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九婆 > 彩蛋一:九婆的第三部《龙墟》有多少读者期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彩蛋一:九婆的第三部《龙墟》有多少读者期待?

《九婆》这部作品时间跨度非常之大,它所讲述的故事并非完全虚构,而是有着真实的人物原型作为支撑。起初,我仅仅是抱着尝试与玩乐的心态开始创作,未曾料到它竟然会如此深受广大读者的青睐与追捧。

当写到一万多字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并且愈发感到不能停下手中的笔,唯恐辜负了众多读者那满满的热情与期待。

至于为何选择将九婆这位民间神婆作为作品中的核心角色加以描绘,这其实源自于我个人对于道家思想、文化以及相关理念的独特理解与深刻认知。而这种理解和认知,很大程度上又得益于我的舅爷——他本人便是一名货真价实的道士。

通过与舅爷长期以来的接触交流,耳濡目染之下,使得我对于道家的诸多方面都有了更为深入且细腻的体会和感悟。因此,当构思这部作品时,脑海里自然而然地就浮现出了以九婆这样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民间神婆形象为主角的创意,并坚信以此展开叙述定能呈现出一部别具一格、引人入胜的精彩作品。

我的奶奶出生于民国时期,那是一个动荡不安、风云变幻的时代。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不幸的是,奶奶的娘家被划定为地主阶级,她的父母因此遭受了严厉的批斗。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大压力和屈辱,他们最终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留下了年幼的奶奶孤苦伶仃地面对这个世界。

然而,幸运的是奶奶还有一个兄弟,也就是我的舅爷。自那时起,奶奶便与舅爷相互依靠,彼此成为对方唯一的亲人,共同度过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

舅爷是一名道士,他凭借着自己所学的道术和对生活的坚韧态度,努力照顾着奶奶,给予她温暖和支持。

后来,奶奶嫁入了我们家,与我的爷爷结为夫妻。而就在这时,舅爷却突然不知去向。起初,大家都十分担心舅爷的安危,但经过多方打听和寻找,始终没有得到任何确切的消息。

直到有一天,奶奶偶然间听到一些传言,据说舅爷独自一人前往了遥远的南方,至于具体原因和目的地则无人知晓。尽管如此,奶奶心中依然牵挂着舅爷,时常会想起曾经与他一起相依为命的日子,并默默祈祷他能够平安顺遂。

舅爷仿佛命中注定要遭受“五弊三缺”之苦,他这一生先后迎娶了三位妻子,但令人惋惜的是,没有一位能够与他携手相伴直至生命的尽头。而这三段婚姻,却也给他带来了三个儿子。

每逢佳节,当我与爷爷一同前往舅爷家中拜访时,总是看到舅爷在厨房里忙碌地准备饭菜。那时的我年纪尚小,不过才几岁而已,心中不禁充满了疑惑:通常情况下,不都是女人才擅长烹饪吗?一个堂堂男子汉下厨做出的食物,真的能好吃吗?现在想来,当初的自己确实有着如此天真幼稚且不成熟的念头。

记得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大概是三四年级吧,有一次舅爷来到了爷爷家里。那天的情景至今仍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之中——只见舅爷身着一袭道袍,下巴处蓄着长长的胡须,整个人看上去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韵味。原来,舅爷刚刚从遥远的南方归来,途中恰好经过我们这里,便顺路前来探望奶奶和爷爷。

后来有一天,当我兴高采烈地跟我娘讲述着舅爷回来的消息时,只见她眼睛一亮,随即牵起了我的小手,步伐匆匆地朝着奶奶家走去。一路上,我满心欢喜,心里不停地琢磨着舅爷会怎样给我算命呢?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奶奶家。一进门,我便瞧见舅爷正坐在椅子上悠闲地喝着茶。他看到我们来了,脸上立刻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并站起身来迎向我们。紧接着,舅爷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小脑袋瓜,笑眯眯地对我娘说道:“别担心啦,这孩子没啥灾事儿,一切都好着呢!”听到这话,我娘那原本有些紧张的神情瞬间放松下来,连声道谢。

