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两天付颖也有小玩一会,没参与太久。
除夕夜,她久违的发了朋友圈,配图是房间的桌子,还有前几天跟三个小朋友的合照,祝大家新年快乐。
收到了一堆点赞,付颖都没有回复。
可能一点点强迫症吧,付颖要回复的话,就想每个人都回复,可是有些信息不想回,就干脆都都不回了。
付妈在群里发红包,50的红包,付颖独占32。
付妈喊着手机最佳的发,付颖抢了几个,也发了几个,然后就去睡觉了,这种东西只会越抢越沉迷。
初二,付玉回娘家,有付玉一起,付颖才更参与到打牌中,就像付玉老想让着她,她也老想让着付玉。
但是今年付颖手气真的很好,一点都不夸张,过年期间打牌、打麻将轮流赢,付颖赢了近三千。
说实话,上一世都是她在输的,没想到她能有赢那么多的时候。
输得最多的当然是付伟和隔壁李星云,还有付妈,据她自己说是输了三四千,付颖是不信的,因为付伟也说自己输了两千多。
付家人打牌都是说自己输的多,主打一个输的往多了报,赢的往少了报。
付颖就声称自己只赢了一千,付玉显山不露水,也说自己只赢了几百。
别管相差那么大的数额去哪里了,算不算得出来是一回事,反正都不认。
年初三拜年,付颖也拜访了以前的老师。
付颖也才知道,有人想找付颖这些上一届的大学生补课来着,但是古芒中学寒假才放二十来天,除去春节,能补课的时间不多。
更重要的是,学校扩招挖来了很多老师,这些老师也都愿意补一点课。
所以有经验的老师和大一的学生一对比,他们都去找老师了。
付颖也不在乎,这种东西无法强按头,自己选择的。
付颖从老师那里也了解了挺多学校的事,意外的是,谭老师没当班主任了,但还担任高一语文老师,刚好是付哲的语文老师。
所以难得,付颖和付哲的高中是同一个语文老师,付颖也就关心了一下付哲的学习情况。
谭老师夸奖道,
“你弟成绩也很好,高中了也还是年级前几名,看他理科比较强,高二应该是选理科的了,不过他语文也不差,作文没有你的好,但是问题不大。”
付颖就放心一点了,高中生挺容易受影响的,付颖也会担心付哲受别人影响,会沉迷游戏,成绩自然就会退步。
谭老师继续说,
“不过说起来,你爸妈还是更关心你呀,比起问你弟的成绩,你读书那会你爸妈打电话过来的次数可多多了。”
付颖一愣,
“老师,那时候我爸妈经常给你打电话吗?”
“是啊,大概一个月一次吧,大部分都是你妈妈打过来的,担心你学习退步,也担心你学习太努力,一直麻烦我对你多引导。”
付颖挺意外的,付爸付妈一直念叨的是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每次电话里都是叮嘱她不懂就多问老师,也会问缺不缺钱买学习资料,其他就没干嘛了,没想到私底下还会经常联系老师。
他们不懂教育,不懂怎么爱孩子,也会偏心哪个孩子,可是不可否认,她们有在用她们的方式关心爱护孩子。
这就是中式父母吧,含蓄的爱。
可没上一世自考的坚持,她现在不可能自律成才,为人父母也不应该把培养的重担压给老师,这也是付颖为什么有时候会因父母的爱而窒息,也会被父母的爱感动得忍不住落泪。
付颖忍住有点感性的眼眶,转移了话题。
付颖的老师教了她三年,付爸付妈一直很感谢他们,想借办酒席的机会请他们去坐坐,后面可能还会再教付哲,付爸付妈就更上心了。
不过去不去,还是看每个老师,付颖是做代表邀请一下,展示态度。
酒席在初六,主要是新屋入伙。
按照古芒当地的习俗,新修房子是要吃席的,亲戚朋友也会送点人情。
付家是往上加盖楼层,可以摆酒席,也可以不摆。
商量了一下,还是摆酒了。
付家近几年都没有什么大事摆酒,一直是送人情随份子钱出去,没怎么有收回来的机会,付颖高考完也没摆,刚好一起摆酒了,也能低调点。
农村摆酒席都是过年,不是年前那十来天,就是初五后那十来天,一是这段时间日子大多比较好,另一个是亲戚们都在,出去打工、上学的都在,别人过来吃席也方便,总不能让大家都只随礼金缺没得吃席吧。
还是由奎哥主持,付爸付妈按亲戚人数大致购买食材这些。
大猪年前基本都已经杀完了,付家酒席的猪是付二姑帮忙出面的,打听到在远一点的村子里还有大猪,为此还借了货车去拉。
付爸付妈在忙,付玉主要协助,付颖就帮忙带带三个小朋友,然后确保没什么人随便上二楼。
主要是她的房间,得锁好。
