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看两个店铺之间的台阶。
古芒镇虽不在高山上,但也是依山而建的,经常会出现连接的两个房子间有落差,比如付家就比隔壁奎哥家高了十厘米。
付玉的店也比隔壁矮了十五厘米,付颖是看着台阶突然又有点想法。
晚上回到家吃完饭,她找到付妈问有没有空的架子,板子也行,只要是能立起来的就行。
付妈不想理她的神神叨叨,但是架不住付颖热切的追问,只能问她要干嘛,她解释要放块布上去,然后把灯笼的组合效果展示出来,这样卖得快。
付妈说她事多,想了会,上去了二楼,然后在二楼喊她上去,拿出个架子问她行不行。
付颖看了下,就是出租屋常用的晾衣服的架子,还能折叠,拿也方便,付颖点头,然后又要床单。
付妈想给旧的大红花的,付颖坚持要素净的新的,但最素净的只有米色带花的,反过来背面倒也不明显。
气球又卖了一个赶集,数量已卖过半了,年前大集才开始。
付爸是腊月二十一回来的,也是和王昌杰,付伟一起,这次就是坐的私营大巴车,再在隔壁省转车回来的。
晚上吃饭的时候,付颖听王昌杰说起他在粤省快递点兼职的事,说双十一那个单量非常大,一直忙不停。
付颖听着想起来,上一世王昌杰也是白天工厂上班,晚上下班后八点到十二点去快递分拣点兼职的,好像后来也一直有做着两份工。
付妈就经常以付玉一家为例骂付颖她们三个小的,说付玉自己又省又能存钱,王昌杰打两份工也不乱花钱,三个孩子养得好好的。
结果下面的三个,付颖勉强养自己,付哲长期月光,付伟长期借钱,三个都不如付玉一点。
付玉也认真听着快递点的事,她现在在不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付玉夫妻俩虽然不是包办婚姻,但平时除了说点重要事,不会特意聊天,付玉也只知道王昌杰十一月的时候去了兼职。
一家子听着,王昌杰还主动说去帮付玉看快递点,比起去年的觉得付玉带好孩子就行,今年王昌杰好像稍微进步一点,更认可付玉这个事业。
付爸他们的回来也代表年关更近,要回来的基本都回来了。
从腊月二十二开始的春节大集就会每天都有,卖的东西非常丰富,付颖也是趁着这个热闹时间段想多卖点。
提前跟付爸说了要他帮忙,付爸没说什么,就是付妈念叨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忙活,付爸就说晚上就回来帮她,不急的放到晚上他们一起弄。
二十二当天,付颖八点就起床了,除了小朋友和一个懒鬼,家里的大人都已经起床吃早饭了。
吃完饭是一起出门的,但提前分配好任务了。
付玉在快递点,王昌杰跟着客车跑一趟县里拿快递,然后回来帮付玉。
付颖和付爸在门口竖起架子,把灯笼展示的挂好,等着卖灯笼。
付哲在门口另一边一个人守着气球,他需要帮忙的时候就付爸或者付玉过去,三边相互支援。
付妈就在家看三个孩子,然后煮午饭,她需要帮忙的时候就喊楼上的懒鬼下来看着人。
二十二还不算很多人,很多人觉得年货还可以晚几天再买,所以灯笼这边看的人多,买的人少。
反倒是气球那边,付哲现在也算是个阳光小帅哥,又有可爱的气球,下午一直很多人,付爸也都过去帮忙了。
付颖坐在灯笼前,挺多同学路过认出她,特意过来跟她聊天。
付颖也间接知道了挺多人的八卦,比如哪对情侣上大学就分手了,回来也不见面,比如谭镐没再带班,升了高中部校长,管得更严了。
付颖主要是听,对于抹不开面子想支持的同学,就劝他们想清楚是不是真喜欢,真需要再买。
当然,她的同学们也帮她成交了两组三十的组合。
她的高中好友,陈璐也过来陪了她一会,两人坐着聊天。这里离陈璐家很近,不过她今年不在这里过年,过两天去市里的房子那里和他爸一起过年。
付颖觉得没什么,能见到面就挺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她还要一直卖灯笼呢。
灯笼的销售爆发期是二十五、二十六两天,因为购买主力长三角打工的回来了。
相对于付家在珠三角,这边的很多人是去长三角,最多的是在浙省,那边计件工资比较多,工资也更有盼头。
也有人叫付家人一起去浙省,付颖重生回来前付爸付妈回老家后,付伟和付哲就是去的浙省打工。
但付爸付妈是一直习惯了在粤省,也一直就没有换地方。
在浙省打工的小姐姐们似乎更有时髦感,对于这些装饰的小东西很喜欢。
有几个女生每人买了一套一百的全家福,付颖就细心给她们看图片搭配,临时又送了一叠可爱的红包,让她们满意离开。
醒狮的小灯笼和小羊红包也意外的卖得很好。
二十六中午的时候,气球卖光了,付哲问付颖能不能再买一点卖,付颖直接摇头。
