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一路有医 > 第204章 五运六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们中医学的就是黄帝内经,按照你所想,这阴阳,五行都是迷信?”杨老质问张三,“如果没有阴阳五行,这中医的基础又是什么呢?”

张三被问的哑口无言,但觉得杨老的话又不全对。

“当然了,也不能什么都学,古人也不是全对。内经中也有错误之处,比如人骨有365块。比如具体药材的认识。

所以我们不是一切照搬而是剔除糟粕留其精髓,然后发扬光大。毕竟内经的最大的价值是医学思想和理论体系。”

杨老对今天张三的表现很满意,话也就说得多了。一旦开始谈起这个话题就有点刹不住车。

“医易是不分家的。”杨老打趣张三,“你敢肯定黄帝内经不是在易经的指导下写成的?”

张三想起素问中六节藏象论中说的,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他对这句话理解不够,一直以为是在说人体之气的盛衰对应四季的变化。现在看来这也是易学内容,而且这气也应该不仅仅是人体之气。

他马上向杨老请教这句话中气的解释。

杨老听他问起这个,兴趣更盛,“这其实说的就是五运六气。”他问张三,“你知道什么是五运六气之说?

“五运指的是五行的变化。”张三努力回忆自己所看书籍中这方面的的记载,“六运应该是指风、热、湿、火、燥、寒。”

在杨老鼓励的目光中,张三继续,“我觉得这就是四季变化和病体之间的关系,四季变换,病体表现不同,服食药物也会有选择。”

杨老看他再说不出什么了,有些遗憾,但没有失望。这个岁数的医者能知道五运六气已是不易。

更别说张三也有一些自己的见解。虽然不全对,但是在大方向上也不算错。

“古人说,不读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可见中医药学与运气之间的关系。内经中的七大论。

天元纪、五运行、五常政等大论其实就是先古时期的阴阳大论。到了唐代,王冰将之补入内经。以填充内经所亡之篇。

此后运气学说一度中兴。尤其宋金元时期,研究运气学说的医家风起云涌,大家也频频出现。沈括、刘温舒、成无己、都是那时期的佼佼者。

明清出现了张景岳、吕复、吴谦、石震这些也是代表人物。他们对运气学说的研究推广发展贡献颇多。

孰知鸦片战争后,许多国人自鄙自弃,丧失民族气节,视自己的优秀文化为落后,为封建竟然把中医药学的精华和瑰宝当做糟粕,扔进了了垃圾桶。

从此运气学说即隐而不显,虽中医大家也鲜知运气之用。这也是百年来中医药学停步不前,无所创新和发展,几欲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张三被杨老的话震惊。如果按照杨老所说,他学的中医又算什么?一时之间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

杨老看出他的心思,“你也不要妄自菲薄,我是告诉你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药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了这个学说,中医药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医学体系。但也不能一切都遵循古人的学说。

继承不泥古,发展不离宗,中医药学源远流传千载,靠的是代代名医的悉心相传。将来还要加上发展和创新。”

张三这才醒悟,差点怀疑自己所学不是中医。现在听杨老解释才明白,原来是自己学的是删减版中医。

他有心再继续向杨老求教五运六气学说,但是看时间已经不知不觉过去了近一个小时,无论如何都要让杨老休息一会。

站起身子提醒杨老休息后,他在原地嗫嚅半天还想说什么,却最终还是推门而出。

杨老把他刚才行为都看在眼里,始终没有出声。等张三离开后,他的眼中的期望之色逐渐转为失望。嘴里轻声嘀咕,“这都能忍的住?”

他和张三说了这许多不仅是让张三能了解真正的中医药,还存了让张三见识一下自己的知识,并对这些知识产生极大兴趣。

目的就是让他主动开口拜师。他不相信听到这些知识,学中医的能不被诱惑。可是看到张三始终不愿开口,杨老心中也是极为失望。

张三出来后,心里多少带有一些失落。越是对杨老了解,心里惶恐越是加剧。他觉得自己距离杨老越来越远。

杨老此时在他心中就是一座无法触及的高山,只能远远眺望。甚至走近一些近处观看的心思他都不敢有,他怕自己被拒绝后远观的资格都会失去。

张三回到大教室,坐着发了一会呆后。养老院老人陆陆续续进来准备继续体检。配合他的工作人员到齐后,检查继续。

可能是新鲜感过去了,下午来的老人不多。稀稀拉拉连早上的一半人数都不到。大多都是养老院以前和张三有过交集的老人。

一个下午,张三检查了30个老人身体,总的来说还算不错。除了一个有些哮喘的老人比较严重,其他人的身体都没有大的异常。

头疼脑热的小毛病他随手就处理了。有些慢性疾病,他也告诉对方怎么进行自我调理。

哮喘的老人本来是排在后面的,是前面的老人看他辛苦就让他排在了前面。张三看着眼生,知道应该是他走后才住进来的。

进入冬季,老人哮喘发作,依靠激动剂来缓解病情。西医普遍的治疗方式就是消炎,控制急性发作。

张三检查老人脉象沉细,舌苔质淡苔少。自述自汗畏风,心悸肢冷,易受外寒,痰少不爽。而且喘促,气短,声低,语弱。

四诊合参,张三判断是肺虚型虚喘。立法补益肺气,敛固止喘。施方大青龙汤加减。

刚写好方子,杨老来了。他马上把方子递给杨老请他验看,随后把患者症状和检查结果告诉了杨老。

杨老把哮喘老人喊到身前,重新摸脉。所有检查都做了一遍,和张三没有不同。

然后问老人生日,甚至细致到几点几分,张三留意了杨老这个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