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炯的厉声怒喝如同黄钟大吕,震得殿中众人心神动摇,一个个咬牙切齿青筋暴突,无边戾气在殿中蔓延。
大殿内檀香袅袅,怒喝余音仍在梁柱间震颤,杨三水龇着牙咧着嘴,皮笑肉不笑的向朱慈炯请命:
\"如此蛇蝎岛国,比之建奴更阴毒酷烈数倍,累累血仇不可不报,千年宿敌的隐患不可不除!\"
“末将对这些畜生就有个字:杀!”
“那么,攻略倭岛的陆军主将,末将便恬颜认为当仁不让了!想来大家伙都知道,某家对于炮制畜生,经验相当丰富。”
杨三水的话语如此有道理,他的炮制建奴的“业绩”实在是精彩万分,所以众将只能无言以对,没法出言竞争了。
明安达礼目光一转,心思电转之下也朗声请命道:“太子殿下,蒙人自本朝太祖、成祖始,既是大明忠诚的藩篱。”
“末将隐约记得,前元世祖立大元朝之后,曾两次征伐倭国,只可惜均遭遇风暴天气,最终功败垂成,令人遗憾万分。”
“本次征伐倭人,末将愿领大明蒙古军团杨将军尾翼,为报华夏过往之血仇,为铲除华夏将来之隐患出一份力气。”
众人闻言纷纷颔首,对明安达礼愈发接纳,朱慈炯心中亦是欣慰无比,因而特地温言出声:
“将军此言,令孤王万分欣慰!蒙古源自室韦,如今更是华夏一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当齐心协力铲除大敌。”
“遥想前元世祖忽必烈陛下,亦是了不得绝世英雄,领汉军侯击败阿里不哥,在和林建立宣慰司都元帅府,以汉法治理天下,亦是华夏王朝了。”
“及至今日,汉人为华夏主干,各族为华夏枝叶,终为一体了!各族齐心,为华夏征战四方,铲除累世大患,正当其时。”
“好,很好,非常好!此番大战,陆军便以杨三水为主将,明安达礼和王辅臣两位将军为辅;海军自然由闽王为帅,甘辉、万礼两位将军为辅。”
“孤王令你们在一个月内,制定出征伐倭岛的作战方略,必须为大明为华夏,彻底消除这个千年大敌。”
“孤王只要功成,你们尽管全力施为,无需顾虑手段,一切罪孽尽归孤王,青史美名尽归诸位。”
杨三水、郑成功领着几人慨然领命,他们从朱慈炯话语之中,深刻感受到了百世不易的决心,以及杀意。
杨三水领命之后,想了一想,再度开口请示:“殿下容禀,不知此次大战期限如何?对战一国,恐短期不能成事。”
朱慈炯毫不犹疑,当即慨然说道:“与倭国鏖战,孤王不欲设定期限,只设定最终的目标:彻底铲除威胁。”
“至于期限么,百年亦是无妨,千年亦无不可;我们这代人如果不能成功,那便由下一代人,下下一代人去完成,直至大功告成之日。”
“诸公务必谨记,这是一场不死不休的鏖战,自开战之日起,必须有一方彻底倒下乃至消失。”
朱慈炯说的决绝,众人凛然听命,杨三水仰头沉思片刻,脸上有笑容浮现,只是那笑容有些阴森。
宋应星老院长已是须发皆白,不过精神十分矍铄,他朗声说道:“太子殿下,科学院呐 ,这两年弄出不少好东西,定能助攻伐大计早日功成。”
“老臣以为,大明火器已冠绝天下,不是小小倭寇能够匹敌的。我等已经仿制出了大型火箭弹,一些弹头中以猛火油和白磷调和,遇水愈燃。\"
“海战之中,只需数枚弹头击中敌舰,便会令其失去战力乃至沉没,加上我军舰队火炮已经都换装了开花弹,必令倭寇闻风丧胆。”
“老臣从史料和近两年的情报中,还得知倭岛上以木质建筑为主,大明火炮和这种燃烧火箭弹,必能攻城略地战无不胜。”
“海军的那艘以蒸汽为动力的铁甲舰,也已数日前试航成功,虽然速度只有其他战舰八成,但战力却远远超出。”
“此殿下令科学院研究的热气球,也在近日试飞成功了,在风向和风力合适的时候,定能给敌人一波惊喜。”
“当然了,灭国大战不能依赖一两件神兵利器,大明兵工厂的实力也今非昔比了,绝对能够满足海陆大军所需。”
“我们每年能为大明建造二、三级战列舰二三十艘,建造各类辅助船只二百余艘,制造各类火炮三四百门,各类火铳二十万支以上......”
“老夫还要告诉这位,以上这些都是常规生产时的产量,如果大明需要,产能还能大幅提升。”
老人家一脸傲娇,众人心悦诚服,朱慈炯欣慰万分,大明有如此恐怖的军备能力,岂是小小倭国能够抵挡的。
张煌言喜悦之余,脸上又浮出忧虑之色,连年大战之下,固然连战连捷光复了天下,但大明财政状况却是负担沉重。
百战之后,正是百废待兴之时,华夏大地从南到北何止万里,历经战乱后凋敝不已,中原之地更甚,都需海量财富物资投入其中方可。
新疆、青海以及西藏等地尚未光复,自然需要大军征伐,银两物资又要水般泼洒出去,想一想就头痛欲裂。
不仅如此,如今各路大军光复了大明,光复了天下,百战余生的将士们和文臣武将们,也都眼巴巴等着封侯拜相和丰厚赏赐呢。
他原本以为,天下平定之日,当是大明休养生息之时,安心于内发展积累一些年,国力自然会蒸蒸日上,方能再提对外征伐之事。
张煌言越想越是忧虑,脸色愈发纠结和晦暗,但又不能出言反对太子殿下的抉择,便想着朝议后再寻机进谏。
在张煌言心中百转千回之际,李定国、沐天波、姜光军、兀尔特和金俊等将领们也早已按捺不住,绝不愿意放弃征伐倭国的机会。
无论如何想,这都是灭国之战,一旦功成,那可是青史留名族谱单开一页的无上荣光,华夏男儿岂可落后于人。
朱慈炯目光环视,将张煌言的忧虑收入眼底,对众将的蠢蠢欲动也是了然于心,一切都在掌握中,他早有定计自能令众人尽皆忧虑全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