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洪武元年 > 第179章 这狗东西,净给咱出难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9章 这狗东西,净给咱出难题!

一听到李善长说对百年规划和五年规划有点儿想法,朱皇帝才稍微压制住心中的怒气,微哼一声后先是让杨宪坐下,接着又望着李善长说道:“善长兄请说,咱洗耳恭听。”

李善长拱手道:“上位,臣记得杨知县之前上奏本说要在宁阳县文庙当中立社学,后来又听闻杨知县让宁阳县百姓也跟着识字。”

朱重八嗯了一声道:“是有这么回事儿,咱还听说这狗东西为了让百姓识字,不惜开出哪一社百姓能识得一千个字就奖赏一头大肥猪的价码,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哪一社的百姓能分到猪肉。”

李善长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臣记得,杨知县在奏本里说百年之计,教育为本,又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倘若要制定百年规划,除了百姓生计之外,首重的便该是杨知县所说的教育为本,礼部须好生考虑该如何兴办学校,为大明培养更多的读书人。”

“除了教育,便是各地的道路桥梁。臣闻杨知县修一条宁阳通往兖州府的路,占地足有十丈之宽,言说是修一丈要留九丈之地,为的是以后需要拓宽道路时可以直接修路,不需要再考虑占用百姓田地,如此亦是百年规划,工部规划天下道路桥梁之时,亦当有此考虑。”

“……”

李善长从教育说到交通,又从天下丁口说到徭役问题,再从现有土地数量一直说到开疆扩土等等问题,只是越说越是心惊,越说也越是头疼。

仅仅只是一个修路先占下十丈地,修一丈,留九丈,以后随时可以加宽,就可以看得出这位杨大知县的远见——要是当初朝堂的文武大臣们有这份远见,如今的京城又怎么会天天堵的跟狗一样?

没错,大明的京城已经开始出现拥堵的现象了,不光是定淮门天天堵船,京城里的许多街道也天天堵人。

李善长有时候都恨不得直接把京城的人抽调出一半,打包送到宁阳县或者扬州城,反正宁阳县缺人,扬州城里也没有多少人。

可是这话又说回来了,五年的规划啊,涉及到的事情方方面面,哪里是一天两天就能商议完的?真正落到纸面上又需要多长时间?再具体实施起来呢?

同样是五年规划,一个县城的五年规划,跟整个大明朝的五年规划比起来,那难度能是一回事儿?

李善长说的头疼,朱重八朱皇帝听得也是同样头疼不已。

而更让朱皇帝头疼的是,刘伯温在李善长说完之后还特意补充了一句:“刚刚希武兄有一句话说的对,时移,事移。这百年长期规划也好,五年短期规划也罢,都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动,到时还需另外修订,想来这也是杨知县提出五年为一个规划周期并加以审计的原因。”

好嘛,杨癫疯那个混账一下子给整个大明朝堂的文武百官安排了足足一百年的工作,就算只顾眼前也要考虑未来整整五年的事情,可是整个大明朝一十三个行省,一千多个县,五千多万百姓,哪怕是一天的时间都有可能发生一大堆乱七八糟的问题,现在再把这个时间尺度调整到五年……

朱皇帝越想越头疼,忍不住微微叹息一声道:“这狗东西,净给咱出难题!”

李善长同样是满脸的蛋疼纠结之色,等到向朱皇帝告辞,刚刚离了乾清宫,李善长就望着刘伯温问道:“青田兄,你知道最近有什么人又得罪了那姓杨的?”

刘伯温捋着胡须笑了笑,笑容中满是化不开的苦涩:“善长兄这可问错人了,伯温最近一直在家读书,哪里能知道杨知县又与什么人结怨?”

说到这儿,刘伯温又扭头看向乾清宫的方向,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或许,单纯的就是那位杨知县忽然想到了这个五年规划,所以上了这么一份奏本?”

李善长闻言,不禁在心里狂骂刘伯温老狐狸——通过前几次的事情来看,若不是有人招惹了姓杨的,他倒也算得上老实,唯独有人招惹到他的时候,他才会变着法儿的折腾。

第一次,是孔希大招惹了他,然后他就捅出来《洪武正韵》和《洪武字典》。

第二次,是京城里传言他“刮地三尺称青天”,然后他又捅出来一个《洪武大典》。

这回直接捅出来一个五年规划,估计又是有人招惹他了,然后这个狗东西心里气不过,就开始拿朝堂上的文武大臣们撒气。

或者说,他从来都不是直接针对朝堂上的大臣,而是随便抛点儿什么东西出来,先引起朱重八朱皇帝的重视,然后再借着朱皇帝的手来折腾其他人。

李善长忍不住揉了揉额头,低声道:“回去之后都说一下,以后谁也不要去招惹他,这一次是个百年长远规划再加五年短期规划,没有两三年的时间做不完,谁知道他下一次又会再捅出什么事情来?”

……

一份完整的五年规划,涉及到的东西方方面面,别说是李善长和刘伯温他们头疼,就连提出五年规划的杨大知县也是同样头疼不已。

他娘的,当时光想着给朝堂诸公们添堵,却忘了自己在折腾他们的同时也要做一份五年规划出来才能交差。

微微叹息一声后,杨大知县干脆提起笔来,在纸上写写画画。

既然是一整个县城的五年计划,那就干脆从经济、文化、民生三个大的角度出改来搞,然后再往下细分也就是了。

比如说民生,无非就是洪武元年的时候有百姓多少户、多少人,预计到洪武五年的时候有多少户、多少人,洪武元年的时候有多少亩土地,到洪武五年的时候要存量多少亩土地。

还可以结合民生谈一下文盲率多少,如何扫盲,从洪武元年到洪武五年制定一个计划,要搞多少所学校,培养多少个秀才,文盲率要降低到多少。

经济这个玩意儿就更简单了,无非就是现有多少个商铺和工坊,假如收商税的话能收取到多少,到洪武五年的时候预计能收上来多少商税,百姓能赚到多少钱。

剩下的无非就是命案或其他案件的多少、道路桥梁以及水库、水渠等各种乱七八糟的工程要搞多少、预算多少、预计使用人力多少,其实真要搞起来也就是麻烦了一些,要说多难还真就说不上。

反正比朝堂上要搞的大明百年规划和大明五年规划要容易得多。

再然后,就是把这些东西全都结合起来做成一个维度表,后面五年的时间里就按照这份维度表推进,最好是能提前完成然后压着线往上报,这样儿不仅能显得自己工作认真负责,还能给自己充足的时间摸鱼摆烂。

啧啧,还得是本官呐,就是心善,哪怕是要折腾你们也会先给你们打个样儿,先写出一份作业来让你们抄——这世上又有几人能像本官一样处处与人为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