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吁以前又不是藩属国,对大乾的了解也不多,昂山也不是礼部官员,只是会读写汉字,比其他东吁人更了解大乾而已,所以他们并不知道这么做是违背规矩的。
在他们朴素的价值观看来,隆正帝这个假主人都有,贾珠这个真主人也一定要有,仅此而已。
贾琏和贾蓉都是经过贵族教育的,这种事情自然知道,说什么也不收东吁使团的贡品。
使团好不容易才将它们从东吁带过来,总不可能再带回去吧?
昂山向贾琏问清缘由后,便解释这些并不是贡品,而是他们准备给贾家的私人礼物。
如果以东吁使团的名义送,那确实就属于贡品;如果以他们个人的名义送,说是礼物也没什么问题。
两人拗不过昂山的热情,最终还是收下了这些礼物。
只能说他们这一番操作,贾珠以前的隐忍和韬光养晦都前功尽弃了。
使团献完礼物后,提出想要拜见一下府中其他主人。
事情做得再好,还是不如会奉承人。
他们奉承不了贾珠,却可以讨好贾珠的家人,这才是以后发展的捷径。
尤其是要给贾珠的夫人和未来的接班人留下好印象,枕边风和继承人,这是任何一个当权者都难以避免的两个软肋。
使团远道而来,还送了这么多礼物,贾琏也没好意思拒绝他们。
便让人去请来了贾母、王夫人和李纨。
未出阁的小姐,他们肯定是见不到的。
其他人,貌似也没有见的必要。
三人一进齐物堂,使者们根本不敢抬头看,哐哐又是一顿三跪九叩行大礼。
三跪九叩礼是针对天、地、君、师、父的礼仪,他们作为妇女,哪里受过这样的大礼?
其他人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但贾母大约猜到了,应该是贾珠实际统治了东吁。
老太太还是有阅历的,气场也强,并没有因为他们的举动而表现出丝毫异样。
王夫人和李纨见老太太镇定自若,也就跟着受礼了。
行礼请安之后,双方也没什么好说的,贾母问了一些关于东吁的情况,贾珠在东吁的战斗,以及目前的东吁形势等。
得知东吁使者过几天就要返程回东吁,可以帮他们带一些东西给贾珠,双方便约定好,临行之前再来贾府一次。
随后,昂山就带着东吁使团告辞离开了,告辞的时候又是一顿大礼,众人都看麻了。
昂山给没给众人留下好印象不知道,但东吁人动不动就下跪的印象深入人心。
贾母看到这些东吁人恭顺的态度,对贾珠的“事业”更放心了一些。
不到一年时间,就将东吁调教到这种程度,想必叶赫部和草原应该也差不多。
贾母之前一直担心贾珠的大事不成,如今看来,貌似希望很大。
如果贾家能成为皇族,那她就算到了九泉之下,也能给公公和先夫一个交代,贾家没有在她的手里败落。
送走东吁使团之后,李纨便让丫鬟们去通知府里的弟弟妹妹们,问他们有没有东西要送给贾珠。
贾珠的生日是九月初三,现在送生日礼物肯定来不及,等使团回到东吁至少也十月了。
而且,贾珠也不缺什么,主要还是写信,相隔约三千公里,鸿雁传书都传不到这么远,能找到人送信就是一件幸事,家书抵万金。
一时间贾府众人都在喜气洋洋地给贾珠写信,然而乾清宫里的隆正帝还没有消气。
贾珠这种行为,简直就是在打他的脸,是可忍孰不可忍。
隆正帝写信给史鼐和李叔正,命令他们暗中联系南安郡王和云南土司,等贾珠率兵返回云南时,不顾一切代价消灭贾珠。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这一次,他忍不了。
隆正帝之前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就是为了以后再和贾珠慢慢周旋。
这次的“贡品事件”彻底点燃了隆正帝的怒火,将压抑许久的情绪全部爆发。
两人根本没办法和解,反正早晚都要对上,还不如趁着这次机会彻底解决贾珠的威胁。
而且,隆正帝也不是一时置气,而是出于合理考虑,等贾珠在中南半岛打一圈回云南的时候,必然是兵力最疲弱的时候。
贾珠在东北和北方的援军,没办法及时赶到云南,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贾珠一旦失势,西南诸国也会痛打落水狗,报复之前的欺压之仇。
就算是已经被贾珠占领的地区,也有可能爆发起义,让原本的势力死灰复燃、重新掌权。
这么多因素加在一起,如果都拿不下贾珠,那以后再想动手,结果只会更糟。
而且,隆正帝年龄也大了,没几年好活的。
如果他在位时不能消灭贾珠,等将来李铎上位后,只会和阿那毕隆一样,沦为贾珠的傀儡。
快刀斩乱麻,是输是赢,就看这一次了。
至于如何对待贾珠的家人,就看战局怎么发展了。
如果贾珠在中南半岛或者云南战死,害死贾珠的罪责可以推卸给南方诸国或者云南叛军,贾珠依然是大乾的英雄,隆正帝可以留贾家一条生路。
反正只要贾珠死了,贾家其他人也构不成威胁。
如果贾珠从云南逃了,那贾家人就是皇室的护身符。
只要贾珠敢大军压境,进攻神京,隆正帝就会拉所有贾家人陪葬。
贾府众人还沉迷于给贾珠写信,没有感觉到丝毫危险。
李纨找惜春给新出生的两个孩子各画了一张肖像画,贾珠在孩子出生前就离开了,想必现在最惦记的就是两个孩子。
李纨已经在想,贾珠在千里之外看到孩子的样貌会是什么反应?
怀孕的时候,贾珠就说想要一个女儿,不知道得知心愿达成的时候,他会有多高兴?
宝钗则是亲自为贾珠缝了两件披风,并不是最近才缝的,而是贾珠离开后,每当宝钗想起贾珠时便缝一点,不知不觉已经开始缝第三件了。
宝钗不由想到贾珠在战场上穿着她缝的披风,奋勇杀敌的样子,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黛玉什么都没写,只准备了一本《李义山诗集》,一切尽在不言中。
黛玉曾说她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可能因为她和李义山太像了,尤其是对感情的态度,深情、执着、悲凉、专一。
她懂李义山,她希望贾珠也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