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式开学第一天今天没有课,但是早上所有人要去开班会,辅导员要介绍下学校,选出班干部,也让同学们相互认识一下。

开班会的教室,跟高中的差不多,同学陆陆续续们的到教室找位置坐下。

不同于高中的想特立独行又怕同学调侃,大学生们都趁高考完的时间做了很多自己不敢做的事。

比如付颖已经看到三个染发的了,因为是奶奶灰,粉色,红色,亮瞎眼睛的那种。

除了外貌,别的还好,迟到的都没有。

辅导员是个女老师,姓李,短头发,挺干练的感觉。

她介绍完大学的课程构成和学分要求,先让同学们都来了一轮自我介绍,付颖也认真看了一遍。

不同于高中的日夜相见,都能熟络一点,付颖知道大学就算每天有课也熟不起来,她也不想刻意打好关系,多少知道是不是自己班的就行,别见面不知道是同学就尴尬了。

接着选班干。

这会大家还带着高中的稚嫩,说是选班干,还挺多人乐意的。

就连陈丹虹,也上台竞争了一下,她想竞争文艺委员,301的其他人都不感兴趣,但也支持她。

但是文艺委员默认要颜值高、受欢迎的,陈丹虹不是说不好看,而是她太高显得身体微胖,戴的眼镜也压住了一点美貌,和其他竞争的同学比起来优势就没那么大。

最后文艺委员也花落一个美女身上,班花没跑,校花就不知道算不算,富不知道,白和美是有的,

陈丹虹没选上,也不气馁。

所以相对于某个宿舍全员干部,301就算是全员平民了。

开完班会,陈丹虹邀请舍友一起出去逛逛学校附近的美食街,顺便解决午餐问题。

第一天没什么事,另外三人也配合她的兴致,一起往门口走去。

学校侧门有一条美食街,已经打探好的陈丹虹挽着容娴君,叽叽喳喳的给大家说着她听到的消息。

路边容不下四人并行,付颖和高欣就并排走在她们后面。

侧门靠近另一所高校,所以人流量很大,并不是很长的一条街,她们从头走到尾,看到了很多种类的店铺,包括但不限于潮汕汤粉,沙县小吃,奶茶店。

付颖看到有一家奶茶店有人在排队,益禾家的,这个时候还没有满大街的相似品牌,这家应该是直营的,就是不知道有没有以前喝过的那么好喝。

刚好陈丹虹也想试试,理由就是从众心理,有人排队的大家就觉得应该很好喝。

付颖也想试试。

四人排队,付颖看了下菜单,招牌烤奶6元,比起后来奶茶店的随便一杯十几二十,这个价格很亲民了。

付颖四人都选择了烤奶,最前面的陈丹虹先给的钱。

等待的时候付颖马上拿出自己的那份钱递给了陈丹虹,

“这是我的那杯钱,谢谢你刚刚帮忙垫了,我们都是家里给生活费的,出来吃喝都AA会比较好。”

付颖不想欠别人钱,也想先定下宿舍AA的基调,互不拖欠最好,不是一直都是别人吃亏,没有人愿意。

陈丹虹也没有说不收,

“不用那么急着给的,我先垫着没多大事,我们吃完饭再算账呗。”

付颖坚持给她,

“我怕我忘了,一个归一个,等下吃饭的再算。”

另外两人也说会AA,等吃完饭再算清楚给她。

拿到了奶茶,付颖摇了摇,怕糖浆不均匀,再插入吸管喝一口,是记忆中很熟悉的烤奶,很好喝。

付颖觉得自己更要控制住自己了,没事别到这条街,她就怕她路过忍不住买一杯,一次六块,快赶得上一餐的钱了。

这种戳中心头好的东西,很花钱啊!

喝着奶茶,商量了下吃什么,陈丹虹不太能吃辣,高欣不想吃太油荤的,最后决定吃火锅。

不是山城地道的那种火锅,是适合学生体质的旋转小火锅,蔬菜、肉在传送带上慢慢转,每人一个小锅慢慢煮。

39一个人,学生8.8折,35一个人,锅底另加5元。

付颖她们的学生证还没办下来,商家看出她们的年龄和气质,也同意她们按8.8折付款了。

四人找了个方桌坐,锅底很快端上来,除了陈丹虹,另外三人都选了麻辣锅底。

坐里面的付颖和陈丹虹开始帮忙拿菜,付颖自己主要拿了点肥牛、丸子这些吃火锅标配食物,她还调了个油辣酱料。

没有哪个滇省人做得到吃火锅不蘸酱料,反正付颖不行。

边吃边聊,也算是更熟悉了点。

付颖也对舍友了解更多了点。

陈丹虹是家里的老大,下面两个妹妹一个弟弟,虽然家族重男,但是父母对她们也不错,她也习惯了照顾别人。

陈丹虹是艺考生,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都是靠的声乐,她是学得美声,所以艺术生的气息没有太浓厚。

