈烺。
大明皇后朱媺娖,太子王锦繁。
石红玉被封为皇贵妃,张雪和赵敏被封为贵妃。
张嫣内心深处非常仰慕王凌,早有以身相许之心,但是她是木匠皇帝朱由校的遗孀,是先皇后,这个名头使她欲爱不能。
张嫣今年三十九岁,风韵犹存,由于其是不进出美女,又没生过孩子,三十九岁年纪看起来只有三十岁。
王凌心中也惊叹张嫣的美貌,在其称帝时也帮了大忙,心中也有意将其纳为贵妃。
坤兴公主看出了皇娘张嫣和王凌的心思,便有意促成,因为她觉的皇娘张嫣太苦了,十五岁进宫,其实明熹宗在性功能上是个废人,张嫣几乎没有尝过夫之欢,朱由校更是早亡,张嫣过的更加孤苦。
直到王凌出现,坤兴公主发现张嫣每次见到王凌眼中都闪光,对王凌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坤兴公主朱媺娖深知张嫣的苦楚,也明白她对王凌的仰慕之情。作为皇后,她不仅关心自己的地位,更希望身边的人都能得到幸福。于是,她决定暗中撮合张嫣和王凌,帮助张嫣摆脱多年的孤独与压抑。
一天,坤兴公主特意邀请张嫣到自己的宫中品茶。两人坐定后,坤兴公主微笑着说道:“皇娘,这些年来您为大明朝付出了太多,如今王凌登基,天下太平,您也该为自己考虑考虑了。”
张嫣闻言,脸上闪过一丝羞涩,低声道:“皇后娘娘说笑了,妾身已是先帝遗孀,怎敢再有他想?”
坤兴公主轻轻握住张嫣的手,柔声道:“皇娘,您不必如此拘谨。王凌虽是皇帝,但他也是我的夫君,我深知他的为人。他对您一直心存敬意,也曾多次在我面前提起您的才华与美貌。若是您愿意,我可以为您牵线搭桥,让您也能在后宫中有一席之地。”
张嫣听了坤兴公主的话,心中既感动又忐忑。她低声说道:“皇后娘娘如此厚爱,妾身感激不尽。只是……妾身毕竟是先帝遗孀,若是再入后宫,恐怕会惹来非议。”
坤兴公主摇了摇头,笑道:“皇娘不必担心。王凌早已考虑过此事,他也曾对我说过,您的身份并不会成为阻碍。只要您愿意,他一定会妥善安排,绝不会让您受到任何委屈。”
张嫣沉默片刻,终于点了点头,轻声说道:“既然如此,妾身愿意听从皇后娘娘的安排。”
几天后,坤兴公主将张嫣的心意转达给了王凌。王凌听后,心中既欣喜又感慨。他早就对张嫣的美貌与才华心生仰慕,只是碍于她的身份,一直未曾表露心迹。如今坤兴公主主动提出此事,他自然乐见其成。
王凌对坤兴公主说道:“皇后如此大度,朕心中感激。张嫣虽是先帝遗孀,但她的才华与品德足以配得上贵妃之位。朕会妥善安排,绝不会让她受到任何非议。”
坤兴公主微微一笑,说道:“陛下能如此体恤皇娘,妾身心中也感到欣慰。只希望陛下能善待她,让她幸福。”
不久后,王凌正式下旨,册封张嫣为贵妃,这一决定在朝中引起了一些议论,但大多数官员都认为现在王朝姓王不姓朱了。纳一个前朝皇帝遗孀为妃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礼部王应熊等保守官员虽有意见,但是王凌太强势了,他们也只是腹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