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开的时候,一百护卫已经在衣服里面穿上了盔甲,刀剑也换成了这次要售卖的兵器!
长武器短武器都有,远近搭配!
杨束和红霓拔剑冲出车,便和这群刺客打在一起。
护送车队的本来就是红霓手下的士兵,全都是在战场上见过血的!
所以过了一开始的伏击之后,杨束众人就占了上风。
在杨束一剑斩了最后一个刺客之后,剩下的活着的刺客带着他们重伤的同伴灰溜溜的逃离。
“应该还会有,到魏国之前,警惕一些。”
杨束说着眉头微皱看着满地的尸体。
这些人都是来杀他的……
继续前行,一路上遭遇了不少刺客,都在杨束和红霓的武艺以及精良的装备下有惊无险。
他们打着燕国的旗号,穿过了交界地带,来到魏国城下。
“总算是到了魏国!”
看到城门上的“魏”字,红霓松了口气。
“别放松,说不定魏国还有不少刺客!”
杨束提醒之后,车队继续一路前行。
进城门的时候,杨束没有出面,而是红霓代为出面。
“各位将士,我是燕国公主,此番前来,是想跟魏王聊聊生意。”
“希望各位放行。”
红霓十分中规中矩的开口。
“魏国不欢迎你们!”
“赶紧走吧!”
守门的卫兵冷冷开口,“你们的事情已经从赵国传过来了!”
“杨束!魏国不欢迎你!”
卫兵说着就要赶人。
“且慢!”
一个长须老者缓缓走了过来叫住了卫兵粗暴的动作。
“丞相大人!”
除了这个卫兵,其他的卫兵纷纷跪下行礼。
“杨束,我们好久不见了。”
长须老者拉开前帘,微微一笑。
“齐衡?”
“你什么时候做了魏国的丞相?”
杨束脸上露出微笑。
“这就要从很久之前说起了。”
“说到底我都是魏国人,只是暂时在秦国学习罢了。”
齐衡笑着回答,“多少老夫都应该叫你一声老师。”
“是你啊!”
红霓也认出了齐衡,“那时候我们见过!”
“我当然记得,殿下。”
齐衡微微点头,“不过现在魏国民怨沸腾,要是知道你这个曾经的秦国大将来了,八成闹得更凶。”
随后他转头开口道,“这是魏王陛下的贵客,你们放行就是,老夫会跟着一同前往邺城。”
即便杨束不在秦国任官,在各国倒也算是个左右逢源。
在齐衡的帮助下,他们一路顺畅地来到了魏国的都城,邺城。
路上他们也看到了很多百姓不满苛捐杂税,想要反抗。
这倒是跟燕国的各地完全相反。
“你也看到了,现在魏国上下都不是很好。”
“所以……各种情况请见谅。”
齐衡说着,带着车队进入邺城,随后进入了皇宫。
在偏厅,他们见到了魏王,魏述。
“杨束,朕知道你当年三家分晋,是在削弱晋国的实力。”
“不过朕确实是个受益者。”
魏述见到杨束径直开口,“其实你被秦国赶出来那时,朕已经派人救援……”
“可惜……”
“被燕国截胡……”
他说着满脸笑容,丝毫不顾红霓的存在。
“魏国怎么可能容得下我?”
杨束脸上尴尬的笑了笑,这都是体面话,“若是我来魏国做官,那魏国可就不是今天这幅样子了。”
“你指的是那些动乱?”
魏述反问。
“不是。”
“如果我来,那魏字可能都不存在了。”
杨束缓缓分析道,“魏国离秦国最近,地势平坦,当年打了这么多场,你应该很清楚。”
说着,魏述沉默了。
“也罢,你们这次前来,有什么事?”
魏述开口道,“我听赵国那边说,你要做生意。”
“确实是做生意。”
杨束开口道,“车队就在外面。”
“好,先让朕看看!”
魏述说着便走出门查看了货物。
“匈奴马?”
“你从哪儿搞到这好东西的?”
魏王爱马,一眼就看得出这些马匹并非中原的种!
“匈奴马,自然是匈奴所得。”
杨束缓缓解释道,“除了匈奴马,还有一些兵器和盔甲。”
“只是路上遇到了一些刺客,稍有磨损。”
这么说着,他将带血的兵器和盔甲拿了出来。
虽然明显看过有洗过,但依然有痕迹。
“这些……”
魏述抹着盔甲上面的铁片,也摸了摸这些兵器,心中十分震撼,“这些不会是你在秦国时候给秦军做的吧?”
这些武器他很熟悉,但从来没有缴获过。
因为他们魏国根本就没打赢过秦国哪怕一次!
“只要你同意了贸易,这些兵器和盔甲还有匈奴马,我们都能持续卖给魏国。”
杨束沉默着,红霓接的话,“这是燕国和魏国的交易。”
“你这小妮子……”
“陛下,这是杨束的徒弟,燕国的公主。”
齐衡在一边提示。
“哦,原来如此,是带徒弟来锻炼了?”
魏述笑着开口,“朕确实可以点头,百官也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不过……”
魏述看着红霓笑容严肃起来,“现在魏国的情况你也看到了,若是没有办法止息民怨,恐怕朕想跟你们做生意也做不成。”
“民怨的根本是什么?”
红霓缓缓问道,“若是不从根源处解决,那么即便这次民怨解决了还会有下次。”
“哈哈哈,真不愧是杨束的好徒弟!”
魏述眉头舒展开来,“齐衡,你跟他们说,朕要去骑会儿马。”
“陛下且慢,若是喜欢马,这匈奴马可以送陛下一批!”
红霓马上有样学样。
“好!朕就试试这好马!”
说着,魏述选了一匹匈奴马,上去骑了一下。
“匈奴马果然是性子烈!”
魏述驯服马之后立刻将马牵走。
随后齐衡缓缓走上前来,“殿下,杨束,这民怨主要还是因岁币而起。”
当年臣服秦国之后,魏国一直在很老实地交岁币。
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修生养息,魏国逐渐恢复了生机,百姓们就开始觉得岁币不合理。
“很多人都朝着要取消岁币,拒绝向秦国纳贡……”
齐衡说着叹了口气。
“过去交岁币应该很顺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