这边新屋入伙没那么多讲究,祭拜祖先是需要的,日子好就行,不用非得要看吉时,也不用请红白喜事的专业人才上门奏乐。
其实就是叫亲朋好友过来帮忙准备食材,各家出人、借工具,中午是正酒吃席,给份子钱也是这时候,吃完下午就还工具。
摆酒的地点就是付家,外面的场坝放了两张桌子,一张放杂物,一张是登记人情礼金的地方。
后院预计做猪圈那三个小房间因为没用过很干净,所以先充当了库房,准备的食材都放在里面。
房间外面就是三个大炉支着,炒菜、洗菜都在那里。
后院其他房间没用,院子已经放得下六张桌子了,露天的也没事。
好在这几天都晴,没下雨也没下雪,不然外面也坐不了。
倒座和堂屋各放了三张桌子,还有一张桌子在付哲睡觉的房间,那个是给不太方便挤或者特别亲近的人坐,像付颖和付哲的老师,就是准备安排在那个房间坐的。
这样一来,一轮能吃十桌,农村都拖家带口吃席,但也不是那么多人,有些亲戚家也有酒席的,一家人就得分开去吃,所以不到三轮就能吃完了。
初六,寓意一切顺利。
早上付颖被付妈喊起来吃面,早上过来帮忙的人已经忙起来了,主家要帮忙拿东西,所以也要早起。
付妈还在隔壁奎哥的指挥下查漏补缺,然后付爸去把提前定好的烟酒拿回来分发给帮忙的亲朋好友。
十一点,吃席的亲戚已经开始陆陆续续来了。
付妈和付玉去招待,来得早的都是远一点的,比如付大姑他们家,因为知道摆酒席会来,所以前几天也没有拜年,这会付颖还收到了长辈的红包。
付颖知道付大姑家也挺困难的,不太想收,还是付妈发话让她和付哲收下,付颖才接过。
吃了点瓜子、花生,就开始上桌吃席了。
付小叔一家也在第二轮席开始前到了,车就停路边。
付颖和吴妗坐一桌吃饭,两人相互交流了下大学生活,吴妗说想找时间去羊城旅游,付颖当然说欢迎。
先不说两家关系近,光看付小叔家一直帮忙,付颖就应该招待。说白了,付小叔帮忙还是得付小婶愿意,所以对于付小婶的女儿,肯定也要礼貌点。
吃完饭付颖陪她逛了下新家,听到付妈喊她,说老师过来了,她放心让吴妗在自己房间休息,赶紧去招待老师。
来了三四个老师,付颖和付哲的都有,付爸付妈一起带他们去了房间坐。
一般老师不太愿意随便到学生家里吃席的,去不完,也不方便,能来付颖就觉得很惊喜了。
吃完老师们也没留太久就走了。
除了老师和吴妗,付颖就没有要招待的了。
付颖的同学她只通知了几个关系好的,她们这个年纪的孩子没那么小注重走人情,听到好友家里有好事,方便的也会去凑凑热闹的。
但陈璐还在市里,其他同学家不是很近,也走不开,所以付颖的高中同学并没过来吃席的。
付哲的同学倒是来了几个凑热闹的,付哲也跟着一起上桌吃饭,吃完就带着同学在房间玩电脑游戏,村子里好几个男生跟着围观。
吃完午饭还掉大部分工具,晚上就着中午的菜再请帮忙的人一起吃饭,酒席就结束了。
然后留给付家的是吃好多天都吃不完的菜,没有动过的硬菜,会给亲戚一些,但更多的是主家留着慢慢吃。
比如付颖深恶痛绝的五花肉,本地叫墩子肉,看着是肥瘦相间,但是带猪皮的,没有熬烂,天天吃也会腻啊。这个肉按习俗还是做的甜口,更让人没有吃的欲望了。
付颖觉得,不出意外的话,得吃几个月,付爸付妈会带一些到粤省吃,剩一点付玉几人在家吃,也会吃得很慢。
第二天听付爸付妈讨论给出去的份子钱没有全部收回来,有些没来,或者回的比付家给过去的时候少。
这种是很正常的,人情这种东西,要不就是你给我多少,我回你多少,普遍是回得更多,很少回得更少的。回得少,别人认为你不重视这段关系,关系也就会淡了。
但是整体来说,付家收到了三万多的人情,扣除掉支出,也有两万左右。
因为有部分亲戚看在付颖升学宴的份上给得多一点,所以付爸说给付颖一点,付妈不太愿意,还人情是两个老人还的,好处却是付颖拿的。
付颖没说话,默默听着讨论,付妈说得也没错,没有付家大人在,付颖不一定收得到这些钱,再来她怎么还也是一大问题。
不过最后付妈还是给了付颖两千,虽然付妈更想给付颖保管着,但是付妈也知道关于这个,她是没有什么可信度的,付颖她们都选择相信付玉和付爸。
所以付妈把钱给了付玉,然后付玉跟付颖商量了下,付玉帮付颖存一千,付颖自己留一千,付玉存的一千转手又借给付妈还修房子的钱了,然后付玉记好账,以后付妈还了再存银行。
付妈给了,付颖也收下,有肯定好过没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