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洪武元年 > 第544章 不会拍马屁你就别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44章 不会拍马屁你就别拍

跟大型的冶铁工坊和大型煤矿比起来,几个知县带着衙役抢人的事情简直连个屁都算不上。

朱标拿着一份奏本晃了晃:“准备迁移百姓吧,这次起码也要迁移两万百姓过去。”

李善长捋着胡须笑了笑,应道:“殿下说的是,这次起码也要迁移两万百姓。”

朱标刚打算点头,李善长却忽然话锋一转,说道:“除了迁移百姓这事儿,臣以为,在州府和村社之间增加小衙门的事情,也可以在这四个县进行试点。”

随着李善长的话音落下,刘伯温忍不住拍手笑道:“妙啊!善长兄此计甚妙,甚妙~”

根据现有条件可知:

一、这四个知县都不是什么好鸟儿。

二、北平知府和永平知府根本不愿意管或者说根本不敢招惹这四个知县。

三、这四个知县的背后有人,就是惹出麻烦来也有人能替他们收拾烂摊子。

根据以上条件可证:给这四个知县加担子,就等于是给某个不可名状的杨癫疯添堵,顺带着还能试行州县与村社之间的小衙门。

一石二鸟。

一举两得。

简直完美。

朱标当即就笑着点头应道:“如此甚好,甚好。”

……

就在朱标和李善长、刘伯温琢磨着该怎么给杨少峰添堵的时候,远在济南府的杨少峰整个人都是懵的。

不是。

带着衙役跑到北平府去抢人,你们几个是真不把北平知府和永平知府当人看啊?

还有,就算你们要互相告状,难道不应该派人往登州知府衙门送信吗?

派人送到宁阳县算怎么回事儿!

杨少峰拿着手里的书信反复看了好几遍,横竖就看出来几个字。

“请师娘主持公道。”

杨少峰气极反笑,直接把手里的书信对着锦儿晃了晃:“你瞧瞧,这就是你给惯出来的好学生!”

锦儿根本没接书信,只是抿嘴笑道:“相公可真会冤枉人,只说妾身如何惯着他们,却从来不提自己是如何惯着他们。”

玉儿在旁边接了一句:“哎哟哟,这话听着可真耳熟。”

“嗯,相公的话很耳熟。”

“姐姐的话也很耳熟。”

“这是在哪里听过?”

杨少峰的脸色越发阴沉如水。

学坏了。

都学坏了。

锦儿学坏了。

玉儿原本就不是什么好人。

宁阳县的生员也被她们两个惯的不成样子,什么胆大包天的事情都敢干。

杨少峰轻轻哼了一声道:“为夫去找岳父大人说理去。”

等找到了朱皇帝,杨少峰就直接把手里的书信递过去,拱手拜道:“岳父大人,小婿是来请罪的。”

朱皇帝微微一怔,问道:“请罪?”

说完之后,朱皇帝又不自觉的看了一眼外面的太阳。

坏了,太阳搁踏马西边升起来了!

要不然这狗东西怎么会跑来请罪?

朱皇帝疑神疑鬼的打开书信看了几眼,随后便深吸一口气,说道:“你是来请罪的,还是来替他们请功的?”

北平和永平发现大型铁矿和煤矿,具体储量不明,疑似大型优质矿脉。

这他娘的是请罪?

跟疑似优质大型铁矿、煤矿比起来,带衙役抢人还能算个事儿?

再说了,这几个孩子不是已经认识到错误了么,都写信到公主府认错求救了,咱这个皇帝要是再狠狠的处罚他们,后人不得说咱老朱太过于苛待臣子?

反倒是北平知府和永平知府,这两个知府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为什么四个孩子大的知县都能找到矿脉,两个知府却找不到?

这四个孩子不过就是想要一些人手去挖矿,直接调拨给他们也就是了,何至于闹到让孩子带衙役去抢人?

还有汪广洋,连治下几个知府都摆弄不明白,也是个吃干饭的!

瞧着朱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黑,站在一旁的汪广洋心里咯噔一声,拱手问道:“上位?”

朱皇帝越想越气,直接把书信塞到汪广洋手里,又冷哼一声道:“看看,看看,你堂堂一个山东布政使,治下几个知府居然连几个孩子都比不上!”

汪广洋整个人都麻了。

孩子?

你管堂堂的七品知县叫孩子?

是,他们的年纪是小了些,可是别管他们年纪再怎么小,那也是正儿八经科举出身的二甲进士,又在六部五寺观政实习了一整年,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比普通的知县老爷强上百倍!

他们四个知县带着衙役去抢人,这事儿搁在江南的官老爷们身上都够掉脑袋了,搁他宁阳县出身的就是孩子?

人不能,至少不应该如此双标。

还有,他们抢人这事儿,北平府和永平府没往老夫这里报,老夫又怎么可能知道?

汪广洋同样也是越想越气。

可是一想到书信里写的,储量不明,疑似大型矿脉这几个字,汪广洋又不得不强行忍下心里的不爽。

以后老夫就绕着他宁阳县出身的官员走!

汪广洋一边在心里吐槽,一边向朱皇帝拱手拜道:“恭喜上位,贺喜上位。有这几处矿脉,徐相和常平章、汤帅他们北伐时定然更加勇猛精进,实在是可喜可贺。”

朱皇帝瞥了汪广洋一眼。

不会拍马屁你就别拍。

硬拍也拍不舒服。

朱皇帝轻轻哼了一声,将目光投向杨少峰:“你说,咱是该往你登州迁移百姓,还是该往他们四个县里迁移百姓?”

杨少峰有点儿懵。

难道你就不能在往登州迁移百姓的同时,也往他们四个县里迁移百姓?

所以,究竟是你个老登连区区四个县需要的百姓都搞不定?

还是说你个老登单纯的就是想给本官添堵?

杨少峰心中不爽,便直接答道:“小婿觉得吧,登州府需要的是能够教书育人的教书先生,是懂得各种学问的工匠,而他们四个县需要的只是挖矿的工人,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冲突。”

“要是岳父大人既想要登州大学,又想要北平、永平的煤矿和铁矿,那就两边同时派人。”

略微顿了顿,杨少峰又忽然皱起眉头,说道:“胡元在北平和永平会不会有探子?如果有,那胡元会不会知道煤矿和铁矿的消息?如果知道……”

朱皇帝直接睁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