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去那边实习之前,和陈丹虹又去了批发市场,在去年批发的基础上扩大了一倍,还是快递,这次拿货量大,但钱就是付爸付妈垫付的了。

有了去年的甜头,付爸付妈愿意投资赚点钱。

这个东西,付颖想给付爸付妈去折腾,他们可以每天去不同的集市摆摊。

而付颖业是找付玉合伙,她让付玉找关系拿到了烟花经营许可证,准备两人今年一起卖烟花。

在没有禁烟花之前,经营许可证并没有那么难拿,甚至无证经营的很多,付颖是想合法经营,才让付玉去申请。

古芒有一家专卖烟花的,应该是有点背景,但是好在过年不止一家会卖烟花,多一个付家,不打眼。

而且付颖不走中端路线,她就准备卖点便宜的,搭配一些比较贵的就行,中间的留给其他商家。

便宜的付颖也主要是进羊城这边销量好,或者是新出的,能更吸引人。

这个不能快递,因为货量大,是有一辆专车走物流送过去,那边表示可以安排个人跟车,付颖就定好日子,坐这个大车回老家了,买点烟酒给司机师傅,付颖省了路费。

因为东西要放付玉店里,付颖提前打电话给家里人,让他们在店那边卸货,光靠付颖肯定不行。

付爸付妈追问付颖也没解释,结果付颖到了以后,付家人被一箱箱烟花吓到,又听说已经给了钱不能退,只能赶紧帮忙搬货。

付颖今年回家比较晚,所以知道家人都已经回到老家了,往年不放假不会回来的付爸付妈也在。

付妈以前一直坚持要等放假,因为放假会吃年夜饭,还会参加抽奖,但是付妈都没这个手气,最多是抽到鼓励奖现金一百。

付颖问付妈,付妈表示要赚大钱,厂里的那点小钱看不上。

吃完晚饭,付颖才说了自己的安排,主打一个家里每个人都不放过。

付妈负责卖气球,付爸和付伟卖对联,付颖和付玉卖烟花,付哲和王昌杰则负责看快递店,付哲还要兼任看三个孩子的任务。

在付妈怀疑卖不完的眼神中,付颖坚定表示“都已经全家折腾要卖这些东西了,就干脆搞大点,多赚点。”