先不说县里不知道有没有,价格怎么样,更实际的问题是已经二十六了,过年就讲究这几天,再买回来只能压在手上慢慢卖,但付家人都是外出打工占大部分的,没人手没时间。
二十七下午的时候,灯笼也卖得差不多了,这边的年货都是二十七之前买好,二十八开始就会涨一点价,大家都知道选择更省钱的方式。
年三十那天只有比较有钱,比较讲究新鲜的才会当天买。
付颖看着天色差不多,人也没什么了就收了摊。
她清点了下,展示的只剩40档位的,散卖每种装饰都是剩几个,刚好拿回家装饰一下。
东西拿回家,付颖才带着付哲点钱,为了好算账,钱特意分开放的。
这会放一起,看着很多,因为十块二十的多,按照一百一沓的清点好。
气球那边包括备用的全卖完,卖了1820,扣掉成本600,赚了1200,经付妈手上的近一百,也就是1300。
灯笼这边组合的和散的也基本卖完,金额7160,扣掉2000成本,赚了5160。
说实话,她的预计利润是对半多一点,但是没想到能有那么多。
也就是说,春节她赚了6460,付颖难免有点兴奋。
但仔细想了想,付颖又平静了点,看起来利润高,但是是限定收入,也就是快递没有全面兴起,加上别人一时没想到批发过来卖,打了个时机差和信息差而已。
别人看到了这个商机,明年就有更多竞争,而且更多人会选择网购,他们买东西的时候自然也看到了付玉的快递点,网上买东西就方便了。
付哲和付爸一直帮忙,还得“发工资”,减掉人工又不算多了。
如果他们有个车,货更多价格更低,还能像这些卖货的赶集拉到各个镇卖的话,那就真的暴富了,但是现实限制了行动。
付颖也知道春节最赚的还是卖烟花,可拿货要门路还要许可证,明年再说吧,看家里还想不想搞再说。
付颖开始分钱,她最开始考虑的是利润对半,一半给家里,一半自己存。
付爸和付哲辛苦一点,肯定要给点钱,别管钱能不能到他们手上,态度得有。
同样地,付妈和付玉要给一点,和付爸的相差太大不好,相差不大又不合理。
付颖思来想去,觉得财不能露白,补贴家里是真心的,但家里现在没有缺钱到这个程度,虽然是家里人,她没法不去有自己的小心思。
她拿货的成本家里人是不太清楚的,她都含糊过去,只说了售卖价格。也就是说,利润她可以不按实际分。
付颖从利润那里拿了六千出来,两千存起来,剩下四千里付爸和付哲最辛苦各八百,付玉和付妈各500,是参与奖也是安慰奖,王昌杰就不管了,他们夫妻一体。
最后1400她给付妈1000补贴家里,自己留400过年花销。
付妈肯定怀疑她手里有更多,但是没关系,她该补贴家里的有给,加上付爸、付妈、付哲的,家里从她手里拿到了3100,已经很多了。
考虑清楚了,付颖就把该收的钱收起来,
付哲好奇她赚了多少,付颖跟他说等下吃饭就知道了。然后把他赶出去,叫他喊姐过来一趟。
付玉来了付颖先跟她换了五百零钱,她店里需要零钱备用,到时候不用去取钱,也不用到处跟人换。
然后付颖拿了两千给付玉,既是给她存钱也是周转。
付玉没问太多,就说给她存进卡里,要用就找她。
付玉就趁机跟付颖说了征地时赔偿树苗的钱,树苗更大了更值钱,付玉也聪明的用竹竿和薄膜围起来,打造一个果园的感觉。
所以最后赔偿了八千多,这个钱付妈没法占用,只能全给了付玉。
付玉给了两千给爸妈,是孝敬,也算是租地的钱,又花了几百请人把树苗移栽到崖上,再扣掉成本,付玉想拿五千出来平分。
付玉不愿意平分,她最多出个主意,种了几根苗,可是树苗的维护,征地时出面的都是付玉,要不是知道付玉不同意,她是一分不想拿的。
最后争论一番,付颖拿一千五,付玉拿三千五,其实钱都已经借给付爸付妈修房子了,只是付玉先算清楚账,等以后钱回到手上,付玉再给付颖一起存进卡里。
最后剩付颖自己在房间,她把钱又分成三份,固定自己另存一份,放支付软件吃利息一份,也是应急,最后的一份才是可以花销的。
搞定了付颖把钱分开放好,再把房门锁好,家里有个有前科的,当然也怕眼红的亲戚过来瞎看瞎吹。
年前别人家都在准备过年的东西,或者无所事事串门,只有她家忙得不行,开店的开店,摆摊的摆摊,有时候路过看着人很多,生意很好的样子,看着就像赚了大钱。
也有人向付爸付妈这些大人打听进货渠道和底价,付妈就说付颖搞的,不太清楚。很多人就不好意思来问付颖这个大学生了,大学生的身份很好的隔绝了他们。
付二姑应该是受王军“指使”,这两天晚饭都过来打听卖的情况,想来也是,王军同在粤省,又有车,想搞的话,肯定比付家方便。
付颖也只是含糊,说跟着同学买的,她家做生意的,她觉得过年拿回来卖点小钱也不错,就只跟着买了一点。
付二姑问赚了多少,付颖说一两千吧,还不知道,卖完才算得出来。
付二姑没说什么,只是仔细打听了批发市场的位置,有什么东西卖这些。
这个没什么,付颖就把自己看到的照实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