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北军大营,旌旗招展、人欢马叫。
三声炮响过后,一名身材高大的旗手,手里擎着一面火红色的北征军的战旗,胯下是一匹青色大马,跃马而出。
李来亨的前军随后出发,旗幡招展、旌旗猎猎。
清一色的轻甲骑兵,排着整齐的队列,“轰隆、轰隆”的向前奔腾。
李来亨的前军走出了大营,随后姜晋延和王翰章的左军和右军骑兵也开拔了。
终于轮到赵子涵和赵子延率领的中军了。
已经热血沸腾了的两个小伙子,翻身上马,举起手中的马鞭,“啪!”
“出发!”。
相当的有气势。
赵令蕴和邢世杰原本是想出城相送的,结果,赵子涵和赵子延哥俩走的豪气冲天的,根本就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赵令蕴和邢世杰只能是站在沈阳城头上,目送。
大军一路浩荡向前,走了三天到达了镇北关。
镇北关前,红旗飘飘,十几万留守镇北关的将士们和老百姓们,在镇北关留守将军的带领下,在官道两侧,排列整齐,迎接他们的总兵大人载誉归来。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李来亨没有特殊感觉,但是跟着他出征的那些将士们气坏了,这是特意来笑话自己的吧?
他们是十天前从镇北关出发,兴高采烈的到沈阳城去的,结果转了一圈回来了!
李来亨回到自己的总兵府,跟随他出征的那些将士们,又回到自己的军营睡了一宿。
第二天早上,李来亨率领前军士兵再次出发,那些留守的将士们夹道欢送。
这回他们呼喊的口号变了:“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嗯!这还差不多。
大军出了镇北关,探马、斥候、夜不收,已经放出去一百多里地了。
北征军因为要远征几千里地,所以,北征军的探马、斥候和夜不收,有了具体的职责划分。
探马是去探路的,斥候是负责前路警戒的。夜不收就是放出去就不收了,他们是出去搞破坏的。
宋大木就是夜不收的校尉,他的手下有一百名夜不收。
他们随身携带着短枪和长刀,战马的马鞍上挂着连弩和装着手榴弹的兜囊,以及半个月的行军干粮。
出了镇北关,人烟罕见,宋白毛子率领他弟兄们,一路高歌的跑到了阿失哈达。
宋白毛子就是宋大木,岁数不大就白了头发,所以,他的兄弟们背后都亲切的称呼他为宋白毛子。
阿失哈达位于松花江畔,大明朝的时候,曾经在这里修建了一个造船厂,从这里坐船,可以顺着松花江一直到达奴儿干城。
当年大明朝的辽东都指挥使就是在这里乘船,带着大量的粮食和生活物资,到奴儿干都司地区来“宣谕抚慰”那些野人的。
宋白毛子和他的兄弟们站在一座小山头上,拿着望远镜四处观望。
山下不远处的松花江两岸,东一个西一个的,有不少茅草房。还能看见有人在茅草房那里出出进进的。
一个夜不收的小队长,观望了半天,说:“头儿,这里没有什么造船厂啊?”
别说是造船厂了,就是大船都没有,倒是有一些小渔船在江面上打鱼。
这里的野人部落,就是靠着打鱼和狩猎生活的。
宋白毛子放下了望远镜,“有没有造船厂有什么关系?咱们也不是来找船的。
咱们北征军是来剿灭这些野人部落的。
就是有船,大将军也不可能坐着船到奴儿干城去。”
宋白毛子把望远镜揣进了怀里面,说:“走,咱们进山里面转悠转悠,打点野物吃吃。”
他们随身携带的干粮,是应急用的,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能不动就不动。
宋白毛子在山坡下的草场上,留下了六十名兄弟,他们在这里看守马匹,顺带着放一下牧,做一把牧马人。
宋白毛子带领四十名兄弟,小心翼翼的钻进了山里面。
这里的山看着虽然没有什么高山,但是这些小山都是连在一起的,实实在在的都是原始深林。
在这样的山里面打猎,其危险程度,比和这些野人打架还危险呢。
深山老林里面的大树,有的都自由生长了上百年了。
树木又粗又高,遮天蔽日的。
外面是晴朗朗的大白天,里面就阴森森的不见天日。
地上的杂草丛生,有半人多高。这些草丛里面说不定藏着什么东西呢。
宋白毛子说:“牛大力,你带着你的兄弟们,在前面开路。
其余的兄弟们,把连弩上弦,把短枪子弹上膛。手榴弹也放在顺手的位置上。
注意观察脚底下和周围林子里面的动静。
不要间隔太远,我会隔一会儿就点一次名的,听到了,赶紧答应一声,知道吗?”
“知道了!”
宋白毛子说:“现在开始点一次名。王二麻子!”
“有!”
“刘秃子!”
“有!”
“……”
“……”
挺好,现在一个不少。
牛大力和他的十名兄弟,手里拿着长刀当镰刀用,“唰、唰、唰”的,一边割草、砍杂树丛子,一边慢慢上前移动。
打草惊蛇,草丛子里面,出溜出溜的有什么东西,分开草丛,出溜跑了。
这些东西不是他们的目标,不好吃。
宋白毛子他们在树林子里面走了一会儿,就从这片大树林子里面走出来了。
宋白毛子他们眼前一亮,眼前是好大的一片开阔的大草地。方圆多少亩不知道。
但是草地上面野鸡成群结队的,或跑、或飞、或者是咕咕叫。
草地边缘的小树林里面,隐约可见一些哺乳类动物在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