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礼部主事听闻陛下要给周煜赐婚,只当陛下担心周家如今权势鼎盛,不想其在与世家联姻,这才指了一个名不经传的姑娘。

他心中腹诽不已,但面上还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问道:“陛下,不知这小娘子是哪位臣子家的千金?臣也好按规矩拟旨。”

皇帝微微笑道:“说是周煜在任上结识的,此女颇具才能与仁心,与周煜更是秉性相投,郎才女貌。”

礼部主事一听,顿时震惊得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微张开,半晌合不拢。

他心中暗自思忖:这陛下对周家也太狠了,不想旁人结交权贵,竟然直接给人指了一个小农女!

若这旨意传出去,怕是要引起不小的风波,到时候周大人定会找上门来找他掰扯。

踌躇了许久,礼部主事咬了咬牙,硬着头皮说道:“陛下,您要不要再问一问周大人爹娘的意思?毕竟婚姻之事,乃结两姓之好,若周大人心中另有想法……”

礼部主事想的是,让皇帝亲自同周修远提一提,如此即便他有推辞,也是他与陛下之间的事情了!

话还未说完,皇帝的脸色瞬间垮了下来,眼神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冷冷道:“怎么,朕给臣子赐婚,还要经过旁人同意不成?朕金口玉言,岂容他人置喙?”

礼部主事吓得脸色惨白,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紧紧贴在地面上,声音颤抖的说道:“陛下息怒,臣僭越了,请陛下恕罪。”

他心里忍不住哀嚎起来:周大人啊周大人,不是我不帮你,实在是陛下心意已决,事已至此,您可别怪我了!

皇帝的脸色这才好转了一些,“即刻拟旨,兹有周氏之子周煜,才德兼备,忠勇可嘉,于任上兢兢业业,造福一方。今有宋氏之女宋芷,虽出身平凡,然聪慧颖悟,心怀仁善,颇具才情。”

“二人相识相知,秉性相投,实乃天作之合。朕心甚悦,特赐婚于二人,结秦晋之好。望其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共谱佳话。”

礼部主事听闻,赶忙伏地叩首:“微臣即刻拟旨。”

皇帝挥了挥手,示意他起身。

礼部主事,慌慌张张的从地上爬起来,退至一旁,这时候,伺候笔墨的太监,鱼贯而入,奉上空白卷轴。

礼部主事,新手黏来,不过片刻功夫一封赐婚圣旨便写好了。

随侍的太监,小心捧着圣旨上前,皇帝看后心满意足的同礼部主事道:“这道圣旨与北戎和谈的口谕,一同送往云城,算是朕对周煜出使漠北,促成双方合作的嘉奖。”

礼部主事不敢再有半点迟疑,当即应下。

北戎这一场战事,只用了极小的代价,便打的北戎人溃不成军,其中自是少不得周煜一行的料敌在先,以及铁勒的在背后策应。

在战事未起之时,大多数朝臣全然不知,他们精明神武的陛下,不知何时派了周煜悄摸的去了漠北。

直到战事结束,大获全胜,朝臣们才得知细节。

这些城府颇深的大臣们,之后更是不敢再阳奉阴违,实在是如今的陛下手中的权柄太盛。

礼部主事从御书房出来,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大冬天,被冷风这般一吹,冻的他忍不住打了一个激灵。

他用宽大的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细汗,抬脚便往皇城下的公房走去。

半路上正好遇上了周修远。

两人同为六部主事,因没什么利益纠葛,两人的关系尚算不错。

周修远看到紧绷着神情,形色匆匆走来的礼部主事,主动开口询问道:“张大人,这是怎么了?”

礼部主事险些触怒陛下,现在是一点风声都不敢透露。

他打着哈哈道:“昨夜吹了冷风,受了寒,方才去御书房同陛下回禀公务,路上又吹了冷风,便有些头重脚轻。”

都是千年的狐狸,谁能听不出这是推托之词。

周修远也顺着他的话道:“这天寒地冻的张大人快回公房吧,莫要在加重了病情!”

说罢,还贴心的让到了一旁,示意他先行。

礼部主事朝周修远拱了拱手后,头也不回的匆匆离开,瞧着身后似有厉鬼在追一般,哪里有半分受了寒的样子。

此时的周修成,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他摇了摇头,抬脚往相反的地方走去。

皇城脚下两人的对话,不过一炷香后,便被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

皇帝哼了哼,薄唇微启,喃喃自语一句,“算他聪明!”

若是胆敢将御书房内发生的事情,告知了周修远,那他这礼部主事,也坐到头了!

手下的人不听话,唤一个听话的便是。

一旁低眉顺眼,伺候的随侍,眼角的余光,瞥到陛下清冷的眸子,将头低的更低了。

随着陛下这半年,路越造越多,陛下私库变的越发的充盈。

有了银钱傍身,不论是铲除北方的心腹大患,还是对内摒弃清除弊政,皇帝做的越来越顺手,更是没了掣肘与顾及。

所以在信中看到周煜提到的少女,也是提供她水泥制造之法的小农女,他还是愿意给两人赐婚的。

也算是给忠于自己人的奖赏。

又过了一旬左右,北戎一众使臣以及朝廷派出去的一众和谈人员浩浩荡荡出发前往云城后,没几日。

周家人终于收到了周煜送回来的家书。

“夫人,夫人,少爷寄家书回来了!”

张嬷嬷手中拿着刚从下人那边拿到的信,一边兴冲冲的往夫人的院中跑,一边高兴的回禀道。

张氏闻言,当即站起身,更是顾不得将手中的毛笔置于笔架上,随手丢在了演算稿上,匆匆迎了上去。

“这孩子,好几月不与我联系,快拿来我瞧瞧!”

两封家书,便这样交到了张氏手中,她立即拿起那封‘母亲大人亲启’的信件,迫不及待的拆开,欢喜的游览起来。

信件的前半部分内容,大致阐述了一下最近的近况,以及对母亲的问好,张氏看的泪眼婆娑,心中对儿子的思念尤甚。

可待看到后半部的内容时,她整个人瞪大眼睛,不敢置信的翻来覆去的读了两遍。

整个人呆立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