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早朝的时候,燕王殿下关于南洋水师远征巴达维亚的奏折,在朝堂上引起了波澜。

军事行动与兵部相关,兵部尚书有发言权。

兵部尚书出班:“启奏陛下,臣以为南洋水师欲远征巴达维亚,似有不妥。

南洋疲敝之地也(穷的不像样儿)。”

“南洋诸国,譬如安南、柔佛、吕宋、谈马锡、爪哇、渤泥等,皆是前朝属国。

以前,每逢新年大典,这些藩属国都会派遣使者,不远万里进京朝贺。

其穷困之状、惨不忍睹。

其人身材矮小,黑瘦如猴(就差长毛了)。

臣以为,征之无益。”

他们都穷那个逼样儿了,饭都没得吃,瘦得像猴子似的,远征他们干什么?劳民伤财不够本钱的。

这是群臣的固有印象。

明朝时期,皇帝陛下和大臣们都喜欢万国来朝的大场面。不管长得什么样的,他们都欢迎。

“厚往薄来。”

南洋一带各个藩属国使臣来的时候,拿点土特产:犀角、香料和做工粗糙的金银器皿,以及黑奴、阉人等,回去的时候他们就能得到几倍、十几倍的赏赐。

他们来的时候,沿途的地方官府要接待他们,管他们吃、管他们住,还得派人护送他们。

回去的时候,地方官府还要如此接待一番。劳民伤财、搅扰地方,地方官员苦不堪言,还没法说!这是国策啊。

大汉国建立以后,皇帝陛下不贪图那些虚名,禁止各藩属国派遣使臣进京,无论朝堂还是地方官府都认为是圣明之举。

不让他们来,是对的。但是,去远征他们犯不着。

李怀瑾是礼部尚书,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把南洋那些藩属国的真实情况、报告给皇帝陛下。

接待藩属国的事情,以前归鸿胪寺归管理。

秦汉时期这个事情归典属国管理。

秦汉以后,典属国这个官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鸿胪寺。

大汉国建立以后,不允许藩属国进京,藩属国没有了,鸿胪寺的功能就归到了礼部。

礼部尚书李怀瑾出班奏曰:“启奏陛下,有关南洋诸国事宜,臣再清楚不过了。

南洋诸国,除了占城、真腊、南掌、暹罗在陆地上和我大汉国相连。其余诸国皆在大海之中。

那里的气候酷热、多雨,土地贫瘠,物产不丰。

那里的人长得又黑又瘦又矮小。就是因为没有食物吃。

陛下,您是不知道啊!他们可能吃了!

别看他们个头小,饭量可不小。一顿饭能吃到肚皮外去。撑得小黑肚子鼓鼓的,还往里面楦。

他们吃东西还用手抓着吃,给他们筷子他们不会用,给他们羹匙他们也不会用,说是弄不不上来食物。

给他们一个大饭勺子,他们就一只手拿着饭勺子,一只手往饭勺子里面划拉。

然后把饭勺子举起来,送到嘴边,再拿另外一只手往嘴里面刨。”

赵令武乐了,埋汰人也没有这么埋汰的。

李怀瑾这个家伙为了劝阻皇帝陛下远征巴达维亚,可谓是尽心尽力。连造谣的事情都能干出来。

“陛下,臣真的不是胡说的!臣亲自招待过他们。

他们吃饱了撑得不能动弹了,就喝水、喝饮料,往下送。

陛下,您不知道他们如果喝点酒,喝多了,可有意思了。抓耳挠腮、上蹿下跳的,有时候还上树上蹲着。”

赵令武大笑,“李怀瑾,你这个故事讲的好!”

皇帝陛下笑了,说明喜欢听这些故事。

朝堂上的大臣们纷纷出班讲故事。

明朝成化年间,占城过使臣奉旨进京,鸿胪寺卿设宴款待他们。

吃到半截道,使臣人没了,打发人出去找,他们集体在院子里面搬石头骨碌,说是消化消化食,一会儿再吃点。

一个小藩属国,很贫穷,进贡的时候没有礼物,就抓了两只大鹅。

大鹅跑了,使臣就抓住了几只鹅毛,还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皇帝陛下还挺高兴,赏给他不少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