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兼职的工资要在十一月一号才发,店长在群里通知提供中国银行银行卡的时候,付颖才反应过来,自己还没有粤省的银行卡。
因为学费不用交,别的费用是从老家的银行卡里扣的,到目前为止的生活费都还是用的现金,线上支付又已经普及了,付颖一时都没反应过来自己没有这边的银行卡。
问了下游乐场的店长,她说最好还是提供银行卡,因为工资是分公司那边财务打款的,直接打到本人银行卡上,要收现金的话还要写委托书,等店长领了以后再拿,会比较麻烦。
付颖在想要怎么办银行卡,用学生证不太好办,关键还是在于自己不到十八岁,要监护人陪同。
实在不行只能让付爸把银行卡号发过来,先打到付爸卡上了,就是这样不太利于自己把钱分几笔使用,毕竟到了付爸那里,就等于交给付妈,付妈就只会给一点点了。
好在事情的转机是在十月底,他们通过了试用期的社团新人正式成为青协的干事,在学长学姐的引导下注册了志愿者账号,同时因为志愿者活动有时候是有偿的,所以青协跟学校附近的一家中国银行有合作,注册志愿者账号的学生每个人有一张志愿者联名的银行卡,不卡年龄,激活就能用。
青协的学生可以等下个月银行制好卡再寄过来一起领,也可以直接去线下先取卡。
付颖顿时觉得时机巧妙,在确定已经可以去银行领卡后,当天下午领到了卡片和U盾,存了一百能正常使用后就发到了兼职的店长那边。
在十一月初,付颖收到了自己兼职的工资,两千,她按计划分成三份,六百转给付玉存着,六百放银行卡存着,剩下的就是可以小小的犒劳自己的钱。
付颖还是打了电话给付玉,说这个钱放她那存着,也给她周转。
付玉表示知道了。
新的一个月付妈的生活费还是给了一千,不知道是不是付玉帮忙说话了,付颖在付妈转钱后就欣然收下。
付妈不是没问付颖兼职多少钱,付颖就说一百一天,还不包吃,扣掉吃和地铁的钱也没多少了。
付妈念叨着让她省着点不要乱花,也就没再说什么了。
青协活动都在周三,付颖有两节课,就要提交假条,要参加活动的时候会提前把名字报上去,青协会统一盖公章给假条,付颖再把假条给班长。
也不是每周都要去,但可能临时调整,付颖就把周三下午特意空出来,上完课就放松一下,松弛结合。
青协的活动就是以志愿者为主。
付颖第一次去是到旁边的公园,那里有个志愿者岗亭,她们负责回答市民的问题,提供帮助,也会帮社区派传单,就是提醒拒绝赌毒啥的,发给过来玩的那些人。
付颖也去过一次智障儿童福利院,说是福利院,更像是特殊托育中心。
那里的孩子都是未满十八岁的,以六到十岁为主,也有几个大一点的孩子。少数是脑瘫,更多的是常规意义上的智障。
但这两个医学定义,对于没有接触过的普通人来说,很难区分。
就像这里的小朋友,付颖也不知道,他们很准确的属于哪种。
他们勉强能生活自理,但是反应慢,无法和常规小朋友一样开心玩耍,更没有办法正常沟通。
他们像幼儿园的学生一样,早上由家里的大人送过来,在这里听老师安排,吃饭,上课,游戏,午睡,放学后家里再接回家。
付颖这群志愿者,是去帮老师一起管理学生的,有经验的学姐会给他们上一节课,其他人就是帮忙维持秩序。
这些孩子游戏时间比较多,他们没有办法长时间上课。
游戏时间,他们就陪在小朋友身边听他们不断的重复着他们也不知道想表达什么的话,有些小朋友则是不说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给你一点反应。
也有几个小朋友稍微好一点,分得清人,喊小姐姐,喊阿姨,有一个小朋友则是平等的喊每一个人妈妈。
小小的地方也有江湖,有高大性子急的男生会偷偷欺负年纪小的,也有占有欲比较强的把所有玩具扒拉到自己怀里,不让别人碰。
不同于幼儿园的可爱场景,也不同于游乐场的温馨氛围,这里更像是远离普通人生活的一个隐秘场所。
就如同福利院所在的地方,远离市中心和地铁站,隐藏在一片老旧小区的三楼,付颖甚至不知道这里是公立还是私人的,不知道这个地方是租的还是买的,不知道有没有补贴,补贴多少。
付颖没追问太多,只是默默的看着,陪着小朋友们拼积木、驯服手指。
