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雪喽~”
老李家西厢房屋里,李向东听到胡同里的喊声伴随着铃铛声响起,他放下手中的碗筷,走到炕前拿起单位发的蓝大衣穿好,帽子围脖和手套戴好。
同样跟着他一起往身上套棉衣的还有周玉琴,这年头街坊们协力清扫积雪,算是京城的老传统。
现在的京城环境卫生部门人数不多,再加上没有后世的专业除雪设备和融雪剂,大雪过后的清理工作,几乎全都要靠人力来干。
基本上是家家户户所有的劳动力齐上阵,几十万市民踊跃上街参加除雪大会战!
这种现象一直维持到94年,京城市政府发布了一项规章制度,落实了“门前三包”责任区,慢慢的各单位开始各扫门前雪,公共区域交给卫生部门。
扫雪也就从现在的个人自觉和集体荣誉,演变成了法定的应尽义务。
“三叔,三婶。”
“晓梅来了,你在屋里看着弟弟和妹妹吃饭,等他们俩吃完了,你把他们俩送到你太爷爷太奶奶的屋里,桌上的碗筷你不用管啊。”
李向东交代好李晓梅,看向还在吃饭的儿子和闺女,“乖乖听你们姐姐的话,知道了没有?”
“知道了爹。”
大口喝着粥的李晓海开口应声,双手捧着小木碗的李小竹跟着叫嚷,“知道了~知道了~”
李向东笑着点了点头,看向周玉琴道:“咱们俩走吧。”
从屋里出来,李向东顺手抄起墙根底下的铁锹,周玉琴拿扫帚,小两口跟在李父和李母,还有李大哥和李二哥两夫妻的身后往院外走去。
“三叔。”
“恩,你俩等会干活的时候记得悠着点。”
李晓江和李晓涛两个半大的孩子也跟着一起去,李向东便叮嘱了他们两人一句。
“知道了三叔。”
听到喊声和铃铛声后从家里出来的不止是老李家众人,整个船板胡同的各个巷子里,家家户户纷纷有人出来。
“东子在家呢。”
“东子身上的蓝大衣瞧着就是不一样啊。”
有人跟自己打招呼,李向东就笑着回应一句,然后递烟。
铃声不断响着,人也越来越多,独门独户的不提,那些大杂院才是最热闹,也是人最多的。
大人孩子们有拿扫帚的,有拿铁锹和簸箕的,也有手里拎着一块木头板子的,还有扁担挑竹筐的,大家都是说说笑笑从院子里出来,慢慢汇聚到了胡同里。
因为有往年的惯例在,居委会的干部们只需要维持好秩序就行,也不需要去指挥大家应该怎么干,街坊邻居们全都经验十足。
“大家静一静!听我说两句,我代表居委会感谢大家。”
居委会的主任,站在一辆三轮车的后车斗上,他大声喊完这句话后,抬手指着不远处正在打雪仗玩的几个孩子。
“老人家曾经说过,孩子就像祖国的花朵一样,他们就是国家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
原本吵吵闹闹的街道,在居委会主任说到老人家时,凑在一起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
居委会主任对于大家的反应很满意,他继续大声喊道:“各家的孩子一定要看好喽,千万不能让他们磕着碰着,言归正传啊,现在我宣布,除雪大会战正式开始!”
他喊完这句话,看了眼已经开始干活的众人,干咳两声清了清嗓子,对坐在三轮车座上的小青年吩咐道:“走吧小刘,咱们去隔壁胡同看一眼。”
“主任,铁喇叭开开呗?”
槐子看到载着居委会主任的三轮车过来,他停下手里的动作,拄着铁锹把笑着开口。
“对呀主任,大会战怎么能让铁喇叭闲着?您得让它唱起来呀!”
“主任,放电影《小花》里的《绒花》行不行?”
电影《小花》可以说是今年最火的电影,歌曲《绒花》做为这部电影的插曲,跟着火遍了大街小巷,演唱者就是后世春晚必备节目《难忘今宵》的女歌手。
“我还是觉得《祝酒歌》好听,美酒飘香啊歌声飞~”
想听《祝酒歌》的这位,还开口哼唱了一句。
居委会主任看到大家这么热情,笑着开口问道:“还有想听的没?”
“有!《咱们工人有力量》!”
“《南泥湾》!”
“...”
铲雪的众人纷纷开口,居委会主任笑着点头,“好,我都记下了,我这就去把铁喇叭给大家插上。”
居委会主任一离开,胡同里除了小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叫喊声,大人们全都埋头默契配合着清扫积雪,前头的铁锹铲完,后面的扫帚紧跟着就会扫过去。
大家要求的铁喇叭,在居委会主任离开十分钟后响了起来。
这年头的人容易满足,或者说心思简单,欲望不高,很小一件事就能乐半天。
有着歌声相伴,胡同里地上那层厚厚的积雪,很快就被撮成了一堆儿,一堆儿的。
扁担竹筐和三轮车,还有一辆不知道从哪征用来的拖拉机,也到了该上场的时候。
挑着满满两筐雪的汉子,跟着传来的歌声哼着调子,脚步稳健的朝倾倒积雪的地方走去。
三轮车和拖拉机从胡同口开始慢慢驶向胡同尾,道路两旁站在雪堆旁的众人纷纷用铁锹往车斗上扔雪。
“累不累?”
李向东看到李晓江和李晓涛额头冒汗,笑着问了一句。
他们老李家分派清扫积雪的地点,除了自家的大门口附近,还有大门口右手边不远处的一条窄巷子。
“别太死心眼啊,你俩累了就歇会儿,马上就干完了,甭着急再给抻着喽。”
“知道了三叔。”
李晓江点了点头,李晓涛抬起胳膊擦了擦额头的汗,“没事的三叔,我不累。”
可能是李向东答应中午做好吃的原因,李晓涛干劲十足!
时间转眼来到早上八点,除雪大会战结束。
手里铁锹上粘的积雪清理干净,站在大门口的李向东使劲跺了跺脚,他抬起脚看了看鞋底,这才迈过门槛走进院里。
“东子,你爹他们呢?”
“后面呢,奶奶,外面多冷啊,您不在屋里待着出来干嘛?”
李向东放下手里的铁锹,径直朝正房门口走去,拄着拐棍的李老太笑道:“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煮了一锅驱寒的姜汤,你快去盛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