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贞观开荒人 > 第358章 功德无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个阿樱!叫我说什么好?”卢照时拿着清单,看着桌上装着白糖、冰糖、酸枣糕的白瓷罐,眼眶湿润。

这是给自己私人备的礼,到了长安,贡品面呈圣上,自己这份用来打点人脉。

十年外派梧州,朝中无人,时逢年节,不能空手拜见上司,人情世故哪里都要!

小小一罐,金贵无比,除了宫中,市面上根本买不到。

送礼拿得出手,收礼的更有面子!

这些日子,夫人遣人到广州港寻觅奇珍异宝,花费不少,都比不上这小小一罐糖来得贵重。

夫人一片心意,他感激不尽,陪着自己无怨无悔,在岭南苦熬十年,

卢照时从没想到,因为苏家,自己也能入了圣上的眼。

以前觉得人到中年万事休,如今觉得自己年富力强,正是大有作为之时。

“鹤龄,我即将启程去长安,家里就拜托你多照看!”卢照时对王延年道。

“恭喜大人,守得云开见月明!”王延年替老友高兴,“放心去!家里我们替你守着!”

卢照时收拾行囊,带上苏伯彦、胡大朗、一应贡品往长安进发,特意从大庾岭路过。

“快!水泥搅拌好了没?那边等着要!快!”大庾岭道路上,全是忙碌的民夫。

长长的道路分成几段,最前面的垫平路面,紧随其后的是填土、夯土、上模板、扎竹筋条、灌水泥、抹平。

像一条巨龙,人人都在忙碌、忙而不乱,脸上洋溢着笑容。

甚至还能看到不少穿官袍的官员混杂其间,那是负责各路段的负责人。

一身灰尘,却精神抖擞、干劲儿十足。

有路过的客商驻足观看,极力称颂苏大人能干!没有苏大人就没有今天的大庾岭。

“老伯,错了!”苏伯彦打断。

“这位郎君,老夫哪里错了?大伙儿说说,是不是?要不是苏大人,咱们不知还要苦行多少代?”

年约五旬的客商大声道,是真心称颂苏大人!

“对!苏大人能官厉吏!我等大庾岭百姓之福!”周边百姓纷纷赞道。

“老伯,是圣上英明!朝廷励精图治!

不然苏大人再厉害,没有圣上许可、朝廷支持,大力拨款,他也修不了大庾岭!

是不是这个理儿?”苏伯彦徐徐引导。

“郎君说的是,老夫肤浅了!”老客商瞬间意会,拱手遥对长安,“圣上英明,朝廷励精图治!愿我大唐永世繁盛!”

卢照时含笑看着苏伯彦,长江后浪推前浪,苏家人才辈出!这反应够敏捷!

一味夸大苏员外郎的功绩,只字不提圣上、朝廷,置圣上、朝廷于何地?只怕路未修完,祸事先到。

“卢大人、伯彦?”苏老二看到熟悉的身影。

“二叔!”苏伯彦转身,一个头发、胡须、浑身上下皆灰尘的二叔,龇着大白牙傻笑。

“你们咋来了?”苏老二将人带到驿站。

“卢大人回京面圣,我与胡大郎君随行,回长安复学。”苏伯彦回道,“二婶目前一切安好!”

“恭喜苏大人,大庾岭修通指日可待!”卢照时冲苏老二拱手道。

工地热火朝天的场景,卢照时看得浑身火热,斗志昂扬!

“同喜、同喜!修建大庾岭得以实现,大人功不可没!”苏老二谦逊道。

两次倡议,都有卢照时,将来刻碑,必定要加上,给朝廷的请功簿上也会带上。

“征调了多少民夫?”卢照时咂一口茶关切道,面圣时也能帮着美言几句。

“周边三个乡镇的民夫都参加,有三四千人!本来只征调一半,可村民们想早日通路,农忙后全来了。

甚至两边码头的船夫也来了不少,船商们不时送些吃喝,鼓励众人!”苏老二说着满是自豪。

“照这速度,开年回来,新道能修通了吧?”卢照时问。

“差不多!原本我还以为要耗时两年,想不到百姓期盼已久,热情高涨!”

一番磨砺,苏老二沉稳、睿智,已是老练的官场中人,举手投足颇有气度。

“苏大人,你是如何想到重新开辟一条道路的?按理原路上拓宽,不是更省时省力么?”

胡大朗第一次到大庾岭,被壮观的劳动场面震撼,还没见识到原路的艰险、难行,心中不免疑惑。

“胡大郎君问的好!”苏老二赞道,“没走过大庾岭的人都会这么问,只要走过,便知晓答案。”

胡大朗盯着苏老二,等候下文,结果苏老二没了,闷头喝茶。

好一会儿,胡大朗才反应过来,答案在路上!

喝茶小坐一会儿,苏伯彦留下一罐冰糖、一袋核桃芝麻粉,几人赶路。

“二叔,时彦、辰彦已接了秦外祖,与游学的孩子们一同抵达长安,不再回岭南。

明年阿樱带祖母、二婶她们返回长安。”

“嗯!时彦已来信告知!”苏老二情绪有些低落。

两个儿子不管不顾跑回荥阳,捅了篓子却没胆量承担,还是小儿子智取诉状,骗走老岳母,一场闹剧才收场。

事后连写信的勇气都没有,要不是时彦来信,她还不知两个儿子如此能耐!

“二叔莫要难过,人经历风雨方能成长,经此一事,时彦、辰彦定然醒悟,以后必不会再糊涂。”苏伯彦宽慰。

苏老二看着侄子,是啊,经历风雨方能成长!

流放岭南,兄长、三弟家的孩子迅速成长,勇敢面对困境、齐心协力,穷且益坚。

唯有自家的,一个糊涂、两个糊涂、三个四个还是糊涂,万幸最小的儿子没糊涂。

不然二房是真的一个不剩,全不中用!

胡大朗紧紧贴着崖壁,不敢往外看,妈呀,这路太难走了。

自己空手尚且走得如此艰难,那些常年人扛马驮是如何过的?每年两头的物资全从这条小道交换。

难怪苏大人在南岭另外开辟道路,这路是真没法拓宽。

施工难度大,且施工就得阻断通行,两边水路生意将断掉,多少人的生计维系于此!

难怪船商们纷纷舍财捐赠,大力支持。

老路不断,他们的财源就不断,开通的新路四车道,更是让他们的生意壮大!

苏大人当真是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