其实这里面有一两个小朋友明显能感觉到他们的智商略高,能给别人正常回应。有个女生能自己独立拼好不同形状的积木,也听说有个是十二岁的小男孩能算出二十以内加减法。
可又是有点悲哀的,他们只是在这里稍微正常,放到普通的幼儿园里,可能是被嘲笑的对象。普通小朋友三分钟拼好的东西,略好一点的那两个都要近半个小时,对比起来,这里反而是更好的成长环境。
下午四点,他们就要离开福利院了。
这里的小朋友不太敏感,不能认真挥手告别,但其实好像也会有感觉的,这里的老师把所有学生带进去住房改造成的教室里上课,他们这些短暂光临的志愿者就静静的集合,和负责人在楼梯口告别。
来时寂静,去时无声,就像他们不知道有没有在小朋友的回忆里留下足迹。
付颖拖着沉重的心情和众人走出小区,心大一点的男生已经吵着要买可乐喝了,女生则大多没说话。
付颖没有回头看那个小区,也许下次还会来,也许有一两个小朋友还记得他们,但是人的一生太长了。
相对于记不记得曾经相处过的人,能不能更好的活着才更重要。
从教育的角度思考,这是原生家庭遗留下的问题,这样的孩子很难教,不生下来也许对孩子更好。
从女生的角度想,优生优育真的很重要,不管是孕期三个月的关键筛查,还是孕期的注意事项,甚至养孩子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很重要。
付颖一直喜欢小孩子,但是没有自己的孩子,除开她不易孕的体质,想为孩子负责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带他来到这个世界,就要对他负责。
如果让他来受苦受难,又何必呢,他也未必想降临这个世界。
付颖一边思考着,一边跟着其他人刷卡上公交。
他们是要一起回到学校的,在学校完成签到,才算是统计上志愿服务时长,特殊情况没一起回学校的,跟部长申请倒也可以补卡。
十一月底,他们青协所有成员还在公园搞了一次团建,顺便每人交了五十的费用。
付颖很想不交,因为社团不是应该有学校赞助吗?
但还是默默的交了,班费都交了一百了,社团五十也交吧。
他们的团建活动,就是像公司团建一样,按部门划分,各自设计好口号,玩各个小游戏比拼。
义教部最后只搞了第四名,六个部门里只能说没垫底。
不过他们部长很佛,部门的人也就跟着不争抢了。
团建完还有吃饭,这个吃饭就不用A了,听说是组织部一个干事家里赞助的,他们部长还说等义教部也有人赞助就再吃一轮大户,但没人理他。
他们跟着到了学校门口的一家排档,总共十来桌,人齐就开始上菜。
吃完就是各个部长带着干事轮流敬酒,是真的白酒,不过付颖这桌的女生都没喝,她们都拿了橙汁,反正客气下就行。
真正喝酒的也只有几个男生,你来我往的,喝得脸红,其实也没喝多少。
聚餐就在学校门口,所以也不用安排特意送,吃完结伴回宿舍就行。
伴随着每周末的兼职以及每三周排到一次的志愿者活动,大一上学期其实过得真的特别快。
元旦学校也搞了校庆晚会,很多人积极参加,陈丹虹也出了个节目,合唱团一起的,其他三个人就给她加油。
大学放假早,元旦后就是期末周了,付颖开始比以往更早出门,更晚回宿舍,基本上就是泡在图书馆或者没使用的阶梯教室。
学校也有固定的自习室,就是空教室,付颖没去,太多人了,有些人总是吃东西。
付颖靠公共课的上课经验,摸索出了空教室的时间,就在空教室自习,来上课的学生吵到她她刚好休息一下,再换另一个教室。
高欣会在平时跟她一起去自习室两个人也不坐一起,不相互打扰。
陈丹虹和容娴君则是受不了自习室的冷,粤省的冷是刺骨的冷,两人选择在宿舍学习。
所以宿舍的人都没有要求非要一起进出,如果宿舍想一起聚餐,那就会提前约时间。
连着考完试,几人也解脱了。
考完那天就一起聚了最后一餐,高欣喜欢吃山城火锅,四个人一起坐地铁去,一路上聊天过去,吃了快五百。
高欣非要全出,说是她提议吃那么贵的,不让别人为她的选择买单,其他人则觉得是一起吃的,就要一起A。
吵吵闹闹,最后商量好,高欣出两百,付颖三人每人出一百。
好在这样贵的聚餐确实不多,偶尔吃吃付颖还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