说起舅爷,他可是个身怀绝技的人呐!不仅懂得制作各种神奇的符咒,还能亲手制作出专门用于画符的特殊纸张。记得有一次,我无意间发现了这个秘密,当时可把我惊呆了。不过,爷爷和舅爷却一再叮嘱我千万不能将这件事情告诉外人。尽管那时的我年纪尚小,但多少也明白了其中的一些缘由,只觉得这一切都充满了神秘感,仿佛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奇妙故事。

我的爷爷是生产队的队长,他为人正直、善良且颇具威望。然而,就在我们这个看似平静的生产队里,却发生着一件令人揪心的事情——队里有一位年轻的妇女常常在家中惨遭其丈夫无情地殴打。每当这位可怜的女子挨打之后,她都会不顾一切地奔向我奶奶家,寻求爷爷为她主持公道。

那时候的我还只是个年幼无知的孩子,但对于她所经历的苦难,心中充满了深深的同情。或许正是因为年龄尚小,我平日里也对她家那个凶神恶煞般的男人心怀恐惧。

常言说得好:“清官难断家务事。”尽管爷爷身为生产队队长,面对这样棘手的问题,也是颇感无奈。每一次那位妇女前来求助,爷爷和奶奶总是苦口婆心地劝慰一番,然后将她送回家里去。而爷爷也曾多次找到她的男人,语重心长地劝导他要珍惜家庭,好好过日子,并且尽量克制住自己暴躁易怒的脾气。只可惜,当时的爷爷所能采取的措施也仅限于此了。

这位女子长期遭受着家常便饭般的虐待,身心俱疲。就在我放暑假的某一天,这一切终于到达了她所能承受的极限。

那天,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我正在河边悠然自得地钓着鱼。突然间,一阵喧闹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只见许多大人神色匆匆地朝着同一个方向奔跑而去。出于好奇,我停下手中的动作,向旁人打听发生了何事。当得知是那名饱受折磨的女子在家中自缢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凉之感。

我急忙放下渔竿,跟着人群一同前往她家。等到我赶到时,现场早已围满了人。那可怜的女子已经被人们从绳索上解救下来,但生命迹象已然微弱。一旁的赤脚医生正紧张地为其把脉,然而片刻之后,他无奈地摇了摇头,表示回天乏术。

时光荏苒,转眼间一年过去了。起初,生活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命运的齿轮却悄然转动。先是那位妇女的男人开始感到脚后跟疼痛难忍,这种疼痛逐渐加剧,使得他走起路来变得一瘸一拐。两年后,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再次降临到我们家——我的爷爷竟也莫名其妙地出现了同样的症状。而且,与前者相比,爷爷的病情更为严重,有时甚至连正常行走都成问题,只能一颠一颠地艰难前行。

如今,那位妇女的男人已至暮年,虽历经岁月沧桑,但那脚跟的疼痛却始终如影随形,导致他至今仍需依靠拐杖才能勉强维持行动,整个人显得格外苍老和憔悴。而我的爷爷,尽管一直在努力与病魔抗争,积极寻求治疗方法,但病情却未见明显好转,这无疑给整个家庭蒙上了一层沉重的阴影。

也就是在那段岁月里,一个寂静的夜晚,月光如水洒落在小院之中,万籁俱寂之时,我却突然从睡梦中惊醒。睁开惺忪的双眼,身旁竟不见爷爷熟悉的身影。一种莫名的不安涌上心头,促使我起身去探寻究竟。

当我轻手轻脚地走到院子里时,眼前的景象令我惊愕不已。只见舅爷身着那件神秘的道袍,在月色下如同仙人下凡一般。他双手挥舞着,身姿摇曳,口中念念有词,仿佛正在与天地神灵交流。而就在不远处,爷爷静静地蹲坐在那里,手中的烟卷在黑暗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忽明忽暗。

正当我看得入神之际,舅爷忽然察觉到了我的存在。他脸上露出一丝惊慌之色,急忙向爷爷挥手示意。爷爷见状,迅速站起身来,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到我面前,轻轻地将我抱起,带回屋内安置在床上。那一夜,我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好奇,但困意最终还是席卷而来,让我再度沉入梦乡。

