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一,一二一”
赵子安会跑了。
小家伙儿解锁了一项新的技能以后,迈着两条小短腿儿,跑的欢实。
他娘小朱皇后不允许他跑,因为他娘撵不上他。
小朱皇后又有了身孕,不敢跑。
赵子安他奶奶也跑不过他。
每天只有赵令武下朝以后,赵子安才可以跟他爹在一起,尽情的跑跳。
赵令武命人在慈安宫的花园里面,修建了一个暖房。
暖房四十米长,二十米宽,面积足够大。
暖房高度是四米半,空间上也不觉得压抑。
玻璃幕墙,玻璃幕的房顶,一个大玻璃房子,宽敞明亮。
暖房里面有花,有草,有菜地、有果树。
我们的暖房是花园,花园里花朵多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的脸上都笑开颜。
一座漂亮的玻璃房子谁都喜欢,太后娘娘几乎每天都来。
虽然她的慈宁宫花园里面也有一个这样的暖房,但是,她就喜欢到慈安宫的暖房来。
因为天气冷了,她舍不得让她的小孙子跑路去看她。
太后娘娘和小朱皇后,还有赵小七坐在一起,说着闲话。
玻璃幕墙隔断了外面的寒冷,把温暖的阳光放了进来。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
“奶奶,奶奶,擦擦!”
小家伙儿跑了一会儿,脸上见了汗,身上也出了汗。
跑到奶奶的面前,仰着小脸儿,让他奶奶给擦汗。
赵子安虽然岁数小,但是很懂事儿,他知道他娘现在累不的,有需要帮忙的,就找他奶奶。
张氏手里拿着细棉布做的帕子,细心的给小孙子的脸上擦擦,又把帕子伸进小家伙儿的衣服里面,小胸脯、小后背,也擦擦。
小家伙儿细痒,扭来扭去,笑的“咯咯咯”。
哎呀!张氏稀罕得不得了。
这红扑扑的小脸蛋儿,像个大红苹果,咬一口吧!
赵小七坐在旁边,“子安,过来给小姑姑也咬一口!”
“不行!”
赵子安很坚决的摇摇头,他的脸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咬的。
“哼!小气!”
赵小七可喜欢赵子安了,假装噘嘴生气。那也白费,赵子安不上当。抓住了就一个劲的亲,谁能受得了。
赵令武走过来,在他娘的旁边坐下来,“娘,我大哥那边来信了。”
“什么信?”
张氏闻言坐直了一下身体,她有些想她的大儿子,担心赵令长在南方的日子过得不好,还担心出什么事情。
儿行千里母担忧,赵令长就是八十岁了,她娘也担心他。
“我大哥问候你和我爹好呢!这回来的信走的是八百里加急,不能给你和我爹送礼物。
我大哥说他给你们准备了年礼,已经派南洋水师的火轮船出发了。年前肯定会到达京城。
我大哥说礼物都是南洋那边的稀罕物,你和我爹肯定会喜欢。”
礼物不礼物的,就是那么回事儿。张氏现在见多识广,什么好东西,她也就是当时看一眼,高兴一下,过后进了库,她就忘到脑后了。
“你大哥办事儿,没有遇到什么危险吧?”
“没有危险!好几万兵马保护他呢!他的一千侍卫队能顶别人两万人。再说还有六个大内高手跟着他呐。”
大内高手就是能够胸口碎大石的那种,这六个人,在不动用火器的情况下,百八十人近不了赵令长的身边。
那张氏也不放心,“子瑜呢?他身边有人跟着吗?”
“有!”
赵子瑜就是赵令长的大儿子,燕王世子。
亲王世子的待遇,只比亲王低一点,比郡王高很多。亲王世子也有自己的侍卫队。
除了王府三卫不归亲王世子管,王府里其他的事情,世子都有权过问。
“你大哥说没说,子瑜过年能不能回来?”
“这个,我大哥没说。不过我大哥说子瑜这一年成长的很快。王府里的事情基本不用他操心了。
我大哥还说,等过两年子瑜长大了,他就把王府交给子瑜,他回京城来躺着养老来。”
张氏笑了:“这孩子净胡说!才多大啊,就养老。他爹还没说躺着养老呢!”
他爹赵世昌的日子过得滋润的很,天天和他的老哥们儿们聚在一起,喝小酒儿,耍小钱。
有时候他们还结伙出去巡视地方,就是出去玩儿。
这几年,山东老家,他们都跑回去好几趟了。
每到一处,车船舟马,前呼后拥,风光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