有句古话,来都来了,买都买了。

付爸付妈只能认下,第二天就开始准备卖东西。

付伟想逃,却逃不掉,付妈只允许他相亲和卖东西,相亲还必须相中一个,不能找理由推脱。

付伟黑着脸,接受了卖东西。

但事实上,第二天并不是古芒大集,也还没到年前大集,付颖就让付爸付妈找王军家借了三轮车,拉了一部分气球和对联去隔壁镇的大集摆摊。

付颖和付玉则还要整理烟花,买的都是一箱箱的,还没来得及拆开和定价。

付哲高三了,先让他学习着。

大集前气球卖得比对联好,消费主力的年轻人还好多没回来,大家也不气馁。

不过赶周边大集的宣传效果比较好,古芒大集的时候好多人都知道付家卖过年的东西,加上去年的热销,今年卖得更快了。

当然也有了同行,但是不太影响付家的生意,而且竞争者的出现促进了大家的认可度。

还是气球先卖完,然后到对联,烟花是临近二十九才卖完的,有些人会早点买早点放,但是更多的就是等到快除夕才会来买。

二十八那两天,付家全家都在卖烟花,因为太多人了,不断的有问价,问放出来效果的,付颖还好,付妈嗓子哑了。

但是努力还是值得的,付爸付妈那边赚了多少付颖不知道,她只在成本的基础上加了500给他们,有没有优惠卖也不知道。

她只知道付颖和付玉的烟花,那可真的太暴富了。

也难怪后来有些人明明知道禁了,还铤而走险的卖。

付颖参考市价卖的,没搞组合优惠,所以利润更大。

主要钱是付玉在收着,两人一算,一万多的烟花卖了近4万,主要是高端的那些卖得贵,利润也高。

付颖和付玉默契的决定往低了报,除去成本,一人分一万三,剩下的家里其他人一人给五百,但是跟家里和外人面前只说总共赚了一万来块。

付爸付妈也只说赚了一万多一点,家里人每个人分分就没了。

付颖也不拆穿,反正付妈难得给了她一千的封口费。

有了这些钱,感觉付爸付妈都不再愁眉苦脸,家里大人持续在赚钱,付玉的钱也大多借了给付爸付妈还债,虽然付伟没有交家用,但好歹没有敢讨要太多钱。

付颖私底下听付玉说,付爸付妈的外债其实还得差不多了,就差还两姐妹的了,但是付颖和付玉不急用,所以其实付爸付妈真没什么压力了。

付颖也放心了,家里不欠债就挺好。

付爸付妈老是因为欠债就觉得矮人一头,谁不想堂堂正正有底气的生活呢。

付颖也觉得付爸付妈赚了挺多,往年一直说要省钱还钱的付妈,今年都大方的给了付伟和付玉一千的辛苦费,付哲和付颖只有五百,付哲因为高中生,付颖因为主要在卖烟花去了。

除此以外,过年只有一百的红包,今年也难得升了两百。

剩下的时间,就是家庭娱乐。

不过今年春节过得也快,高三生付哲初六就开学了,比起付颖那时候还能过元宵,可真是太惨了。

临开学前,付颖听到付妈和付玉讨论要不要自己修房子,付妈支持付玉自己修。

王昌杰家现在的房子是他爸妈攒钱修的,默认留给老大,王昌杰就想自己修个房子。

付颖是想劝付玉在古芒修的,有古芒中学在,古芒的发展一直比王昌杰家好,古芒的房子也会更值钱,加上付玉在古芒开店,在这边也方便。

可是付颖想到,付玉夫妻俩在古芒没有地基。

在王昌杰家只需要攒钱建房子就行,在古芒可还得买个地基。

古芒的地基默认只分儿子的,最多补贴女儿一点,付玉也不会争这个。

所以还是得买。

就算偏一点的地基,要住下一家五口,也得十来万了,更别说建房还得再花个十几万。

付颖做不到嘴一张就喊付玉在古芒自建房,加上王昌杰家父母那边古板得不行,肯定不同意的。

所以还是得他们夫妻俩自己商量好了再说。

付颖也问了下付玉的意思,付玉说等再攒一年钱再说,这个事就没再提。

这次付颖没再和付家人一起,她先出发的,直接回了羊城。

学姐在用金钱的力量号召她。

因为开学前付颖都在那边兼职,付颖临时救场录音频的次数也多了很多。

付颖都明显感觉到录音室做大了一点,连在平台直播都有。

付颖也直播了一次,还是救场。

和学姐搭配的,就像是《亲爱的朋友》那样,有读信环节,也有粉丝连线,那次连线的是个处于爱情和事业徘徊的小姐姐,她表示想听付颖的建议。

付颖没拒绝,耐心听她讲完她的故事,通过提问她一些细节的方式引导她确定自己想要的答案。

付颖从她言语中的矛盾点慢慢引导她说出内心的想法。

果然,小姐姐喜欢她办公室的神仙同事和轻松的工作环境,讲着讲着,自己也坚定起来。

付颖懂她这种心理,其实她本人有倾向性选择的,但是没下定决心,害怕选择的结局不好,付颖没有直接劝她应该怎么做,最好怎么做。

付颖听她讲完,最后引用了一段鸡汤鼓励她:

【人生那么复杂,哪有绝对的正确,无非就是去取舍,选择永远是有得必有失的。

不要美化没走过路的路,走的每一步都是当下最适合你的,请相信你自己,无需回头。】

小姐姐谢过付颖,断了连线。

付颖和学姐配合得挺好,学姐说反响挺好,再让付颖多参加直播,付颖不出意外的拒绝了。

她无心于此,她对自己要求就是做一行做好一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她的主业必须还是学习。

再来她只是一个兼职,做的工作快赶得上全职了,还是不抢别人的活了。

开学后她就减少了录音频率,也没有露过脸,走在路上就不怕,没有人会关心她是不是某主播。

周末在游乐场兼职的时候她有时候负责广播,但也听到过有人问她声音怎么那么熟,很像某主播的话,付颖就直接说可能她的声音太大众化了,居然会像一个主播。

她坦坦荡荡,别人反倒觉得是认错了,说着不好意思走开了。

付颖都怕她继续追问几句就认出来了。

为什么付颖担心,因为除去每个人的嗓音可能不同,一些字词的发音很能代表一个人的。

付颖说的普通话标准,可是有些字词受习惯等影响,她说出来并不是按照特别标准的北方普通来。

比如说儿化音她就不太发得出来,一听就知道是南方人。

付颖也看到过一些评论,好奇她是哪里人,除了猜得出她是南方的,别的基本猜不准。

没办法,她的口音就是受大融合影响的。

她从小说滇话,长年受普通话和粤语的熏陶已经没有了家乡口音,但又不是广普,后来学了英语、日语,每种语言发音不同,她的普通话就更不同了。

一句话就是,说她哪个地方的人都不对,因为都不像。

不过除了广播,其他时候都不怕。

广播的时候习惯面带微笑,嗓音温柔,就容易被人听出来。

在门口检票和说话就不怕,因为这时候她都是戴口罩,隔着口罩声音会有点不同,检票的岗位又要大声的跟人家沟通,倒没有人没怀疑过。

学校里就更不怕,她话少,还稳重,跟播音的声音差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