时光荏苒,舅爷在爷爷家居住了很长一段日子后,终于决定返回南方。自那以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困扰爷爷许久的脚后跟疼痛竟然不治而愈!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位妇女的丈夫至今仍未康复,走起路来依旧是一瘸一拐,令人心生怜悯。这一切究竟是巧合,还是舅爷那神秘的制符之术所带来的影响?无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时光匆匆,奶奶离开人世至今已有整整六个年头了。每每想起她那慈祥的面容和温暖的笑容,心中总是涌起无尽的思念与感伤。而对于舅爷何时离世,我们一家人却全然不知晓。

舅爷有三个儿子,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融洽,平日里也是矛盾重重、纷争不断。正因如此,当舅爷驾鹤西去之时,竟无一人前来告知我们家这一噩耗。回想起当年奶奶离世时,由于各种原因,我们这边同样未曾向舅爷那边的家人传达消息。

如今岁月流转,光阴荏苒,奶奶的那三个侄子现今究竟过得如何呢?是否一切安好?只可惜,自从那些年的分别之后,彼此间便再无往来走动,亦失去了联系。或许他们正各自经历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又或许早已将这段亲情深埋在了心底……

写小说嘛,本来就是把诸多人的性格以及对待事物的特点凝聚到一个人的身上,这样的主人公才更具有风骨。由于是处女作,书中难免会有一瑕疵,但是瑕不掩瑜,总体来说,《九婆》要比第二部《兄妹特工》叙事更为丰满一些。

另外就是该书描写的那棵“神桑”,也确有其事,到目前为止,那里依旧彩带飘飘香火鼎盛,香堆以及供品堆积成山,燃放后炮仗烟花至少需要三天的清理时间。虔诚的善男信女把各种梦想寄托于神灵的想法,原本就是社会底层群众的一种心理需求,也是人人向善的一种表现方式。

平台对百万字的《九婆》在流量上给予了较大支持,广大读者也较为给力,阅读人数每天几乎都保持在四位数的水平,差一步就迈进了万人大关,由于本座是新手小白,对平台的规则也是一知半解,完结之后并不知道去申请完结,结果导致自己在《兄妹特工》一书中仓促上阵。

原本阅读量和推荐量很好的一部作品,不知为何突然直转而下,百思不得其解的我,只得去分析原因,最后把问题归结于三点:一是为满足考勤需要而加班加点,由于时间不宽俗,虽然每天保持了更新,但总是在两到三章,四千字到六千字之间徘徊;二是自从使用了多书名推荐之后,似乎成了阅读量下滑的一个转折点,发现这个情况之后,我想去修改但不得其门,只得忍吞苦果;三是第二部作品的内容和人物稍显敏感,这恐怕也是平台有意限流的缘故。

其实,本座的这篇小说本就是独辟蹊径,采取虚实结合、亦真亦假、抓住热点这个的创作特点来进行编排,在塑造秦弱这个人物特点时,借鉴了《红楼》这部小说的风格,让本座遗憾的是取材由于太过于敏感,并不敢写的过于深入,即便如此貌似推荐和阅读量都受到了影响。

有道法的特工是第二部作品的一大特色,灵感来自于国民党溃败台湾之后,那些潜伏下来以不同身份来进行掩护的特务,这些人要么潜伏在寺庙里当和尚,要么隐居在道观里当道士,其中不乏有一些特务还具备搬门弄斧的道法基础。

另外就是在七八十年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进行各方面的对抗,双方都成立了通灵部队。美军的通灵部队甚至还参加了美越战争,惊悚电影《凝视山羊的人》再现了通灵部队成员通过意念杀死山羊的一个诡异过程。美军方最大的企图是让通灵部队成员来控制苏联的核按钮。

苏联高层在得知美军的企图后,也成立了规模更大的通灵部队进行反制,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从军事、科技逐步提升到神学领域。我国也不甘落后,八十年代的气功热,以及相继成立的749局和五o七所便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所以本座以此为创作题材也避免了胡编乱造之嫌疑。