容娴君算是家里的独女,她爸妈是重组家庭,亲妈只有她一个女儿,后爸那边虽然有个哥,但在老家生活。后爸对她也挺不错的,她从小成绩好,跟着爸妈在珠三角生活。

容娴君吃饭的时候接了视频,电话那边是个男生。她自己说她有男朋友,拍拖5年了,男朋友工作了,是做手工制作的。

她是四人中唯一有对象的,更令人震惊的是她的五年恋爱史,初二就在一起了,还坚持了那么久。

高欣家和伟人故里是同一个地方,她跟她爸关系不好,她高中毕业先工作了一年自己赚钱养自己,后来又想读书,就复读了一年考得远远的。

高欣说家里有个姐也在上大学,有个弟弟才高二,是个体育特长生。

众人惊叹于她家的学霸基因,付颖更赞叹于她的聪明和努力,已经工作了,复读一年就能考上重点大学,简单的说词吓死一大片高考生。

付颖自己也大概说了下,她有哥哥姐姐和弟弟,姐姐结婚了,弟弟也是高二,爸妈则在珠三角工作。

整个宿舍,高欣最大,93的,随后是陈丹虹95的,付颖和容娴君都是96的,付颖是4月的,容娴君则是12月的,新历生日都是元旦后,所以容娴君也可以说是97的。

女生之间的情谊来得也快,吃过饭,了解完了就熟悉很多了。

中午回到学校午休,下午没课,陈丹虹还想约着坐地铁出去逛街。

付颖首先拒绝了,她已经逛够了,不夸张的说,不是必要的话,未来几个月她都不想逛街了。

高欣也没兴趣,她想去图书馆看看书,周末有空再去逛。

最后陈丹虹撒娇卖萌,哄了容娴君跟她一起去了。

没有课没有时间限制,付颖睡醒也两点多了。

宿舍只有她一个人,她坐在桌子前思考大学计划。

肯定不全按计划来,但是有计划等于有个指引,做事也更有方向性。

大学四年毕业是中期计划,每一年是短期计划,那每个学期就是近期计划,再细化到每周任务。

这学期的课表已经出来了,首要重心一定是学习。

存款,兼职,社团,学习,实习。

但那几年的负债和困苦让付颖把存款放在了规划第一位,再想想后面封锁阶段,以及可能就业困难的那两年,她更确定一定要手上有存款。

她的家庭和商业头脑也不可能有太多存款,所以存多少是个问题。

付颖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朋友立下的目标,说是要存够一百万退休,后来也有个朋友说要还完房贷退休。

买房太遥远,也不是非要买房,那就还是存钱吧。

一百万对她而言是巨款,重生一世已经太幸运了,她不会再不知足的祈求天降横财,所以存款来源只能是兼职和生活费。

省一省,一千五的生活费每个月省五百,三年下来省一万,每个学期奖学金加起来能存两万,再加上每周两天的兼职,一个月再有一千的收入,寒暑假她肯定另外找兼职工作的,按三年算,也有三万。

还有一点很关键的,付颖要提醒自己,不管兼职也好,过年收的红包也好,所有非生活费的额外收入,她都要分成三份,一份给付玉存着,一份自己存着,剩下的一份才能是花销。

有时候也感谢那几年的拮据,让她习惯了省钱,所以重生回年幼时,她能忍耐住不直接工作赚钱。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忍着忍着,也习惯了,也明白有些东西是冲动消费,完全可以避免的。

学习上不因为进入大学而懈怠,那么生活上也是一样的,不必要的开销不需要有,存款和能力才是自己的底气。

最终付颖定下至少存十万的目标,计算只有六万,她能做更多兼职,也留了点赚钱的空间,难,但是没那么难。

作为一个重生者,她没法投机取巧的开启赚钱大道,她也没那么多精力和时间,所以只有稳定缓慢增长的收入才适合。

她当然知道有些行业能走在时代风口,她也被裹挟当过韭菜,比如她准备买基金的时候不知道基金已经下跌了,她没钱买太多,但也庆幸没买太多,所以亏了几十而已。

至于股票这种,她根本不敢沾。

不过重生红利她还是能吃到一点的,她明年十八周岁后就可以用自己的独立账户,她准备那时候再买点基金,也当做存钱了。

别的不说,20年基金下滑,但是医疗疯涨她还是知道的,所以在封锁前买白酒,然后换成医疗,22年换成黄金,这样下来,别的不说,小赚还是可以的。

所以她定下至少十万的存款。

至于兼职,走一步看一步。

大学有各种社团,但是付颖还是准备一文一武,动静结合,贪多嚼不烂,时间也不够。

武的先选羽毛球,文的就选跟本专业相关的,等学校社团招新的时候看看。

然后大二开始要准备考证了,毕业需要的四六级、心理学的专业证书,能考的先考了。

大三就已经要考虑校外实习了,虽然学校安排的是在大四实习,可是很多人都知道,好工作要求的应届生,是要两年的工作经验,所以不能按学校的课程来,一定要走在前面。

大四当然是实习 ,付颖考虑三支一扶,走教育这条路。

粗略的步骤捋清楚了,只能说框架有了,更多的要一点一点细化,再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